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製造業PMI重返景氣區間專家預測市場供需繼續擴張

2025.03.1
本文字數:1866,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導讀儘管訂單類指數均有回升,但較大程度受春節後生產準備等因素影響;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佔比仍超60%,需求不足問題仍然突出。
作者 | 第一財經 祝嫣然
隨著春節後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生產經營活動加快,製造業景氣水平明顯回升。
國家統計局3月1日釋出2月製造業PMI為50.2%,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1%,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擴張區間,我國經濟景氣水平總體有所回升。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2月份PMI指數明顯回升,且回到榮枯線之上,既有春節季節性因素影響,也表明中國經濟初顯底部回升態勢。生產指數、採購量指數、價格類指數均呈明顯回升,表明春節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面啟動,增量政策持續發力的效果更加明顯。
張立群表示,同時要注意到,儘管訂單類指數均有回升,但較大程度受春節後生產準備等因素影響;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佔比仍超60%,需求不足問題仍然突出。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持續加大宏觀經濟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強化政府公共產品投資對企業訂單的有效擴大作用,加快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產需同步回升
2月份製造業PMI中的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2.5%和51.1%,比上月上升2.7和1.9個百分點,均升至擴張區間,製造業產需明顯改善。
從需求端來看,製造業新訂單指數為51.1%,較上月上升1.9個百分點,在上月短暫回落至50%以下後回到擴張區間。國外需求也有所回穩,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6%,較上月上升2.2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資訊中心專家文韜分析,政策組合落地見效疊加節後較快復工復產,市場需求普遍回升。前期實施的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發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不斷落實,政策組合效應持續發揮,加上2月初春節過後各行各業較快復工復產,幾方面因素帶動製造業市場需求較好回升。
從生產端來看,企業生產採購活動實現明顯增長,生產指數和採購量指數分別為52.5%和52.1%,較上月上升2.7個和2.9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新動能產出增長尤為明顯。裝備製造業生產指數執行在54%以上,較上月上升接近2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生產指數為53%,較上月上升3個百分點。
此外,受市場需求增長和企業生產意願上升帶動,節後用工需求回升,員工返崗復工較快完成,也是保障生產活動明顯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業人員指數為48.6%,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創2023年5月以來新高,顯示2月份吸納就業人數有所回穩。
價格方面,受原材料採購量回升帶動,原材料採購價格有所回升,購進價格指數為50.8%,較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在連續3個月執行在50%以下後回到擴張區間。受原料端價格上行和需求端回升拉動,製造業產成品價格降勢有所收窄,出廠價格指數為48.5%,較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
大型企業支撐作用加強
從企業規模看,2月份大型企業PMI為52.5%,比上月上升2.6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2%和46.3%,比上月下降0.3和0.2個百分點,均低於臨界點。
文韜分析,大型企業執行在春節過後較快恢復,大型企業PMI為52.5%,較上月上升2.6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較上月上升接近5個百分點至56.2%,新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4.1個百分點至接近55%的水平,顯示大型企業供需短期內明顯增長,也是2月份製造業整體向好回升的核心支撐力量。
2月份中型企業PMI為49.2%,較上月小幅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供需兩端有所分化,生產指數較上月上升接近3個百分點至52%以上,新訂單指數較上月下降超過1個百分點至49%以下,顯示中型企業需求仍然承壓,在生產端回升的情況下供需矛盾有所加大。
小型企業PMI為46.3%,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其市場供需兩端同樣有所分化,新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接近1個百分點至46%左右,生產指數較上月下降接近3個百分點至44%左右,顯示小型企業市場需求降勢有所收窄,但生產端加快下行。
文韜表示,綜合來看,2月份製造業PMI的回升是季節性因素和政策組合效果疊加影響下的結構性回升,供需兩端聯動增長,四大行業協同提升,多個細分指數創近年來新高,經濟回升質量較好。當前我國經濟執行基礎良好,超大規模市場和創新發展不斷為製造業注入強勁動力,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為製造業發展提供了保障,政策組合為製造業發展提供了支撐和引導。預計市場供需將繼續擴張,尤其是新動能將保持較快增長,進一步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微信編輯 | 龍王
推薦閱讀

“非常強勁”!中國霸榜,取代韓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