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有書努力芽 · 主播 | 週週
你是否總有這樣的經歷?
不管自己手頭事務如何繁雜緊急,一旦他人有所請求,一概點頭應允;
在社交活動中異常敏銳,察覺到氣氛不對的時候,總是充當調和的潤滑劑;
千辛萬苦下定決心拒絕別人,內心卻總是充滿愧疚與不安,彷彿做了不可原諒的事情;
而當自己遇到困難急需援手時,卻總是把話嚥下獨自面對……
但殘酷的現實是:一味地討好別人,只會讓別人把我們當成軟柿子捏,變得更擰巴憋屈。
心裡有你的人,不需要討好,心裡沒你的人,再怎麼討好都沒用。
我們終其一生不是為了別人而活,學會善待自己,才是人生第一要義。

很多人都害怕被別人討厭,在生活中小心翼翼、任勞任怨,生怕自己某個行為或者是說錯某句話得罪到別人。
可處處迎合討好別人,壓抑自己的本性,換來的卻是無盡的疲憊和辛苦。
事實上,無論我們如何努力,也很難讓所有人都滿意。
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性格、價值觀和生活經歷。
你之蜜糖,他之砒霜。
矛盾總是不可避免。
既然無法避免,不妨允許別人的討厭,勇敢地脫離他人的評價體系。
當我們不再以他人的認可作為生活的重心,不再為了取悅他人而違背自己的內心,才能真正找回生活的掌控權,放心大膽地做自己。
跳水皇后郭晶晶,2000年悉尼奧運會,她奮勇出戰女子單人及雙人3米板專案,但卻都以銀牌落寞收場。
很多人因此對她各種嘲諷和揶揄,說她這個所謂“天才”不過是繡花枕頭,一看到就煩。
面對失敗與外界的嫌棄,她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刻苦訓練,最終在雅典和北京奧運會上,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後來郭晶晶與丈夫成婚,外界又說她“攀附豪門”,令人膈應。
聽聞這樣的評價,她依舊不為所動,只堅持做自己。
不僅生活節儉,常背帆布包,還嚴格教育子女,必須寫完作業才能玩。
今年,郭晶晶又以跳水裁判長的身份迴歸,透過自身的努力為公平和正義撐腰。
從世界冠軍到國際裁判,她從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也不內耗,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實,真正高階的活法就是勇敢地做自己,外界的評價和討厭真的不重要。
正所謂你對我的百般註解和識讀,並不構成萬分之一的我,卻是一覽無餘的你自己。
馬斯克在訪談中也表示:
“我並不介意被人討厭,誰討厭我都沒有關係,渴望被人喜歡才是真正的弱點。”
允許被人討厭,是減少精神內耗的有效途徑。


一個人真正的尊重自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
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絕,不想聽的話可以假裝沒聽見;
不想理的人可以不理,我們的人生不是用來滿足別人的需要的。
真正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感受,學會善待自己。
像在社交聚會上,面對他人的勸酒,不喜歡就直接拒絕;
面對同事無端的指責和詆譭,當面就可以直接翻臉;
遭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可以為自己全力據理力爭。
不要太過於重視別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否則就是給別人肆意踐踏我們的可乘之機。
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吃想吃的東西,做想做的事情,取悅自己才是頭等大事。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值得被愛,也都擁有幸福的權利。
今年根據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出走的決心》,一上線就爆火,引發了了不少人的共鳴。
主人公的原型蘇敏阿姨,年少時期為了弟弟們犧牲了繼續上學的機會,一切都為家庭考慮,但父母卻從未看到過她的付出。
直到她經人介紹認識了丈夫,很快選擇了步入婚姻,只是為了想要早早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
可蘇敏沒想到的是,嫁人卻成為了捆綁她的第二個枷鎖。
結婚以後,丈夫不僅和她實行AA制,而且還要嚴格記錄每一筆花銷,生怕蘇敏偷偷給孃家一分錢。
蘇敏每天都承受著丈夫的語言攻擊和冷暴力,讓她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心傷痕累累,但因為怕影響女兒後續找物件,也沒有和丈夫提出離婚。
就這樣一忍再忍,忍到女兒結婚生子,忍到外孫順利上學,但她做的所有的一切,沒有一件是為了自己,甚至被折磨得患上了抑鬱症。
直到她偶然刷到了自駕遊的影片,內心燃起了對自由的渴望,開始悄悄研究起旅遊裝置和路線。
2020年9月,56歲的蘇敏帶著身上僅有的2000多塊錢,一人一車,勇敢地出走迎接新的生活。
蘇敏阿姨正是從重視自我的感受開始,才鼓起勇氣擺脫多年的壓迫,現在每當說到自駕的時候,她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
“我現在握著方向盤,就感覺能左右自己的命運似的。”
今年,是她出走的第四年,不僅開車自駕遊遍山河湖海,還實現了吃辣自由,滿面春風、光彩奪目,真正地為自己活了一次。
故事的最後,蘇敏順利掙脫了束縛,開啟新的人生。
敢於重視自己的感受,那些不好的事物就會自覺地遠離你。
因為幸福從來不是委屈求全,而是敢於活出真實的自己。
所以,重視自我的感受,是善待自我的關鍵,也是擁抱快意人生的開始。


董卿曾說過: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沒有鋒芒,沒有稜角的人,是很難在這個粗鄙的世界走得更遠。”
我們可以善良,但一定要有鋒芒。
作家三毛在西班牙留學期間,和幾位室友合住一間宿舍,母親在她出發前多次叮囑:
“出門在外,凡事多多忍讓,牢記吃虧是福。”
三毛將這話記在了心上,不僅對室友謙和包容,還幫助她們鋪床、打水、做衛生,以為這樣就能換來和室友們的和諧共處。
沒想到室友們卻得寸進尺,將全宿舍的內務全都承包給三毛一個人做,甚至還把她當成傭人一樣使喚。
最後她忍無可忍,拿起掃把反擊大打出手,從此沒人不尊重她。
三毛在書中感慨道:
“奉行吃虧是福的我,被差別對待; 做個捍衛自我的人後,卻贏得了尊重。”
如果我們毫無底線地善良,別人就會把我們的善良當成懦弱。
你越是善良越吃虧,人們就越不尊重你。
大衣哥朱之文唱歌成名後,凡是村裡面需要花錢的地方都找上了他,就這樣,他幫忙修了村裡的路、幼兒園、健身廣場。
但可悲的是,村裡幾乎沒有人念他的好,反而天天守在他家裡拍影片博取流量賺錢,甚至有些村民在晚上還會拿磚頭扔玻璃逼迫開門。
除此之外,朱之文借給鄉親們不少錢,到年底也沒有人還上一分錢。
他過分的善良與成全,讓自己的付出變得越來越廉價。
做人要有原則,善良需有底線。
就像借錢可以,但必須按時還,不還的話不僅下次沒得借,朋友也沒得做。
幫忙可以,但不能被當成理所當然,願意幫本就是出於情分,但如果無休止地索取且毫無感激之意,後續就果斷拒絕。
寬容可以,但不能縱容惡意,他人無心之失或小過錯,可容可諒,但如果是故意為之且屢教不改,斷然不可姑息。
人生漫漫,請務必給自己的善良加上鋒芒。
因為善良永遠填不滿人性的貪婪,只要願意吃虧,就會有吃不完的虧,以及源源不斷的傷害。
寧可去做那個“不好惹的人”,也不要成為那個被毫無節制利用的“老好人”。
▽
蒙田曾經說過:
“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是一個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
如果不善待自己,不尊重自己,我們就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首先是我們自己,然後才是別人的誰。
所以善待自己永遠都是第一課題。
當我們學會愛自己,世界才會愛上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