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愛自己

關於愛自己這件事你瞭解多少,你有沒有過好好地愛自己。
有人說愛自己這件事還不簡單,只要我多去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多給自己買好吃的,漂亮的衣服,多滿足自己曾經內心缺失的匱乏感,不就是在好好地愛自己嗎!
當然這樣也對,但還不夠全面,為什麼這麼說?
這是因為這種愛的方式只是滿足了表面的需求,當你還不能夠從內在根本上極具配得感,還是會在關係中丟失自我,去以別人的感受為首位,去做許多委屈自己的事情。
所以愛自己的體現不僅僅是單方面的給予自己足夠的物質滿足,更多的是在進入到關係中後,你是否還能夠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在關係中活出真實的自我。
但很多人卻很難做到這一點,他們是很容易會為了獲得被愛迷失真實自己。
內心缺愛的人,總是急著自證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是缺愛的不懂得愛自己,他是會在關係中很容易失去自我,會為了讓對方滿意,去做很多對方喜歡的事情。
其實這種構建關係的方式,就是在急著自證我有多優秀,我有多善良多好,我付出了這麼多值得被愛。
當然這種方式也確實是會換來對方的喜歡和認可,但也恰恰暴漏了自己的內在缺愛,因為他的內在是缺愛的,於是就很想用大量的付出與犧牲自我,來獲得喜愛與被愛。
但這樣去構建關係的方式,也必然會讓自我生出更多的委屈感,而當自己忙著自證,忙著獲得愛時,勢必就會忽視自己的感受。
而且,這種把自我價值感的需求寄託於外界,寄託在別人的身上時,也必然會出現讓自己失望的時刻,這是因為我們無法掌控別人的想法,可能你覺得自己做的很好,但對方卻不領情,那就會得到一個讓你失望的回應。
左中括號

讓別人愛自己的前提是先自愛


中括號
事實上,你想讓別人來愛自己的前提,其實是先學會自愛。
這是因為當你不會自愛時,不懂得在關係中做真實的自己時,勢必會朝著外界所希望的方向努力,期望自己能夠活成對方所期待的樣子,這樣就能夠獲得被愛。
但往往你努力過後結果都很唏噓,這是因為當你成為了對方期待的樣子時,對方反而覺得你索然無味了。
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當你全然地都符合對方的期待時,就會失去自己。
於是,這個人在這段關係中,也就無法活出屬於自己獨有的生命力,他就會如同一個傀儡一樣,附和在另一個人的身邊,自然也就變得毫無魅力可言。
而這其實就是不夠自愛。無論你希望對方成為什麼樣的人,還是戀人符不符合你內心的所有期待,都是在向外索求愛,都只能獲得暫時的滿足,無法長久。
而想要獲得內心足夠自足且自洽的狀態,最好的方式就是向內求,先自愛。
只有當你足夠地愛自己時,你才會具有更高的配得感,認為自己配得上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與人,才能從缺愛的不配感中解脫出來,才能夠用善意,自洽,自足的心態看待戀人所做的一切,才能夠具有包容心,不在雞蛋裡挑骨頭。
因此,不如試著將你在別人身上祈求被愛的心念轉過來愛自己,更關注自身的感受,也就能將自己從糟糕的心念中解綁出來,讓自身變得更自足。
曾看過這樣一段話:“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著,不要違背自己的本心。”
所以,聰明的人都不會等著別人來愛自己,而是先學會自愛。
當你學會愛自己時,全世界才會來愛你
事實上,你和自己的關係中,就是你和世界與他人的關係,當你不夠愛自己時,和自己的關係都不夠融洽時,你也就很難與外在的世界與人構建出更好的關係。
這是因為你就是宇宙的中心,你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和你看到的一切外在世界的顯現,也都是你內心的投射,而你又認同著這個投射,就會賦予他們你的情緒和感受。
這就像是在照鏡子一樣,當你對著鏡子笑,那鏡子也就會回饋給你同樣的微笑。
而你愛不愛自己也一樣,當你沒有先學會愛自己,而是一味地向外尋求認可時,得到的回應也一定是如此,但如果你是愛自己的,你所構建的外界,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給你足夠的愛。
所以,我們要去修復後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因為只要當你足夠愛自己,尊重自己時,才能教會別人如何尊重自己與愛自己。
寫到最後

愛自己是一種修行,也是一種成長。

因為人生是自己的,在你世界裡,最重要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一味地去迎合別人,終究沒有結果。
所以,只有當我們明白了,愛自己才是終身爛漫的開始時,也就不會再因為想要去討好與迎合任何人而感到焦躁,而是可以多出一份覺醒,開始關注自己感受。
相信多年以後,自己也就不會成為那個,不會愛自己感到後悔遺憾的人。
就如卓別林在《當我開始愛自己》中說,當我開始愛自己,我便不再犧牲我的時間,不再去勾畫宏偉的明天,此刻,我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只做真正熱愛、由衷喜歡之事,以我的方式,以我的節奏。
安利時刻

經過一個月的籌備,【2025社沒共讀會】

正式跟大家見面

了。


如果你對【2025社沒共讀會】感興趣,可以加入社沒共讀會交流群,推薦共讀主題和書目,第一時間瞭解共讀會的最新進展,參加共讀會的部分活
在群內,四大福利:
1、領取2023年【美好關係】主題書單和12本電子書
2、領取2024年【自在成長】主題書單和12本電子書
3、一些梁老師讀書寫作、搞錢成長閉門會名額等
4、第一時間瞭解最新進展,參加部分公益共讀活動。
加下方老梁社長的微信,即可進入共讀交流群,成長快人一步。
暗號:2025共讀

作者:曉萍萍萍
來源:曉萍萍萍
編輯:KK
我知道你也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