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聽人說,西城基礎教育堪稱北京的 “青藏高原”。網傳西城部分中小學,學生加工能力極為出色,能做到 “低進高出”。尤其在那些家有皮大王的家長眼中,這樣的學校簡直就是聖地。
但網上也有不同聲音,有人吐槽西城教育氛圍 “佛系”,不如隔壁海淀 “雞娃” 氛圍濃。在這種較為鬆弛的環境裡,孩子要是平時不抓緊不努力,大考時很容易就被甩到後面去了。

身為一枚典型海淀爸,我對西城的教育也是非常好奇。特別約了同事,也是典型老北京@張大妮兒來聊聊她眼中的西城小學和剛剛結束的二年級第一個學期。
老粉們可能還記得她女兒小豆豆,個性兼具可愛與乖張,被好多網友稱為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女兒”。
往期文章:

轉眼間,距上次跟大家吐槽孩子一年級的事兒,都過去一年了。這次又被 “趕鴨子上架”,來跟大夥聊聊孩子這一年的經歷。總的來說,這一年感受跟大家差不多,有驚喜也有驚嚇,更有成長,寫下來就當給自己做個總結,想著等娃長大,也讓她看看,同時也跟大家嘮嘮,互相取取經。
今天就先說說學習,下次想聽我講點兒什麼呢,你們可以給我留言,拜熊孩子所賜,在跟學校老師鬥智鬥勇這塊兒,我感覺也有不少暫時還算成功的經驗可以分享,哈哈哈。
好啦,今天先言歸正傳。
像小奧思維培養、寫作提升、英文KET考試這些,大家估計都聽膩了,我起初也打算這麼 “雞娃”。但現實很骨感,一來我家孩子根本不耐雞,二來學校老師也提醒,得先夯實基礎,再談提高,基礎可是重中之重。
回過頭看,學校在一二年級,重點都在抓基礎。就說二年級上學期,語數英三門主課,老師主要就抓這幾件事:
數學:每天30-50道口算題,培養計算能力;
語文:寫生字、背古詩、外加課外閱讀,全方位提升語文素養;
英語:堅持聽讀課文,加強口語練習,提升語言應用能力;
而且,每次家長會上,老師反覆強調,原話就是:不要覺得這些浪費時間,按部就班就是捷徑。

先說數學口算。
我們班每天都要進行口算打卡,內容分兩部分:一是20以內加減法,需讀題說得數;二是乘法口訣背誦。這個打卡一直持續到學期結束 。

每週五學校會進行口算小測驗,全對的娃能得到一個貼紙,貼在書上 ——孩子們都很吃這套的。

除此之外,每天早上晨讀時,會有個特別的計算練習,就三道豎式計算題。
起初,孩子們覺得豎式計算簡單,做得飛快。可沒想到,老師特別強調,畫豎式必須要用直尺。這雖是個老要求,但老師一直很重視,就盼著孩子們能養成用尺子的好習慣 。

老師強調畫豎式要用直尺,好處多多。一來鍛鍊雙手配合,書寫時雙手需協同固定直尺與書寫。二來保證書面整齊,寫豎式關鍵要數位對齊,才能算對。尤其下學期學除法豎式,數位對齊更重要。
另外,大家現在都很關注孩子數學思維的培養,畢竟誰都不想孩子只會機械刷題。都明白要讓孩子多動腦。
這話確實在理。可實際操作起來,我發現孩子往往 “懶得動腦” 。究其根源,竟是 “懶得動筆” 。很多看似複雜的數學題,其實只要引導孩子動手寫寫畫畫,解題思路基本就能呈現出來,根本用不上太多高深的邏輯思維技巧 。
比如,二下有一個單元叫數學廣角,是不是有人乍一看覺得,怎麼這麼小就開始學習排列組合了?

我那京內985計算機專業的隊友就是把這個問題給想複雜了,給大家看下他輔導娃時寫的草稿……

什麼玩意?!連P-排列、C-組合都上來了?!娃怎麼可能明白!
講了快2個小時,一個講得越來越激動,一個聽得越來越不耐煩,最後倆人都很崩潰。
後來我仔細梳理發現,比起讓孩子理解排列組合的抽象概念,其實更具實際意義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將問題拆解,然後一步步有條理地進行梳理。
輔導過這個單元的家長想必都會有同感,這類題目的難點並非在於邏輯思考,而是落筆!是的,又是那個老問題——讓娃拿起筆來!

畫一畫,寫一寫,其實就可以答出來。
低年級這類拔高題難度不算大,對邏輯思維一般的孩子,用列舉法列出並梳理情況就能作答,這也是邏輯思維訓練。
但難點在於引導孩子寫出每種情況,有序思考,像數學書要求的那樣,有條理、按步驟,全面又高效。
於是我先讓孩子口頭說,情況在兩種以下時能答對,可到三種,孩子就記不住了。不自覺地,孩子便拿起筆,邊說邊划起來。

面對易錯題,尤其是容易出現重複情況的題目,孩子還是偶爾會犯錯。但我想咱還是得慢慢來,哪有一下就能養成的習慣呢。在低年級階段,著重培養孩子將腦海中的想法落實到筆端的習慣才是關鍵。
這也恰好與老師所強調的 “不怕錯,要多動筆” 相契合。老師常說,從孩子的做題狀況,便能看出他們平時動筆的勤懶程度。有時候,即便孩子寫出了答案,老師依舊會特別要求他們把圖畫出來,尤其是在做應用題時,更是強調要清晰地實現數形結合 。




再說語文。
語文老師對字詞的重視,從日常作業佈置上或許不太明顯,但預習要求裡卻體現得淋漓盡致。老師規定,預習時,孩子不僅要朗讀課文、標註自然段,還得在每課的生字表上,給生字逐一注音,並標明字的結構 。

放假時,老師會建議孩子提前寫寫下學期的字,相當於把生字都提前練一遍。
練字這事兒,不用我多說,估計每個孩子都在練,假期家長肯定也會專門讓孩子練。不過,挑字帖還挺有講究的。
放假前老師建議寫下學期生字,我就買了跟課本同步的字帖。其實以前我覺得這種字帖太基礎,反而會讓孩子寫下面這種古詩詞或成語字帖,想著既能練字又能積累知識,一舉兩得。

後來我發現,這想法太不切實際了。那種古詩詞、成語字帖,可能更適合高年級孩子,對於剛開始學寫字的低年級娃來說,能一筆一劃把字寫完,就已經耗盡洪荒之力了。他們哪有心思去琢磨寫的是什麼好詞好句,滿腦子就想著趕緊寫完去玩,這才是他們最在乎的。
所以,給低年級孩子挑字帖,就得選那種有筆順、帶拼音,簡單明瞭的。孩子能老老實實地寫完,把字的寫法記住,就已經很不錯了。要是還能把字寫得一筆一劃、規規矩矩,那就真的是謝天謝地了。

問了一下,老師也是建議選擇有筆順和拼音和學校同步的生字帖來寫。因為二下就沒有拼音了,提前先把這些生字會寫會認,等到讀課文的時候就更順了。
我還發現上了二年級學校對古詩詞越來越重視了,每週增加了一節古詩詞課,除了課上講解古詩詞,還會要求每週背誦三篇,錄影片打卡,一學期背會40篇。

寒假前夕,老師早早把二年級下冊需要背誦的詩詞發給大家,建議孩子們假期有空時多讀一讀、背一背。有高年級學生的家長跟我講,二下對古詩詞的要求可不只是會背誦,還得能默寫,精準到要對上上下句。所以,要是寒假時間充裕,最好讓孩子提前著手背誦,做好準備 。

這時我挺慶幸,孩子幼兒園時,藉助我在常爸工作的便利,透過吟唱積累了不少古詩詞,算下來能背100多首。手頭豐富的古詩詞和小古文“雞飼料”,真幫了大忙。

(這個有聲書常爸家的小夥伴人手一本了)
語文老師一直著重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在這方面,我覺得娃還不錯。雖說她總是不太樂意動筆寫東西,但識字量還算可觀。學校每天都會安排一節閱讀課,鼓勵孩子們帶自己喜歡的書到學校,無論是漫畫、雜誌,還是各類書籍都行。
受學校氛圍影響,在家裡我也沒有特意限制孩子看書的型別,讓孩子依據喜好自由選擇。畢竟這個年紀,正是透過有趣讀物培養閱讀興趣的時候,要是現在不看些好玩的漫畫,難道要等到考上大學後再看嗎?




現在很多大IP的書有漫畫版,也有文字版,不妨讓娃從漫畫開始看起,後面你就會發現他們也能夠接受文字版了。我家娃一直是《貓武士》的書迷,先看的漫畫版,然後就開始啃字書了,第二部已經刷完了,準備刷第三部了。我也是有私心,想著娃看完這個系列的中文版,再讓她看英文版哈。

選書有50%是我推薦,找出來幾本書的詳情,讓她看看感興趣不,喜歡就買下來看。還有50%由娃自己來選,有的是她在逛書店的時候自己看中的,有的是在學校看到同學的書也想繼續看續集的。
趁著還在低年級的時候多看書吧!看著同事們上了初中的娃學習壓力太大了,真心覺得現在孩子們太不容易了,能有時間看看自己喜歡看的書就放開讓娃看吧~
最後說說英語。
我曾經在全球頂級的教育出版社McGraw-Hill工作過好多年,接觸過不少二外學習方面的專家,對於孩子的英語學習也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我還是挺重視孩子現在課內英語學習的。這學期我們終於變成一週兩節英語課了(之前一週才一節!)!
而且,因為英語老師還兼道法老師,所以常常會出現”跨學科“學習的專案。這可比一年級的時候好太多了。


英語老師格外重視英文閱讀與聽說習慣的培養,鼓勵孩子們每天都堅持英文聽說練習。我特別慶幸早早抓孩子的英語聽讀了,每晚睡前,孩子都會花 20 – 30 分鐘讀英語分級讀物或者英文漫畫。現在雖說我還得陪著讀,但大部分內容她都能自己讀出來,感覺實現英文自主閱讀也是指日可待了。
在英語學習上,我們沒完全跟著學校進度,選的是 POWER UP 教材。即便學了 PU,孩子能搞定學校的英語內容,日常對話也能聽懂,還能自主讀分級讀物,可還是有個難關,就是用英文表達,不論是說還是寫。
學校低年級階段不涉及英文寫作,主要練口語,那就先說說口語表達這方面。孩子的同學裡,不少都在校外學英語,可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大家都碰到了同樣問題。老師總結說,這些孩子讀課文沒問題,可一旦讓他們套用課文裡的句型來表達,就犯難了。

語言這個東西是真的需要用起來才可以的,聽了很多,但是真的不一定會用。無論是學校的課本還是現在學的原版課本里,都有要求多多練習場景的應用,學習了句式,就要活學活用。

這個是學校的課本里的Do and Say

這個是PU1的MISSION
如果條件允許,我還是強烈推薦給孩子安排一對一的口語外教課。這種互動形式能有效激發孩子主動開口說英語,提升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不過,這類外教課通常不會每天都有,所以即便有了口語網課,每天除了讓孩子聽英文、讀英文,還得著重鍛鍊說英文的能力。哪怕沒辦法創造真實場景,讓孩子多進行英文造句也好。只要堅持下去,肯定能看到顯著效果 。
好啦,以上便是這學期我家娃學習方面的心得。沒想到不知不覺竟碎碎唸了4000多字,連我自己都有些吃驚。但每個字都是我陪娃過程的真實寫照。兢兢業業陪娃學習一學期,爸爸媽媽們都太不容易了,咱們真的辛苦了!
正好趁著放假,大人和孩子都好好放鬆放鬆。之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嘮嘮我家學習之外各種雞零狗碎。也非常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這學期的輔導經歷,讓我們一起互相鼓勵,共同前行。
重
預
1
END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