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公眾號, 點選上邊藍字——皮皮蝦。
美國退休前後需要思考的問題
作者:劉以棟
(所有發表於本公眾號的劉以棟的文章均經作者授權)
嚴格來說,美國沒有退休年齡。一個人是否選擇退休,完全看他的經濟實力和個人意願。有人想退休,但是錢不夠,譬如芸芸眾生。有人有足夠多的錢可以退休,但是心中不想退休,譬如巴菲特,還有美國現任總統。
雖然美國沒有退休年齡,但是美國有兩個年齡相關的政策,影響大家的退休選擇。一個是美國國家醫療保險
(Medicare),65 歲才可以購買。如果65 歲前退休,就需要自己購買商家的醫療保險 (Private Insurance),直到65 歲,才夠格購買國家醫療保險。
(Medicare),65 歲才可以購買。如果65 歲前退休,就需要自己購買商家的醫療保險 (Private Insurance),直到65 歲,才夠格購買國家醫療保險。
還有一個年齡是領取社會保障金
(Social Security)的年齡。對於 60 後出生的人,領取生活保障金的最低年齡是 62 歲,但是 67 歲領才取可以領到全額。提前領有打折,推遲領有補償。
(Social Security)的年齡。對於 60 後出生的人,領取生活保障金的最低年齡是 62 歲,但是 67 歲領才取可以領到全額。提前領有打折,推遲領有補償。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也沒有標準答案,我在這裡提幾個問題,供大家參考。
什麼時候退休
雖然美國沒有退休年齡,但是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退休打算和計劃。畢竟職場有壓力和煩惱,像查理–芒格那樣在工作中去世不是很多人願意接受的。
影響退休決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不確定因素。
第一個不確定因素是一個人的壽命。一個能夠過到100 歲的人,可能選擇 70 歲退休。而一個過到 70 歲的人,可能選擇 60 歲退休。具體到個人,活到多少歲是未知的,只能估算一下。
第二個不確定因素是健康年齡。健康的人,可以晚點退休,不健康的人,可以早點退休,留一段健康時光享受生活。
第三個不確定因素是工作穩定性。樹欲靜而風不止,即使我們想工作到70 歲,單位也未必讓我們工作到 70 歲。 有研究表明,很多人在達到自己的預定退休年齡前,被迫提早退休。

什麼時候領生活保障金
什麼時候領社會保障金,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其關鍵仍然是我們不知道一個人的壽命。
根據現在的規定,60 後在 67 歲的時候領,可以領到預算的 100%。 這個計算有標準的方法,根據過去 35 年的收入情況算出來的。不到 35 年的年份補零 進行平均。
如果推遲領,每年增加 8%,直到 70 歲,就不再增加。就是說,如果你 67 歲的時候一個月可以領 1000 美元,那麼如果推遲到 70 歲的時候才開始領,則每個月可以領 1300 美元。
相反,如果你提前領,那麼每提前一年,都會有折扣。譬如,提前3 年領,每年減少 6.67%。就是說,如果你 67 歲的時候可以 每個月領 1000 美元,那麼從 64 歲開始領,則只能領 800 美元一個月,並且餘生都少領。
如果提前 5年開始領社會保障金,另外每年減少 5%。就是說,如果 67 歲每個月可以領 1000 美元,那麼 62 歲的時候可以領 700 美元一個月。
如果夫妻兩個人都工作,那麼低收入的那個人可以先領,這樣高收入的人以後可以多領一些。如果夫妻年齡差別比較大,譬如老夫少妻,那麼推遲領比較好,這樣年長的人去世以後,年輕的可以多領一些。
社會保障金跟通貨膨脹率掛鉤,有抗通貨膨脹功能,所以可以提供一個基本生活保障。
同時,每晚領一年,需要許多年才能打平。譬如,67 歲的時候每個月領 1000, 但是推遲到 68 歲領,每個月領1080。 一個月多領 80,一年多領960。但是耽誤的那一年,少領了 12000, 這樣需要 十多年才能打平,以後才會賺。
我的建議,有工作收入的時候可以推遲領,沒有工作收入的時候沒有必要推遲,除非你相信自己會長壽。
有人擔心社會保障金以後會沒有了,我認為沒有必要擔心。社會保障金是美國許多低收入老人唯一收入,美國沒有一個政客敢這麼幹。
當然,美國政府可以變相收社會保障金的稅,譬如讓醫療保險自費部分跟收入掛鉤,這樣中產的錢就又交出去了。
是否轉錢去 Roth IRA
401K 和 IRA 是稅前的錢,而 Roth IRA 是稅後的錢。
401K 和 IRA 在取的時候需要繳稅,並且有 最少取錢要求 (Required Minimum Distribution, RMD), 這個政策一直在變,以前是 70 歲,現在是 73 歲,以後是多少還不好說。
如果到時取錢額度不夠,會有很高的罰款。如果取出來的錢很多,可能導致醫療保險自費部分增加。
退休前,轉錢去 Roth IRA 不一定合適,因為需要交很多稅。
退休後,如果不到 65 歲的時候轉,沒有別的收入,稅率會低一點。 如果轉的時候一下子收入很高,會導致醫療保險費用增加,但是以後可以降下來。
我個人建議,如果你自己不打算用 401K 或者 IRA 的錢,那麼轉了留給子女,不失是一個好選項。
如果打算以後自己用,那麼不轉也可以。畢竟退休了,收入低了,稅率也會降低。否則轉的時候,會交很高的稅率。
如果把稅後的錢放到 IRA 或者 401K, 然後轉 Roth IRA, 可以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但是報稅比較複雜。

退休前後的投資選項
這些一個複雜的問題,內容幾本書都講不完。我這裡主要講一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第一,緊急基金。
每個人或者每個家庭,都需要有一筆緊急基金。 有工作的時候,緊急基金的額度可以夠一年的家庭開銷。這樣萬一出什麼情況,不至於處於被動狀態。
退休以後,緊急基金可以是生活費用的 二至 五年,看各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經濟來源。譬如你一年生活費用 5 萬美元,社會保障金一年三萬,那麼你的緊急基金可以在 4 萬 到 10 萬之間。
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在股市或者債券市場暴跌的時候,你必須賣股票來維持消費。
第二,投資資產分配。
每個人或者每個家庭,都需要做投資資產分配。
這些資產包括房子,銀行存款,股票和債券等。大部分人都有股票和債券。
一個指導性公式,就是 120 減 年齡,就是股票投資比例。長期來說,股票回報比債券高。股票投資,最好投指數基金,這樣風險小一點。
債券投資,當前最好投美國政府短期債券。可以採用 梯子形式,譬如 一部分錢 一年到期,一部分錢兩年到期,以此類推。但是,我建議不要超過十年,最好不要超過五年,因為我對未來通貨膨脹率很擔憂。美國政府網站可以直接購買債券。
我現在不喜歡公司債券,因為公司債券的利率比政府債券利率高不了多少,還有信用風險。
第三,抗通貨膨脹率投資。
我認為,過去幾十年的低通貨膨脹率時期已經過去了。現在世界局勢不穩,反全球化,世界各國都在大量印錢,財政赤字,這些都會導致高通貨膨脹。
很多人抱怨現在利率高,但是從歷史的角度,目前利率並不高。1981年,政府利率接近 20%,那個時候十年期債券利率 18%,房屋按揭貸款利率 20% 以上。
面對潛在高通貨膨脹率,我建議遠離長期債券投資。 過去幾年,我一直建議遠離長期債券投資,現在仍然是這個觀點。
美國政府網站直接賣的 I Bond 可以考慮。它可以抗通貨膨脹。市場上的抗通貨膨脹的債券基金,卻不能真正的抗通貨膨脹,讓我非常失望,選擇遠離。我看到通貨膨脹的來臨,但通貨膨脹基金
(TIP)卻跌得一塌糊塗。
(TIP)卻跌得一塌糊塗。
第四,理財產品。
即使在過去低通貨膨脹率的 30 年,美元購買力至少跌了一半。其它貨幣的購買力下跌應該超過 60%。 這個大家都有自己的記憶,不需要我說明。
怎樣留錢給子女
我們都想給子女留一點錢,所以最好了解一下提高起價 (Step Up Basis) 的概念。
我看到兩個故事。
一個人去世前,把他退休賬號的錢 (IRA 或者 401K)留給孩子,股票賬號的錢捐給教會。結果他孩子需要交很多稅,而教會本來就不需要交稅。他如果反過來,股票賬號的錢給孩子,退休賬號的錢給教會,則沒有稅的問題。
還有一個故事,一個人每年把房子的一部分作為禮物給孩子。這樣他去世的時候,他孩子擁有一半的房子產權。他去世以後,如果孩子賣房子,孩子要交一半房子的增值稅。一半房子是給孩子的遺產,其價格按他爸去世的時候價格算,還有一半是孩子自己的財產,按他老爸買房子的時候價格算。
這裡就有一個 提高起價的概念。如果一個人10 美元 一股買了1000 股股票,他去世的時候,股價變成100 美元。如果他孩子繼承了 他的股票,那麼對孩子來說,股價成本就是 100 美元一股。
大家給慈善機構捐增值的股票,比捐錢好。股票直接捐出去,沒有增值,仍然有市場價捐款額。
稅是美國的一個複雜領域,但是懂一點沒有壞處。

其它相關問題
退休生活的最根本因素是健康。沒有健康,人生就沒有意義。良好的健康來自生活習慣,飲食,睡眠和鍛鍊。我另外有文章講這些內容,不在這裡複述。最好的投資,是健康投資。
到 65 歲的時候,需要選擇合適的醫療保險。我以前有文章講這個問題,可以在這個文章後面的連結文章中找。
退休時光是美國人的黃金時代,期望大家都有一個幸福的退休生活。
劉以棟文章:
劉以棟: 閒論通貨膨脹和投資挑戰
劉以棟: 一位來自前蘇聯的美國新移民看美國的衰退
劉以棟:疫情也擋不住種下一顆牙的決心
劉以棟: 聽來的北美職場建議劉以棟: 心理學家告訴你:怎麼在挫折後儘快恢復?
劉以棟: 工作中的情商
劉以棟: 人口老齡化 —— 全世界的挑戰
劉以棟: 金融工程之父— 墨頓
劉以棟: 美國退休生活注意事項
劉以棟: 股票, 債券,匯率和黃金投資
劉以棟: 意想不到的退休挑戰 — 你自己長壽
劉以棟: 充滿變數的美國股票市場
劉以棟: 年金簡介
劉以棟: 一位美國人看中美關係中的誤會美國股市何去何從,請看股市的幾個警告指標
諾貝爾獎得主:塞勒如何成功翻轉了人生初期"很糟"的境地
劉以棟:熊市的生活本來就難,這次熊市可能會更難
劉以棟:展望2022年下半年美國經濟
劉以棟:退休生活的心理準備
劉以棟:美股熊市沒有過去,這次應該是熊市反彈
劉以棟:閒論利率和投資
劉以棟:薩默斯和你口袋裡的錢
劉以棟:美國退休醫療保險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