1-2月經濟執行極簡解讀,兼談消費的提振

317日,國家統計局釋出資料顯示,1-2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0%,比2024年全年加快0.5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比上年全年加快0.1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4.1%,比上年全年加快0.9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1-2月國內經濟起步平穩,生產、消費和投資增速均好於市場預期。
在出口放緩背景下,我國工業生產仍保持較快增長。其中,製造業增長6.9%。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全年加快2.9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1%,加快0.2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到4%以上,房地產投資和銷售等主要指標降幅收窄,基建投資保持發力。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8個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5.1%和2.6%,降幅分別比上年全年收窄7.8和14.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5.6%,比上年全年加快1.2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同比增長39.1%,延續了2024年9月以來的高增態勢;地方財政主導的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速回正,同比增長2.6%。
消費增速繼續回升,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較好。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傢俱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6.2%、21.8%、11.7%、10.9%。不過整體看,與往年春節前後相比,今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偏低,較上年同期放緩1.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物價保持低位執行。1—2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2%。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執行面臨的各項挑戰中,擺在首位的仍是需求不足,同時需要關注美國對我加徵關稅帶來新的負面衝擊。2025年如果能透過提高有效需求,把通貨膨脹率提升到2%左右的合理水平,將有利於提升企業和居民收入,提升社會預期,化解各方面風險隱患。把中國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對於應對外部環境變化也是最好的準備。
宏觀政策的實施力度是2025年宏觀經濟復甦能否加力提速的關鍵。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求財政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將赤字率提高至4%左右,同時持續最佳化支出結構,更加註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後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
張斌表示,相信政府工作報告的各項部署,將為今年中國經濟復甦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具體而言:財政政策應充分實現預算支出;貨幣政策應繼續落實有力度的降息持續下調政策利率直到實現核心CPI穩定在2%左右,同時可新4-5萬億PSL支援公共投資建設,保持人民幣匯率寬幅區間浮動的匯率體制。此外,應促進房地產市場儘快企穩,可能需要對房地產企業進行系統性重整。
張斌認為,打破需求不足局面需要擴大消費和擴大公共投資共同發力。從惠民生、促消費角度來看,擴大公共投資也是短期內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見效最快的支撐手段。
據“CF40研究”測算,如果同時考慮城市流動人口市民化對於常住地教育、就醫、享受基本公共設施和服務等產生的增量需求,以及包括保障房建設等在內的城市存量公共設施和服務質量提升需求,未來五年二者共需公共投資增量31萬億元。我國透過公共投資提升城市活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進經濟增長仍有十分充足的空間。(詳見CF40研究·簡報《公共投資的潛力與空間》)
CF40宏觀醫生2025年1-2月報告單
文 |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資深研究員張斌 
中國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青年研究員于飛

宏觀經濟執行
◆ 製造業景氣度整體回升但企業間分化加劇。2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0.2,較1月上升1.1個百分點。大型企業製造業PMI為52.5,較1月上升2.6個百分點;中型企業製造業PMI為49.2,較1月回落0.3個百分點;小型企業製造業PMI為46.3,較1月回落0.2個百分點
◆ 工業企業利潤同比持續回落。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較2024年12月回落0.3個百分點。分大類看,製造業同比增長6.9%,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1%。通用裝置製造業同比增長9.5%,專用裝置製造業同比增長3.8%,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2024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3%。
出口增速大幅放緩,進口轉為負增長。1-2月美元計價出口金額同比增速為2.3%,較2024年12月回落8.4個百分點。進口金額同比增速為-8.4%,較2024年12月回落9.4個百分點。1-2月貿易順差為1705.2億美元,較2024年12月上升656.8億美元。
◆ 消費增速小幅回升。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較2024年12月上升0.3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同比增長3.9%,較2024年12月持平;餐飲收入同比增長4.3%,較2024年12月上升1.6個百分點。汽車類銷售同比增長-4.4%,較2024年12月回落4.9個百分點。1-2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速為7.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2.3%。
◆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升,房地產銷售降幅收窄。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為4.1%,較2024年1-12月上升0.9個百分點。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為0%,較2024年1-12月回升0.1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長9.0%;第三產業中的基礎設施投資累計同比增長5.6%;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為-9.8%,較2024年1-12月少降0.8個百分點。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增速為-5.1%,較2024年1-12月少降7.8個百分點;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增速為-29.6%,較2024年1-12月多降6.6個百分點。
◆ CPI轉為負增長,PPI降幅略有收窄。2月CPI同比增速為-0.7%,較1月回落1.2個百分點。其中,非食品價格同比增速為-0.1%,較1月回落0.6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同比增速為-3.3%,較1月回落3.7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速為-0.1%,較1月回落0.7個百分點。2月PPI同比增速為-2.2%,較1月少降0.1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增速為-2.5%,較1月少降0.1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增速為-1.2%,較1月持平。
宏觀經濟執行環境
全球製造業PMI重返擴張區間。2月摩根大通全球綜合PMI為51.5,較1月回落0.3個百分點;摩根大通全球製造業PMI為50.6,較1月上升0.5個百分點。2月美國製造業PMI為50.3,較1月回落0.6個百分點,歐元區製造業PMI從1月的46.6上升至2月的47.6,日本製造業PMI從1月的48.7上升至2月的49。CRB大宗商品現貨價格環比回升1.7%。
◆ M1增速接近零增長,社融存量增速小幅回升。2月M1同比增速為0.1%,較1月回落0.3個百分點;M2同比增速為7.0%,較1月持平。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為8.2%,較1月上升0.2個百分點。2月,新增社融2.2萬億,較1月回落4.8萬億。其中,政府新增債務(國債+地方債+專項債)1.7萬億,較1月上升1.0萬億;企業新增債務0.9萬(包括地方融資平臺企業新增債務),較1月回落5.0萬億;居民新增債務-0.4萬億,較1月回落0.8萬億。
7天回購利率回落,各類利差收窄。7天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2月均值為2.08%,較1月回落21個基點。3個月SHIBOR與3個月國債收益率之差來代表的短期流動性利差較1月回落10個基點至0.28%;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1年期國債收益率之差來代表的期限利差較1月回落13個基點至0.30%;10年期AAA級債券收益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差來代表的信用利差較1月持平為0.39%。
近期展望和風險提示
◆ 內需不足仍是當前經濟恢復的主要掣肘。
◆ 美國對我加徵關稅帶來新的負面衝擊。
◆ 真實利率過高對全社會信用擴張形成拖累,市場自發需求不足。
診斷建議
◆ 政策利率每次下調25個bp,持續下調直到實現核心CPI穩定在2%左右;新增4-5萬億PSL支援公共投資建設。
◆ 充分實現預算支出;把握好壓降地方債務規模節奏,避免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疊加的去槓桿。
◆ 幫助開發商化解商住樓、車位等沉澱資產等措施,改善房地產企業現金流;透過注入政府信用,阻斷銀行等金融系統對房地產企業的“擠兌”,幫助房地產企業恢復正常融資渠道。

CF40宏觀經濟醫生研究系列(China Macro Doctor, CMD)是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資深研究員張斌牽頭開展的宏觀經濟研究專案。該專案主要是持續以完善的資料庫和細緻的資料處理為基礎,形成簡明扼要的宏觀經濟執行體檢報告;結合宏觀經濟執行體檢和恰當的宏觀經濟分析框架,發現宏觀經濟執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藉助恰當的宏觀經濟分析框架和量化研究,提出解決當期宏觀經濟執行主要問題的對策建議;並針對某些宏觀經濟執行中存在的中長期問題展開專題分析。
我們的原創研究產品序列“CF40研究"已在微信小程式端正式上線。訂閱“CF40研究”,您將暢享全年無間斷原創報告、視聽服務、精品圖書贈閱、會員專享主題活動等線上線下超值權益組合。加入我們,開啟這場新知之旅吧!

版面編輯:潘潘責任編輯:潘潘
視覺:李盼 東子
監製:李俊虎 潘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