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革新的力量:「油電同智」和「中國市場再出發」

頭圖來源 | 梅賽德斯-賓士官方
智慧化猶如一股洶湧的暗流,已經徹底重塑了消費者的購車決策天平。
曾經,車輛的操控效能、外觀設計或許是主導人們選擇的關鍵。但隨著純電車的興起,消費者開始為聰明的智慧座艙、高階輔助駕駛獻上鮮花與掌聲。各大車企也紛紛將研發重心向智慧化傾斜。
然而在這股熱潮之中,總有一些爭議的雜音——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智慧化往往是電動車專屬;行業裡關於燃油車做智慧化的質疑更是不絕於耳。
這種喧囂聲的背後,其實是大家對傳統汽車品牌智慧化轉型的決心的質疑、對燃油車電子電氣架構的可持續迭代能力的質疑、對燃油車產品能否匹配當下使用者需求的質疑。
但迴歸問題的本質,這些挑戰都並非無解。
以2025年款梅賽德斯-賓士長軸距GLC SUV為例。這款車在延續賓士以往豪華品牌調性以及安全屬性的同時,還在智慧化方面下了足夠多的功夫。
比如,同級首個搭載高通8295智慧座艙晶片,開豪華品牌之先河;同時還做到L2+導航輔助駕駛系統的量產上車,速度領先不少友商。
賓士,這個汽車行業的百年巨頭,已經用實打實的產品打破了偏見。
它向外界證明,燃油車不僅能做到完全不輸電車的智慧體驗,與此同時還絕不妥協產品的豪華調性以及安全屬性,這是整個汽車界前所未有的。
也正是如此,賓士提出的“油電同智”並不是口號,而是成為了現實。
於汽車行業而言,「只有電車才能做智慧化」的觀點被證偽;於賓士自身而言,躬身入局智慧化轉型迎來了階段性的勝利。
“油電同智”:在智慧化轉型中找節奏
中國,作為全球汽車智慧化滲透率最高的市場,更智慧的汽車產品通常都以純電動的動力形態示人。
在電動化變革顛覆的市場競爭邏輯之下,一眾身為後來者的新興高階電動汽車品牌,正用智慧化挖角傳統豪華品牌固有的市場份額。
這一行業現象的形成與純電技術路線的特性不無關係。
純電動車在電子電氣架構方面與燃油車存在著本質區別。純電動車與生俱來的高電壓平臺、高度整合化的電子控制系統,為智慧化功能的搭載與拓展提供了天然的沃土。
無論是智慧駕駛功能的複雜演算法執行,還是智慧座艙內基於海量資訊的人機互動,純電車的域控制/中央整合式架構都能夠更快速地處理資料,給使用者帶來流暢的操作體驗。
反觀傳統燃油車,受制於機械結構與分散式的電子電氣佈局,難以負荷當代大量且高速的資訊處理需求。
從這個角度來講,“電比油智”確實是產業技術變革的結果導向,但大眾對於燃油車的誤解也由此產生。
當一些人炮轟“燃油車智慧化落後”的時候,其實說的是“傳統的燃油車電子電氣架構落後”,而非“燃油動力驅動形式落後”,更非“燃油車落後”。
面對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格局,傳統汽車品牌不僅需要跟燃油/純電友商比拼,更要下定決心跟過去的自己比拼。
基於對市場變化的洞察,作為豪華品牌的賓士確立了“油電同智”的策略,一邊在智慧化轉型中快速奔跑,保持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一邊不斷調整產品節奏,適應當今時代多樣化的客戶需求。
來源:梅賽德斯-賓士官方
賓士表示,“油電同智”是透過創新,讓更多的使用者體驗到,智慧化並不是電車專屬,無論是油車還是電車都應該在智慧化轉型中跟上節奏,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趨勢、匹配客戶的需求,這也是汽車行業長期發展的根本。
為了推動“油電同智”從理想到現實,從去年上市的長軸距E級車,到年款勝似改款的長軸距C級車,賓士正在積極地將最新智慧化量產成果推廣至旗下最主銷的車型上。而賓士長軸距GLC SUV作為銷量擔當,自然也扛起了“油電同智”的大旗。
在消費者最為關注的智駕能力方面,2025年款長軸距GLC SUV搭載豪華品牌同級首個L2+導航輔助駕駛系統,具備自動超越慢車、智慧選擇通行效率更高車道、自動遠離大貨車等功能。此外,梅賽德斯-賓士以“安全為先”,智駕系統工作時始終“以駕駛者為主導”,系統不會跟駕駛者搶方向盤,不會凌駕於駕駛者之上,從而打造安心好用的“人機共駕”體驗。
同時,2025年款長軸距GLC SUV全系標配帶360°攝像頭的新一代智慧泊車系統,併為了能夠給中國使用者帶來更順暢的智慧化體驗,針對泊車場景進行了本地專屬最佳化。該系統泊車的成功率能達到95%以上,有望成為豪華品牌中最好用的智慧泊車系統。
無論是上述提到的智駕還是泊車,本質上都是根據真實外部道路場景進行車身的控制,這是汽車作為交通工具最本分的功能。
但在當今時代,全新的可能性也在被挖掘和無限放大,即智慧座艙。基於高效能AI晶片以及大資料平臺,汽車已經進化出了為人們提供情緒價值的能力。
智慧座艙方面,賓士長軸距GLC SUV也是將配置拉到了天花板的高度,直接上了高通8295晶片,成為了豪華品牌中的先例,也在一眾造車新勢力中遙遙領先。
市場上主打智慧化車型,大部分還是以高通8155座艙晶片為主。而賓士長軸距GLC SUV所搭載的高通8295則是全球首款5nm製程車規級晶片,AI算力為8155晶片的7.5倍。
有了當下最強的量產車規級智慧座艙晶片加持,賓士第3代MBUX智慧人機互動系統才得以完美實現執行,“讀心語音助理”得到了全面升級,全場景免喚醒,無須說出“你好,賓士”喚醒語音助手即可下達指令;實現毫秒級響應,大多數操作均可在1秒內執行;可實現多意圖識別,使用者可一次向車機下達兩個指令,如“開啟空調、關閉車窗”,進一步解放使用者雙手,煥新人機互動體驗。
總的來說,在汽車智慧化最重要的兩方面,即智駕和智艙,賓士長軸距GLC SUV都做到了開豪華品牌之先河,甚至不輸一眾電動汽車產品。
而賓士自身也在爭先、爭優的自我要求之下,找到了豪華品牌智慧化轉型的節奏。
在價格戰中堅守豪華屬性
與汽車智慧化變革同時進行的,是轟轟烈烈的價格戰。
近兩年,烈火烹油般的價格戰持續中傷著汽車產業鏈的每一位玩家,為了捍衛固有的市場份額,許多車企不得不採用「利潤換取銷量」的策略。
當價格體系被市場競爭摧毀,置身事內車企的品牌形象難免會遭到反噬。
在如此惡劣的市場環境之中,賓士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依然能夠堅守住自己的豪華品牌初心,並透過全面提升競爭力來定義每個時代的風潮。
從產品端來看,賓士作為百年屹立不倒的豪華品牌的重要原因是,“不管身處哪一大變局時代,賓士都能清晰洞察到使用者對豪華訴求的細微變化。”
依然以2025年款長軸距GLC SUV為例,不僅是上文提到的創新性的智慧化成果落地,在傳統的駕乘舒適性這一維度,賓士更是將身為豪華品牌的底蘊與傳承展現得淋漓盡致。
長軸距GLC SUV的內飾將“科技感”與“豪華感”這兩種衝突的設計元素融合到一起。
來源:梅賽德斯-賓士官方
這種設計風格貫穿到內飾細節的方方面面。中控臺上,長軸距GLC SUV採用大面積的木製飾板、皮革與豐富的金屬材質,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豪華因子。12.3英寸高畫質數字儀表屏與11.9英寸高畫質中央觸控屏採用懸浮式設計,這是科技感的直觀體現。
“星環”出風口和木飾板縱橫有致、層次分明。
長軸距GLC SUV配備Burmester® 3D環繞立體聲音響系統,搭配暢心醒神功能,64色環境氛圍照明系統以及香氛系統,打造沉浸式感官盛宴。
設計與配置是賓士堅守豪華屬性的表象,除此之外,在駕乘體驗上,長軸距GLC SUV的豪華面向車內每一位乘坐者。
長軸距GLC SUV中央觸控屏採用向駕駛員略微傾斜6度的縱向佈局,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駕駛員可以方便快捷地以觸控方式操控車輛功能。
 乘坐空間上,長軸距GLC SUV擁有2977毫米軸距,一舉拿下同級最長的桂冠,這絕非粗暴的數字堆砌,而是意味著車內空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長軸距GLC SUV同時提供五座和七座車型選擇,其中七座佈局靈活可變,既可滿足多人乘坐需求,還可配合可移動第二排座椅增加裝載靈活性。
來源:梅賽德斯-賓士官方
縱向乘坐空間方面,長軸距GLC SUV車身後端採用高車頂設計並增加頂燈,這讓後排乘客擁有更大的頭部空間。第三排乘客均享受獨立扶手、杯架、Type C介面,B柱設計有出風口,可為第三排乘客送風,讓第三排乘客也可擁有豪華專屬的乘坐體驗。
長軸距GLC SUV還精心打造了多項中國專屬豪華配置,充分展現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與洞察。一二排座椅提供源自邁巴赫的豪華舒適型頭枕,讓駕乘者在每一次出行中,都能感受到邁巴赫級別的豪華享受。
品牌的價值不應在低價促銷的泥沼中被稀釋,而應在持續創新、堅守品質的道路上熠熠生輝。
手握過硬產品實力的賓士,即便是在行業內卷的背景下,也沒有被焦慮的氛圍裹挾,隨波逐流參與到大範圍的持續性的價格戰之中。
以經典車型賓士G級越野車為例,價格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作為豪華品質與頂級越野體驗的代表,賓士G級越野車憑藉卓越的效能、經典的設計以及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無須參與價格戰也擁有穩定的市場需求。
作為反映前端汽車零售市場的重要指標之一,國內的汽車保值率在近三年連續走低,總體下滑幅度超過10%,甚至一度擊穿二手車市場。這與汽車行業大規模的價格戰不無關係。
在如此大環境之下,經典系列賓士E級車卻能一反常態,保持超高保值率。根據汽車之家釋出的報告,賓士E級車連續三年保值率高達78.96%,位居榜首。
相對穩定的產品價格以及較高的保值率,都能說明市場消費者對賓士高階產品的價值認可,也從側面印證了在浩浩蕩蕩的價格戰中,賓士激流勇進,堅持長期發展以及堅守豪華標籤的定力。
立足中國,奔赴未來
沒有任何一家車企會質疑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的重要性。賓士也是如此。
在堅守豪華品質的同時,如何才能更好地契合中國市場需求,已然成為橫亙在賓士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油電同智”的市場策略,是賓士深思熟慮後,願意為中國市場傾心傾力的果敢嘗試。它承載著賓士破局突圍的厚望,旨在打破傳統燃油與新能源之間的壁壘。
來源:梅賽德斯-賓士官方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賓士已在中國建立了龐大的研發網路,過去5年研發投入高達105億元;超2000名研發專家匯聚於此,緊密結合本土路況、消費者使用習慣與審美偏好,致力於讓賓士的每一款產品都能精準命中市場需求的靶心。
基於對本土化開發的重視,賓士對中國研發團隊充分放權,賦予其主導智慧泊車系統和智駕系統開發的重任。
智慧泊車系統在中國20多個城市中,收集20000+的停車位尺寸和環境資訊,針對中國車位做專屬最佳化,更充分考慮形態不一的特殊車位;智駕系統充分考慮到國內交通規則、駕駛場景的特殊性,讓車輛在複雜路況下也能夠得心應手。
如上文所說,燃油車與電動車在智慧化技術的研發和落地方面,最大的鴻溝來自於電子電氣架構。未來,賓士將直接透過自研的MB.OS架構將這個鴻溝拉平。
MB.OS打破了傳統電子電氣硬體和軟體開發方法,採用域控制架構,集成了智慧座艙、自動駕駛、車身舒適、行車與充電四大功能域。
在軟體定義汽車的新時代,這一架構無疑是掌控汽車產品全域性的關鍵神經中樞,能夠源源不斷地為賓士所有車型的智慧化體驗輸送創新養分,確保每一款車都能緊跟時代步伐。
追求油電同智的同時,賓士也從未忘卻汽車的本質根基——依然堅守著對發動機、底盤、車身結構等傳統機械技術的精研與傳承。
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賓士的產品已經匯聚了諸多卓越特質,構築起堅不可摧的綜合優勢,油電同智的革新和迭代會進一步為賓士帶來了經久不衰的蓬勃生命力。
對於中國市場的未來,賓士也始終抱有堅定的信心與決心。不久前,梅賽德斯-賓士宣佈將進一步深化在華佈局,豐富中國“智造”產品陣容。
這一舉措,無疑是向外界傳遞出一個強烈訊號:賓士誓要在中國市場紮根更深,全方位地打造好產品、服務好使用者。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