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曬120萬份簡歷,逼瘋家長:雞娃18年,不如大專包就業?

文 | 小樹媽媽
原創文章,其他公眾號轉載請後臺輸入“授權”
“中核曬120萬簡歷”這事兒,姐妹們刷到了嗎?
一個公司招8000個崗位,愣是收到了快120萬簡歷。
算下來就是,平均一個崗位,有694個人競爭,錄取率不到0.7%,這還是沒考慮崗位熱門程度的情況。
說實話,中核雖然是國企,但待遇排不上頂尖。
可就這麼個崗位,競爭也殘酷到了這種地步。要知道去年全國985的錄取率都有1.6%。
這意味著,孩子想上岸中核,比考985還要難兩倍。
用網上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可怕的不是山,而是山後面還是山。
以前老說00後命好,從小吃喝不愁,生在蜜罐裡。
但仔細想想,他們也是真不容易。
他們可能吃得更營養了,穿得更好看了,玩得更興潮了,享受的教育資源也更優質了……
但代價是,他們玩的時間越來越少,睡的時間越來越短,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了……
大部分人從小學開始,日程表就被塞滿:奧數、英語、語文……什麼都要學,還什麼都得學好,不然中考分流,一不小心就會被淘汰。
有網友曬出孩子課表
他們普遍很懂事,知道父母不容易,整個家庭都在託舉自己。
於是拼命的學,哪怕抑鬱焦慮,心理出問題了,還在咬牙抗。
結果呢,一路過關斬將,熬到了大學畢業,發現職場的大門焊死了。
企業對要求越來越高,非985211不要,非碩士不考慮。
現在甚至演變到,哪怕你讀到碩士了,人家還要看你本科學校是啥?

就這麼嚴苛要求下,想進大廠,依舊要層層篩選,層層面試。
鳳凰網之前做過一期報道,標題就叫《被大廠反覆面試19遍,沒進。》
文章裡說:簡歷過關,就能進入大廠的人才庫;
即便業務不匹配,但你能力還可以,不同崗位的面試官,還是會反覆從這個池子裡撈人。
等面試完所有人,他們才能考慮你合不合適,如此迴圈往復,總是期待,總是撲空,像被“耍猴一樣”。
無奈之下,一些孩子只能找一些低門檻,基礎性的勞動先幹著。
於是就有法考過了,在瑞幸當保潔的;
有讀到碩士,進廠擰螺絲,電影院當前臺的;
還有賣菜、擺攤、客服、理髮、樓管、賣保險……反正你能想到的“低門檻”工作,評論區裡都出現過。
有些孩子為了就業,甚至開始反向卷學歷,明明是本科生,去大專就讀。
最近不是有個挺癲的新聞,說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4年單招面向的是全日制本科生,據說畢業後能進鐵路局。
學校目前招收了90多個孩子,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呢?
什麼00後整頓職場,全是想象中的劇情。
現實是“職場整頓00後”,大部分孩子成了次拋電池,專業陪跑,連個姓名都無法擁有。
心疼歸心疼,但我也想說幾句大實話。
現在一邊是求職者喊就業難,一邊是企業喊招人難。
他們想要的,其實是那種來了就能直接幹活的人。
但實戰經驗,論行業履歷,論專業技能,所有職場新人都差不多,大機率都要自己花錢、花時間從頭培訓。
雖說學歷不等於能力,但除了學歷,現在幾乎沒其他途徑證明你的能力啊。
那些985211畢業的孩子,能在高考中拔得頭籌,起碼說明人家有快速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的本事。
說到底,問題的根源還是“學”和“用”脫節了。
宇樹科技的創始人王興興,就在採訪中說過:
“現在(孩子們)在學校學到的很多東西太老了。
同樣聰明的兩個人,一個學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前的東西,一個學最前沿的東西,差距肯定會很明顯。”
來源:微博@珠江頻道
我刷到過一條微博,也是吐槽高校的“清朝PPT”。
現在Window系統都更新到11了,這藍色背景的課件模版明顯還是XP風格。
評論區裡,學生們也是各種吐槽:
什麼CAD軟體都出到24了,上課用得還是07版本;
什麼學術報告要調成07word版,因為新版本,學校電腦打不開……
文科教育也差不多,你學的是報紙排版,現在報紙甚至都沒剩下幾家;
反正到了職場,孩子們會發現:自己學的,跟企業用的完全是兩碼事,甚至有些前沿技術,他們連聽都沒聽說過。

這個時代,上大學為數不多收穫的,好像就是那紙畢業證書。
除了教學知識落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的高校教育,往往過於重視理論,卻不怎麼在意實操。
這一點我感觸挺深的,我家二女兒讀國際校,這段時間都在準備申請國外大學的資料。
那為了將來孩子更好的適應,我也會找人打聽國外的上課模式。
一個本科在國內,研究生在國外,動畫專業的朋友就說過:
國外這邊授課的教師,從業經驗都很豐富。
他們上課的方式,就是帶孩子去做企業專案,都是實戰專案。
而自己同樣在讀研的國內同學,還在吭哧吭哧寫論文,有專案也是以模擬為主,很可能和實際需求脫鉤了。
一個是紙上談兵,一個是真刀真槍,你說企業更願意選誰?
面對這種現狀,孩子難,咱們當父母也難。
我目前養孩子的思路就是:
不管孩子天分咋樣,結果上不強求,但該學還是要學,畢竟一時半會兒的,學歷依舊是門檻。
同時呢,也要多線作戰,多觀察孩子喜歡啥,社會風口在哪兒,新興技術有啥……
反正隨機應變,靈活組合,別光盯著學校成績單。
至於咱自己呢?
有資源攢資源,有人脈攢人脈,實在不行,多給孩子存點錢也行,這也是一種託底。
最後還是盼著,教育改革別光盯著中小學了,高校才是重頭戲。
希望未來的高等教育,不再是“學歷加工廠”,能教點孩子進入職場的真本事。
畢竟這舊船票,是真上不了新時代的大船啊。
文章之後,再多聊幾句孩子英語學習的話題哈。其實英語是一個堆量的學科,只要捨得花時間,用對方法,沒有學不好的孩子。如果孩子在12歲以下,最重要的事兒就是花時間聽。選合適的聽力材料磨耳朵+模仿,一定事半功倍。
我強烈建議姐妹們試試小狐狸ABC(適合低齡啟蒙)和狐狸快跑(適合有基礎的孩子)這兩個APP,我試聽過覺得特別值得分享,孩子可以同步練聽說。0.01元可以體驗13節課。
掃碼0.01元領取體驗包
下週四我也請到了小狐狸聯合創始人、教育專案首席課程設計專家韓小慶老師來直播間,她會根據不同孩子的年齡、基礎、學習目標,帶來更深入的講解,並且會帶來超實惠大課包,一定要提前預約哈。

我還讓品牌方送給咱們讀者一套英語分級閱讀繪本書(全30冊),實體書包郵!姐妹們可以轉發到親友群或朋友圈,讓親朋好友都來參加。不過數量有限,快來預約今晚8點的直播,進入直播間領取

🔔客廳板凳已擺好!
速速點選關注樹媽影片號
謝謝你們的小愛心

往期精選
 01
 02
 03
 04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