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Manus總部,真“顛覆”還是假“狂歡”?

作者:餘詩琪 敖瑾
來源:創投日報
文章已授權
Manus釋出後的火爆完全超出了團隊預期,註冊埠還遭到了暴力破解,團隊一直在處理各種問題,目前仍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
又一國產AI應用猝不及防地火了。
今日凌晨,國內AI創業公司“蝴蝶效應”釋出了一款名為Manus的AI Agent產品,在產品的演示影片中,Manus可以自主完成篩選簡歷、研究房產、分析股票等任務,且使用者可以看這些任務完成的全流程。
儘管目前Manus尚未開放使用,但在首批獲得邀請碼得以領先體驗的科技KOL的“助攻”下,Manus迅速引爆中文網際網路:其官網一度因訪問量暴增而宕機;因一碼難求,Manus邀請碼甚至以5萬元的價格在二手市場流通。資本市場也掀起狂潮,今日A股AI智慧體概念集體爆發,超過150股漲停或漲超10%。
但在僅有少數使用者體驗過的情況下就突然爆火,有關Manus的質疑聲音也隨之而來:這到底是AI應用的DeepSeek時刻,還是一場預期先行的營銷狂歡?帶著這樣的疑問,創投日報記者今日下午實地探訪了Manus位於武漢的總部辦公室。

實探Manus武漢總部
從現場的辦公環境來看,蝴蝶效應是一家相當網際網路、甚至有點極客風的公司——沒有前臺、沒有大Logo,敲擊鍵盤的聲音是公司最主要的背景音。
創投日報記者在與公司的交流中得知,Manus釋出後的火爆完全超出了團隊預期,釋出前伺服器資源只是按照行業裡demo的水平準備的,現已被擠爆。“註冊埠還遭到了暴力破解,團隊整夜未眠,一直在處理各種問題,目前仍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
據介紹,Manus專案由北京、武漢兩地團隊共同打造,始於一年前北京團隊的立項研發。經過一年時間,Manus有了雛形,團隊內部體驗數月後對效果感到驚喜,才在今日凌晨上線了內測版本。
團隊稱,Manus目前處於內測的demo階段,並未開啟市場化計劃,也從未開放任何付費獲取邀請碼的渠道。對於閒魚上出現的邀請碼轉賣情況,公司官方已明確宣告這些為虛假資訊,提醒使用者切勿輕信。
目前,團隊正在盡力改善內測使用者體驗,在模型幻覺、交付物友好度、執行速度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而由於伺服器容量有限,暫時會繼續採取邀請碼機制。“希望接下來能為使用者提供更穩定的內測版本,也希望使用者不要抱有過高期待,給團隊更多時間進步完善產品。”
蝴蝶效應武漢、北京雙團隊的佈局可能與創始人的經歷相關。公開資訊顯示,蝴蝶效應創始人肖弘畢業於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學院,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畢業於北京資訊科技大學,兩人都是連續創業者。
此前,肖弘曾創辦夜鶯科技,專注於微信生態的應用研發與推廣,曾獲得騰訊等數億元的投資,產品包括壹伴助手、微伴助手等。季逸超因開發猛獁瀏覽器獲得真格基金和紅杉中國的天使投資,被評為“中美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在2012年3月登上《福布斯》中文版封面人物。

AI智慧體的DeepSeek時刻?
DeepSeek對底座大模型在成本等層面的革新,加速行業內外對AI應用爆發的期待,也加深了對AI取代人力的焦慮,在這兩種情緒的助推之下,攜AI助理具像化演示影片而來的Manus,迅速引燃了輿論場和資本市場。
而對於Manus真正的技術實力和產品能力,有AI領域的VC投資人對創投日報記者表示,從目前的demo來看,Manus是一個完成度較高的Agent產品,但產品門檻有多高則有待驗證。
“Manus的技術架構本質上是基於基座大模型的系統性工程最佳化,透過構建多智慧體協作框架實現任務拆解與動態排程,結合深度提示工程進行意圖精準對齊,並針對不同應用場景設計了多層次環境適配機制,最終形成面向複雜任務的高度工程化整合方案。”其進一步表示,若產品總體門檻不高,或會在一兩個月後看到網際網路大廠推出類似產品。
一位大模型應用企業的技術專家則對記者表示,目前市面上已有較多Agent工具,“包括蝴蝶效應此前做的Monica也是類似產品,還是得看產品最後的實際使用效果能不能在眾多競品裡脫穎而出。”Monica為蝴蝶效應推出的一款主要面向海外的AI助手,產品形態為瀏覽器外掛,使用者在瀏覽器中點開圖示,就能直接使用其接入的各大主流模型。
另有資深網際網路行業產品人士對創投日報記者表示,Manus的核心能力體現在對使用者需求的洞察,“它最後交付的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藉助程式碼生成了各類契合任務需求的結果,涵蓋了文件、網頁、圖示甚至是影片,由此,使用者能夠更加直觀地獲取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還能在過程中對最終的交付結果進行驗證。”但其亦坦言,若沒有足夠的護城河,Manus或將催生更多同類產品的誕生,面臨激烈競爭。
或是受Monica的出海經驗影響,Manus此次的宣傳影片、官網、聯絡方式均為全英文版本。不過,從傳播效果來看,Manus在英文社群的影響力似乎不如中文網際網路。Manus在YouTube上釋出的Demo影片截至目前的觀看量為1.3萬次,收穫評論113條。而其在X平臺的官方賬號,則共收穫了35萬次瀏覽量,以及430條評論。
在上述技術專家看來,Manus的爆火某種程度上是一次預期先行的體現。“Agent做得好上限很高價值很大,所以行業內外包括資本市場都有很高的期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