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推薦哪些降糖和降壓藥物?

高血壓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合併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壓的規範診治與血壓達標對於降低遠期併發症、延長壽命及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關於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推薦,一起來看《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管理指南》。
糖尿病藥物治療
對於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推薦具有心腎獲益的藥物。
(1)心腎獲益藥物
①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SGLT2i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壓、心血管事件、死亡風險和心衰住院率。對於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SGLT2i可作為首選治療,除非有禁忌證。合併心衰患者也應起始並全程使用SGLT2i。同時,SGLT2i可顯著降低腎臟複合終點的風險。在合併慢性腎臟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無論血糖情況或是否使用二甲雙胍,只要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30mL·min-1·(1.73m2-1都應優先使用腎臟獲益明確的SGLT2i。
②胰升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GLP-1RA如利拉魯肽、度拉糖肽、艾塞那肽、司美格魯肽對心腦血管安全,不增加心衰住院風險。其中,利拉魯肽、度拉糖肽、司美格魯肽還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對於合併ASCVD或有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GLP-1RA也可作為起始治療藥物。
③二甲雙胍:二甲雙胍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2)其他降糖藥物
①阿卡波糖:可預防糖耐量受損者進展為2型糖尿病。
②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劑(DPP-4i):對於不適合使用SGLT2i或GLP-1RA的患者,DPP-4i可作為替代選擇,不增加低血糖風險,但其心血管保護作用相對較弱,因此不作為首選藥物,通常和二甲雙胍或SGLT2i聯合,覆蓋糖尿病多重病理生理機制,且具有最佳化降糖、心腎獲益及胰島β細胞功能保護等作用,適用於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
③其他降糖藥物:包括噻唑烷二酮類(TZD)、磺脲類、格列奈類等。近期上市的葡萄糖激酶啟用劑(GKA)對餐後血糖有改善作用,其臨床應用前景有待進一步探索和驗證。
(3)超重或肥胖也是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除了生活方式干預外,藥物治療也應考慮體重管理,推薦使用具有減重效果的藥物,如二甲雙胍、SGLT2i和GLP-1RA。這些藥物不僅能有效控制血糖,還能幫助患者減輕體重,從而改善血壓。
高血壓藥物治療
開始降壓藥物治療前,應評估患者的靶器官損害情況。若透過改善生活方式後血壓仍未達標,則應啟動藥物治療。在選擇降壓藥物時,需綜合考慮藥物的療效、對靶器官的保護作用以及安全性等因素。具體的治療路徑及藥物選擇可參考圖1。
圖1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的治療路徑及藥物選擇
注:A: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或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B:β-受體阻滯劑,C: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D:噻嗪類利尿劑;F:單片複方製劑;1 mmHg=0.133 kPa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或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
①藥物效果及靶器官保護:這些藥物對心臟和腎臟具有保護作用,能降低有心血管病史患者的心血管併發症發生率和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風險,同時減少糖尿病或腎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
②優勢獲益人群:特別適合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後心功能不全、心房顫動、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代謝綜合徵、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③不良反應及禁忌證:ACEI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乾咳,通常出現在用藥初期,輕微症狀者可繼續服用,若不能耐受可更換為ARB或ARNI。長期應用可能導致血鉀升高,需定期監測血鉀和血肌酐水平。禁忌證包括雙側腎動脈狹窄、高鉀血癥及妊娠婦女。
(2)鈣通道阻滯劑(CCB)
①藥物效果及靶器官保護:包括二氫吡啶類和非二氫吡啶類CCB,以二氫吡啶類CCB為基礎的治療方案能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腦卒中風險。
②優勢獲益人群:特別適合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穩定性心絞痛、冠狀動脈或頸動脈粥樣硬化及周圍血管病患者。
③不良反應及禁忌證: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心跳加快、面部潮紅、腳踝部水腫、牙齦增生等。心動過速與心力衰竭患者應慎用二氫吡啶類CCB。
(3)利尿劑
①藥物效果及靶器官保護:噻嗪類利尿劑是常用的利尿劑,吲噠帕胺能顯著減少腦卒中再發風險。保鉀利尿劑如阿米洛利、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如螺內酯等也可用於控制難治性高血壓。
②優勢獲益人群:適合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難治性高血壓的基礎藥物之一。
③不良反應及禁忌證:不良反應與劑量相關,通常應使用小劑量。噻嗪類利尿劑可能引起低血鉀,長期應用者需定期監測血鉀並適量補鉀,痛風患者停用。
(4)β-受體阻滯劑
①藥物效果及靶器官保護:特別適合心率偏快的患者,用於合併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患者,能改善預後,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②優勢獲益人群:適合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經活性增高以及高動力狀態的高血壓患者。
③不良反應及禁忌證:可能引起疲乏、肢體冷感、激動不安、胃腸不適等,還可能影響糖、脂代謝。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哮喘患者停用。慢性阻塞性肺病、運動員、周圍血管病或糖耐量受損者慎用。
(5)其他降壓藥物
其他降壓藥物包括α-受體阻滯劑、腎素抑制劑等。
來源: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國內分泌代謝病專科聯盟.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管理指南[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25,41(03):179-185.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