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以棟:美國醫生論養生和減肥

請關注公眾號, 點選上邊藍字——皮皮蝦
美國醫生論養生和減肥
作者:劉以棟
所有發表於本公眾號劉以棟文章均經作者授權)
秋天了,樹葉在飄落。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所以在中國叫金秋。對中老年人,美國叫金色年華,也就是人生的收穫季節。

養生對任何人都非常重要,但是對中老年人則尤其重要。60 歲的人的身體,就像開了十年的車,雖然各項指標基本正常,但是日常保養是必須的。
雖然我自己不是醫生,但是出於養生的需要,我最近幾年在讀健康方面的書。這裡我想編譯一些我的理解,肯定不全面,甚至會有爭議,但願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養生的重要性,一方面是不要成為子女的負擔,另一方面是延長健康壽命。美國人說,父母給孩子的兩個最重要禮物,一個是教育,另一個就是不要成為子女的負擔。我們華人對子女教育非常重視,大家有目共睹。不要成為子女的負擔也非常重要。想象一下,一個老人臥床不起五年,對子女是多大的負擔。
大家都想長壽,但是健康壽命才有意義。比較兩個人,一個人活到80 歲,去世前一天仍然可以生活自理;另一個活了85 歲,但是去世前 6 年都是在床上度過的。那麼他們兩個人誰的壽命更有意義?
現代人生活好了,經常得一些慢性病,譬如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都是慢性病。現代醫療技術對這些慢性病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個人預防和保養才非常重要,這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過去50 多年,美國食品行業的主要研究成果,就是生產出讓大家吃了上癮的食品。這些食品的特點,就是高糖,高鹽,油炸和脆。
商家的目的是盈利,這樣做可以理解。但是,作為消費者,如果我們不能明白商家的目的,而變成商家的忠實客戶,那就太無知了,有點像花錢買毒品慢性自殺。

舉個例子,美國賣的麥當勞和肯塔基炸雞,都屬於這樣的食品。麥當勞漢堡包和肯塔基炸雞塊,都是高鹽,油炸,脆。配套的可樂和橘子汁,則都是高糖飲料。炸薯條,則是高糖,高鹽,油炸,脆。炸薯條可能本身沒有加糖,但是土豆本身就是含糖量高的澱粉,蘸的西紅柿醬,則可能有額外加的糖分。

美國人早上吃的早餐穀物(Breakfast Cereals),其含糖量可能高達其重量的 50%。就是說,如果按重量來算,一斤穀物早餐,可能有半斤是糖。
還有美國人喜歡吃的炸土豆片,也是高糖
(澱粉),高鹽,油炸和脆。
我們中國人喜歡吃的油條,油餅,炸麻球等,也有同樣問題。
糖,食品行業的惡
1960年代,哈佛大學的兩位營養學教授 (Mark Hegsted Frederick Stare)在美國 糖研究基金會(Sugar Research Foundation)的資助下,得出心臟病的主要原因是脂肪而非糖。其中的 Stare 當時還是哈佛大學營養學系的系主任。他們的研究文章,發表在 1967 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在醫學領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美國頂級期刊。
他們的研究成果,導致美國幾十年的公共健康政策鼓勵減少脂肪消費,忽視糖和碳水化合物的健康危害。其結果就是美國人的肥胖,心臟病和糖尿病問題大幅攀升。
2016年,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UCSF)的幾位醫生 (Cristin Kearns, Stanton Glantz and
Laura Schmidt)
在美國內科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發表文章,揭示了食糖工業操縱科學研究,把糖攝入的健康危害轉嫁到脂肪消費上。
這一危害持續
50

年時間。

食糖的主要危害包括:
  1. 胰島素抵抗。

    大量攝入糖會導致胰島素水平升高。長期這樣攝入糖分,會導致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這種情況被稱為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這是 II 型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

  2. 炎症。

    高糖攝入會導致體內慢性炎症,這與心臟病和其它慢性疾病有關。

  3. 肥胖。

    過量攝入糖會導致體重增加和肥胖。肥胖是心臟病和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4. 高血壓。高糖飲食會導致血壓升高,這會導致心臟病。

    高糖會導致甘油三酯升高。

  5. 膽固醇的影響。

    高糖攝入會降低好膽固醇 (HDL)水平,增加壞膽固醇(LDL)水平。

  6. 脂肪肝。過量糖,特別是果糖,會在肝臟內轉化為脂肪,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

簡單一句話,食用糖有百害而無一類,特別是新增糖分。
除了直接的食糖以外,含糖飲料,果汁,大米和白麵,土豆等,也含有大量糖分。高糖水果如菠蘿,蘋果等,也要控制攝入量。
橙子糖含量跟可樂一個層次,所以喝橙汁同樣不健康。
過去幾十年,中國人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大幅攀升,應該跟吃糖
和大米白麵相關。
幾十年的理念,很難一下子改變。所以,
如果你對糖的危害不能理解,不願意接受,都是你的自由。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我期望你關注一下這方面的內容和新的研究成果。
健康食品
什麼食品是健康食品很有爭議,因為研究人員很難用藥品的盲試來驗證食品。
第一,食品的好壞效果需要時間來驗證,而這樣的驗證費時費力。
第二,食品盲試需要控制實驗物件,而這個是很難做到的。你想試驗吃薯條是否健康,你就要限制吃薯條的群體和不吃薯條的群體,而這樣的群體可能不遵守規則。吃薯條的群體可以選擇一段時間不吃,而不吃薯條的群體也可能偷偷去吃薯條。
第三,食品多樣性。如果試驗某一種食品,就要限制其它食品都一樣,但是這是很難做到的。沒有多少人願意參與這樣的實驗。
我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健康食品基本原則。以後如果有時間的話,會單獨展開這個話題。
第一,吃新鮮蔬菜。

蔬菜有各種各樣的營養,吃各種各樣的的蔬菜,可以滿足營養平衡。美國健康營養講究吃彩虹,就是吃紅色、橙色、黃色、綠色、白色、藍色和紫色
等各種顏色的蔬菜。

第二,多吃蛋白質。人體健康需要蛋白質,蛋白質可以幫助人長肌肉。中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營養吸收差,所以 65 歲以後會導致肌肉損失。肌肉損失可以直接導致老年人平衡不好,容易摔跤。很多人說,老年人不要摔跤,但是他們不問老年人為什麼摔跤。雞蛋,魚,瘦肉等都有很好的蛋白質。吃魚最好吃小魚,大魚年頭長,身體可能積累了有毒金屬,譬如汞。
第三,選擇脂肪。人體不需要精糖,但是人體需要脂肪。以前人們談脂肪色變,就是被人誤導。人的大腦主要成分是脂肪。好的脂肪來源是特級初榨橄欖油,牛油果,堅果,蛋黃等。豬肉,牛肉也都可以吃。
第四,喝水,喝茶,喝咖啡。飲料,瓶裝水,運動飲料,基本都不健康。淨化水是最好的飲料。瓶裝水未必比自來水乾淨。用過濾器過濾水可以去掉水中的重金屬,然後再燒開,很健康衛生。
第五,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預先處理過的食品,不新鮮,也可能有不健康的新增劑。不是自己準備的食品,很難知道里面加了什麼。可能的話,儘可能自己做飯吃。健康便宜。
健康習慣
健康身體不是一天養成的,同樣,疾病也不是一天的不良習慣造成的。
我們都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我們未必願意改變我們的不良習慣。很多時候,我們想著只要現在高興,幾十年以後的事情就隨它去了。
問題是,不健康的老年生活會有很多不方便,並且會失去做人的尊嚴。
健康習慣很多,我這裡介紹幾個主要的健康習慣。
第一,睡眠。健康習慣中,充足睡眠非常重要。睡眠幫助我們身體修復一天的勞累,清除各種垃圾,也讓大腦處理一天的資訊。
睡眠需要房間暗,涼爽和安靜。夜裡顯示數字的鬧鐘要去掉,免得夜裡醒來看見時間,擔心明天要做的事情,難以再入睡。
老年人不是睡眠少,而是睡眠質量差,所以老人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
午休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否則會影響夜裡的深度睡眠。
夜裡可以試試穿襪子睡覺,我自己試了,效果不錯。原理是,寒從腳下起。腳晾了,身體需要產生熱量提高溫度,影響睡眠。
第二,感恩。心情不好的人很難健康。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我們只能感恩已經得到的,而不是總沉迷在不愉快的回憶中。
第三,鍛鍊。前面提到健康需要肌肉。鍛鍊和蛋白質可以長肌肉,至少可以減慢肌肉流失。有研究表明,一個人從 65 歲到 80 歲會損失 近 20

斤肌肉。

第四,定期身體檢查。很多慢性病不是一天發生的,早期發現可以早治療,或者早調整生活習慣。癌症就是典型的慢性病,早期沒有症狀,但是有症狀的時候一般都是中晚期。
健康養生是一個龐大的領域,不是這篇小文章可以覆蓋的。如果我以後有時間,會展開介紹。
最後提一個簡單建議,就是多喝水。喝水可以減少飢餓感,很多時候感覺餓了,實際是渴了。喝水可以把腎內有毒物質快速排出體外。中國人腎病發病率高,喝水少應該是一個原因,其它原因應該是食品不衛生和吃各種各樣的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