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以棟:美國醫生的飲食健康新理念

請關注公眾號, 點選上邊藍字——皮皮蝦
美國醫生的飲食健康新理念
作者:劉以棟
所有發表於本公眾號劉以棟文章均經作者授權)
美國人說,父母給孩子的兩個最重要禮物:第一,是教育,
第二,不要成為孩子的負擔。
關於教育,華人父母可以說是盡心盡力了,也不是本文的內容。
關於不要成為孩子的負擔,就是讓健康壽命 (Health Span) 和壽命 (Life Span)一樣長,當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很快去世。這個說起來很理性,其實很冷酷。
維持健康需要如下幾個部分:充足和高質量的睡眠,健康飲食,持之以恆的鍛鍊, 愉快心情和心理健康。
我自己的孩子都出去讀書了,所以我的生活重心從養孩子轉向養生。
為了養生,我找了相關的書來看和聽,現在把我自己的心得寫在這裡,供大家參考。
我讀的書包括
穀物大腦 (
Grain Brainby
David Perlmutter),
食品
Food by Mark Hyman) 以及其他醫生的書和文章。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專業人士在做這方面的研究,並且許多觀點仍然有爭議性,所以這裡的觀點僅供參考。
   喝水   
飲食健康的第一條是喝水。
我們每個人身體的 60% 是水,所以身體健康必須保持足夠的水分。雖然我讀的書都是美國醫生寫給美國人看的,但是我認為我們中國人喝水都不足。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 ChatGPT建議每個男性成人一天要喝 7.4 斤水,成人女性每天要喝 5.4 斤水。
也有人建議,每天的喝水量是體重的 32 1 16 1。這是我從美國醫生的建議中算出來的。有美國醫生建議每人每天喝水量是,每磅體重喝 1盎司到 半盎司的水。這樣,一個 160 斤的人,每天要喝 5 10 斤水。我認為大部分人沒有做到,我自己也沒有做到。
喝水我建議喝白開水,茶
和 咖啡。不要喝橙汁,更不要喝可樂及運動飲料。這些飲料都含糖,對健康非常不好,我後面會講。
喝水的好處包括
保持水分:維持身體的液體平衡,這對於消化迴圈和體溫調節等過程至關重要。
皮膚健康:幫助皮膚保持水分,可能減少皺紋的出現並促進健康的膚色
腎臟功能:透過尿液幫助排出體內的毒素和廢物,減少腎結石的風險。
消化健康:有助於消化,並透過保持消化系統潤滑來防止便秘
體重管理:透過在餐前飲用水促進飽腹感,以免吃得太多
排毒:透過汗液、尿液和糞便促進廢物和毒素的排出。
中國人腎和肝發病率高,除了其它飲食外,喝水少應該是其中一個原因。
我們身體對餓和渴的感覺是類似的,有時候我們感覺餓了,其實可能是渴了。
   糖,麵筋和澱粉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吃飯,但是我們吃飯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取得能量。
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著一部機器,譬如一部燃油車,那麼我們需要給身體提供燃料和配件。
糖就像汽油,可以給身體提供能量,但是它不能給身體器官提供修復和更新的營養。從這個角度,我們就明白為什麼以糖,米,面為主要食品可能造成營養缺乏。
過度吃糖可以導致肥胖糖尿病心臟病,損害牙齒,慢性炎症
Inflammation), 非酒精脂肪肝,營養缺乏和心理健康等問題。糖分會導致蛀牙,因為口腔中的細菌以糖為食,產生的酸會傷害牙釉質。
含糖食品會影響血糖水平,進一步影響情緒穩定。高糖食品也會造成慢性炎症,這有點像車燒汽油產生的有毒廢氣,我們後面會提到。
白米和白麵主要成分是澱粉,所以它們產生的效果跟糖類似。
含糖飲料如可樂,運動飲料,和橙汁等,主要成分都是糖,其不良效果跟糖相似。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該儘量避免糖,白麵,白米等食品。全麥麵粉,糙米等就會健康很多。
所有含糖飲料,最好都避免,既不利健康,還比喝水和喝茶貴很多,是花錢傷害健康。
同樣,在餐館吃飯也是花錢傷害自己的健康。我們後面會提到這個問題。
麵粉裡面有面筋(Gluten)。以前大家的理解是,只要不對面筋過敏,那麼吃有面筋的食品就沒有問題。
現在醫學界認為,即使對面筋不過敏,麵筋也會在人體內造成慢性炎症
Inflammation)。
   炎症衰老   
炎症衰老(Inflammatory)是一個新詞,它是慢性炎症(Inflammation)和 衰老(Aging)的組合體。它描述的是一種慢性炎症,是免疫系統對感知到的威脅的慢性低度反應。隨著年齡的增長,炎症衰老也在慢慢發展。它與心臟病,癌症,老年痴呆和其它疾病增長有相關性。
慢性炎症不總是壞事,它是人體對傷害的自然反應,譬如面對冠狀病毒的傷害或者手指上的口子。傷口癒合以後,它也就消退了。
炎症衰老(Chronic Inflammation)也來自身體的自我保護,但是它不會消退,並且會造成傷害。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慢性炎症水平會上升,但是每個人的發病年齡和程度會不同。
含糖食品和飲料,精製碳水化合物
(白麵包,糕點等),油炸食品,加工肉類(香腸,熱狗,醃肉等),過量酒精,反式脂肪,某些植物油(玉米,大豆,葵花籽油等),人工新增劑等會導致慢性炎症。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不能有效處理這些不健康食品,所以要儘量避免這些食品。
美國醫學界有人認為,麵筋(Gluten)除了會導致過敏,也會產生慢性炎症。這個理念現在仍然有爭議,但是為保險起見,建議避免。
如果你感到身體不適,可以試試避免含麵筋食品,看看會不會好轉。
現代社會,很多病都是慢性病,是日積月累造成的,所以為了身體健康,就需要早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當然有人會說,我們吃麵包幾百年了,怎麼現在有問題了。我的理解是,我們以前沒有這麼長壽命,所以很多人的危害還沒有顯示出來就去世了。
另外,我們以前認為人老了就應該身體很虛弱,需要別人照顧。
多吃蔬菜可以預防和減少慢性炎症,非常有利健康。
   蛋白質和脂肪   
人體需要蛋白質和脂肪,但是人體不需要糖。蛋白質和脂肪也可以提供人體需要的能量,並且含有人體需要的其它營養。
我們的肌肉來自蛋白質,我們的大腦需要脂肪。我們的細胞的分裂和成長,也需要脂肪。
以前人們發現肥胖的人容易生病,而簡單地認為一個人的肥胖就是因為吃肥肉太多。也就是說,我們以為吃肥肉,長肥肉。
事實上,我們人體需要脂肪,吃碳水化合物也會轉變成脂肪。
有人認為,人類祖先食品不足,在秋天收穫的季節,大量吃水果和其它食品,長一身肥肉,準備過冬。現在食品豐富了,再吃很多糖和碳水化合物,就會導致肥胖和其它健康問題。
人老了,容易肌肉流失,所以要補充蛋白質和運動,減少肌肉流失的速度。一個人從 65 歲到 80歲,會流失15斤左右的肌肉。沒有肌肉,就容易摔跤和沒有力氣。
脂肪有我們身體需要的膽固醇,維生素,礦物質等,所以不但不能不吃脂肪,而且要多吃脂肪。
健康的脂肪來源包括雞蛋,瘦肉,三文魚,牛油果,橄欖油,堅果,黑巧克力,種子等。這些食品富含歐米茄-3 Omega-3)脂肪。
蔬菜富含維生素和纖維,有利健康,可以多吃。飽和脂肪食品也可以吃,但是最好跟蔬菜和Omega-3食品一起吃。
以前我們一直認為植物油健康,現在看來未必。植物油主要是 Omega-6 脂肪,不利健康。
年長以後,減肥不要過度。減肥時候,也可能導致肌肉流失。減肥第一步,應該先替代掉糖和碳水化合物。
糖,
脂肪和蛋白質都可以給身體帶來能量,但是身體消化脂肪和蛋白質更健康。消化脂肪和蛋白質相當於用電爐,而消化糖相當於煤氣爐,會產生不良殘留物,即慢性炎症。
   吃補藥和有機食品   
是否吃補藥很有爭議,我有醫生朋友認為吃補藥沒有必要。
但是,隨著食品選擇的限制,吃一些補品也有必要。人體需要各種各樣的元素,這些元素未必都在我們的食品裡,所以可以透過補藥補充一下。
買補藥一定要認真研究牌子,否則如果吃的產品不健康,譬如,如果魚油裡面汞含量過高,那麼會傷害身體。
現在有一個理論,胖的人不是營養過剩,而是營養不足。他們吃的東西缺少身體需要的營養,所以身體就以餓的形式讓繼續吃東西。
現在的食品,有轉基因,有藥殘留,有防腐劑,有自然界的重金屬等,所以健康食很難做到。
建議,在家裡買原始食品來做,而不是吃餐館,或者半成品。外面的包子,餃子,不知道是用什麼食材做的,也不知道加了多少防腐劑。
如果有可能,儘量吃有機食品。食品在好不在多,質比量重要。
我們身體的各部分,都依賴我們食品中的營養,所以要吃多種多樣的食品,吃健康食品,讓身體有能量,有營養來護養我們的身體。
如果不把食品當成藥吃,將來就可能需要把藥當飯吃。
好的身體和壞的身體都是長期的習慣養成的,期望我們大家都能夠健康長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