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年婦女開始實話實說……

有一天我在家裡逗貓,貓咪憨態可掬,在我腳下滾來滾去。正當我沉浸在這種沒有任何雜念的快樂中時,我媽從沙發上探起半個身子,以一種可憐巴巴的語氣跟我說:你為什麼對貓比對我還要好?
她的語氣裡既有給自己叫屈的意味,還混雜著對我的不滿和申訴。
我聽了一秒鐘都不猶豫,告訴她:因為咪咪從來不反對我做任何事,也不會對我說難聽的話。
貓咪只負責閒來無事,過來蹭幾下,它想要一根貓條。我媽在我剛回來的那兩禮拜,相安無事。她根本沒空搭理我,整天為艾文和妹妹操心不已。她偶爾跟我搭話,只是為了吐槽兄妹倆有多麼難帶,“這樣的孩子我從來沒見過”,“別人家小孩從來沒有這樣的”。
只有你們家的孩子,這麼吵,這麼鬧,屋頂都要掀翻。言外之意,當然是我們沒管教好。
等艾文和妹走了,我媽終於閒下來了。她又開始反對上了。前兩天我說我想出門逛逛街,你要不要去?她既不說去也不說不去,只說,你不要買。
我一聽非常來氣,本來也沒說要買,只是去看看,但是聽你這麼說,我就非買不可。
這時我媽開始強硬上了,她以不容推辭的口吻說:那我必須跟著你去,不然你又得偷偷買。
事情進行到這裡,我原本無可無不可只是想出門逛逛街的心情,已經進入戰鬥狀態。
回過神來,跟我媽說了一句,我都40了,能不能別再這麼管我了?
我媽來了一句她最喜歡說的話,我是實事求是,實話實說呀。
這讓我想起有個美國亞裔講脫口秀,說他媽媽是韓國人,她最喜歡講實話,隨著年歲的增長,她的實話越來越犀利了,特別是過了70之後。每次講完扎心的實話,還要反問一遍他:我說錯了嗎?說錯了嗎?
他說他媽從來不記別人名字,只是精準抓取別人的外貌特徵,叫他一個朋友,那個小腳胖子。
我媽顯然也有著相同的癖好,有次我們晚上一起散步,她說起某個男的,“你見過嗎?那個臉黑得跟包公一樣的。”還有她說某個人不高,說跟棵蔥差不多,矮簇簇一團。
走著走著,她又說,朋友要叫她一起去金山一家飯店吃飯。她當即跟朋友說,不去,有什麼好吃的,看著這家店就不乾淨。
我大驚:你真的當面跟你朋友這麼說話嗎?你不去就不去,幹嘛還要讓他們去的人心情不好?
她又來了:實事求是咯。
不過第二天,我媽興高采烈去了,回來還說,醬鴨不錯,醬鴨蠻好吃的。
這種事情反覆發生過多遍,她時而吐槽去的農家樂,“作孽啊,那被子就像我們小時候用的,蓋都蓋不上。”時而又吐槽去過的某個地方,“有什麼意思,也沒什麼意思。都是xx說要去,一點意思都沒有,浪費鈔票。”
我經常好奇,我媽這種實話實說的態度,什麼話都揀難聽的說,她能有朋友嗎?
她翻我個白眼說,我朋友不要太多。
至於她跟我爸說的實話,那就更多了。他倆的語言經常像利劍一樣,在我面前飛來飛去,飛來飛去。我媽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爸吃飽撐的。吃飽撐的把家裡的墊子全洗了,吃飽撐的一個人去把外婆家的菜地都翻了。
總之我爸只要不做經過她允許的事,那必定是倒反天罡,大逆不道。
我心想,我老公花五小時搶孫燕姿門票,或者花一個上午出門辦事,又因為遲到了沒辦成,我從來不會跟他說,你吃飽撐的。
這種話說出來,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後來我又想想,這會不會是60歲婦女的基礎特徵?她們已經開始誰也不在乎,誰也無所謂,每天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毫無任何掩飾的慾望。
她們就要說那些戳心窩子的大實話,難聽怎麼了,那是事實啊,如果連事實都不說,做人該多麼難受啊。
說實話,好比孫悟空的金箍棒,每次戰鬥需要,金箍棒就要從耳朵裡拿出來,大大大,再大大大,然後揮起來到處打個乾乾淨淨。
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近來時不時發現,這種實話實說的性格,好像也成了我耳朵裡的金箍棒。時不時地,我也會說點難聽的話。
特別是在我和我兒子的關係上,我女兒還太小了,暫時挑不出什麼缺點。
但在我兒子身上,每次陪著他出去打鳥,看著他活躍在那批喜歡看鳥的人中間,我經常忍不住說幾句大實話。
正常人誰會為了一隻鳥只露了個屁股,在樹下面仰著脖子張望兩小時等啊?
這不是呆瓜是什麼……這種話真的順嘴就說出來了。
還有時候,他給我看拍的鳥,我湊近一看,也會大說特說實話:這麼好的相機,怎麼還是拍出來羽毛還是有點糊?
艾文通常都是一個皺眉,說,你懂什麼?
完了,跟當年的我真是一模一樣。
或許女人就是這樣,30歲前說了太多違心的話,等活到某個年紀,再也不高興理解或者和平萬歲了。

哼,就揀難聽的說,氣死你們。
(圖為艾文話的勺嘴鷸,為了拍這隻鳥去了兩次南匯,劃破一條褲子)
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職爸爸》,都市情感小說《結婚練習生》《卵子的吶喊》(點選作品名即可閱讀)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