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為孩子成長與個人提升感到焦慮,可以讀讀這十二條法則

文丨張華,

少年商學院創始人兼CEO

整理自張華讀書會影片號直播

大部分女性在生活中都扮演著多元角色,女兒、太太、媽媽、職場人士等,時常會感到疲倦、焦慮,不知怎樣才能改變現狀,做得更好。

今天給大家推薦兩本書,大家可能沒怎麼聽過,一本叫《我們終其一生,只為優雅地告別過去的自己》,另一本叫《會賺錢的媽媽》。兩本都是我個人很喜歡的書,裡面的內容讓我深受啟發。
我將這兩本書的核心提煉了出來,變成了十二句話,叫“媽媽財商十二法則”,以此來幫助各位媽媽緩解焦慮,提升財商,實現真正的獨立。同時,對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與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孩子的財商思維也有一定的幫助。

01

勇敢冒險、善於覆盤

學會體驗與成長

在講十二個法則之前,我先簡單說說,什麼是「媽媽財商」?我認為,財商其實就等於獨立生活。簡單來說,就是精神獨立與物質獨立。精神獨立指的就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物質獨立更多的是一種財富自由,財務獨立。
接下來,我會結合一些案例以及個人的看法,給大家講一講媽媽財商的十二法則:
第一,真正欣賞自己,專注於自己的優點。
我在直播間曾經連麥過一位媽媽,她有兩個孩子,一個是20多歲,一個12歲,兩個孩子歲數相差很大,在第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她覺得自己太過著急了,孩子在小學時總和她對抗,氣得頭髮都豎起來。
我問她,你覺得自己生氣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她說,沒有真正的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情緒。
當時我和她說,要學會自我接納、自我覺察,但現在想想,其實我們還可以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自我欣賞。當我們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可以適當退一步,無需與孩子動怒,而當孩子不在身邊,與孩子沒有衝突時,我們要欣賞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優點並學會放大,這樣才能更好地管理情緒。
所以,你可以想想自己身上的三個優點。很多家長朋友都有給孩子寫鼓勵日記,我也常常問他們,能否說出孩子的三個優點,反過來,媽媽們也一樣,能不能也發現自己的三個優點呢?現在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家長朋友們,你也可以在心裡想想,自己的三個優點是什麼?
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段書裡的話:
大多數人其實經常有消極的對話,除了消極的自我對話,你還可能養成了專注自己的弱點,而不是讚美自己優點的壞習慣。當你善於利用優點,可以增強幸福感,改善工作表現,幫助你變得更加投入,使你更有可能實現目標。善於利用優點,可以增強你的適應力、信心和幸福感。
第二,冒險者,更容易脫穎而出。
從年輕到現在,我交的朋友不算多,有一部分朋友是因為互相欣賞而認識,情誼相對比較牢固。同樣的,我也有很多忘年之交,這其中有經濟學家、學者等等。
我想說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和他們相處的時候,就會發現,你們的氣質是相似的,這氣質就是,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並且善於冒險。因為當你善於冒險時,你的身邊就會出現很多支援你的人,而這些人,可能會成為你的朋友。
當然,我的身邊也有一些女性朋友,但最近幾年我發現,原本敢於冒險的朋友,現在也陷入了混沌,當然,這其中有很多原因,疫情、家庭等等。這就促使我身邊的一些女性朋友不得不向生活妥協。
我想說,無論男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適當去冒險,這是值得的,一方面你會更加脫穎而出,另一方面你會發現,你其實並不孤單。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雄心壯志。夢想著為自己而工作,到世界的另一個地方去度假,重返大學,寫書,放棄一份沒有真正的滿足感的工作。然而,大多數人都會找藉口不去冒險,儘管冒險有助於他們實現抱負。我們都能說出一連串的藉口,我需要償還抵押貸款。我打算今年先帶孩子去度假。我想買一輛新車,我需要錢做些事情,我現在還不能冒險。如果我失敗了,或者更糟,人們會嘲笑我的嘗試,我受不了這種嘲笑。不,也許等孩子們年齡大一點,我再考慮一下。
這樣一來,雄心壯志被擱置一旁,直到它從你的記憶中消失。幾個月或者幾年之後,一個新的抱負開始在你的腦海中形成,你同樣謹慎一尺,你同樣謹慎以待,充滿懷疑,重複著先前的模式,長此以往,你成了不幸的大多數人中的一員,正如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船在岸邊總是安全的,但並不是建造它們的目的。大多數人都帶在自己的安全港裡,不願意冒險,揚帆駛向充滿希望的新天地。
那麼如何避免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呢?首先,你需要明白,冒險者是少數人,大多數人天生就有厭惡風險,所以,如果你經常冒險,就會脫離主流,但是這是一個好訊息。因為你將面臨更少的競爭,更容易開闢自己的道路,這樣一來你將更容易脫穎而出。
這段話送給大家,送給每一個即將脫穎而出的你。
第三,做一個善於覆盤的成長型思維者。
在人生當中,我們女性,尤其是創業型女性,都會遇到一些階段性的情緒、狀態的波動,這時候我們應該少貼標籤,多去行動,多去覆盤。
還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不要過度自責,覆盤是為了更好地前進,而不是讓你沉浸在過去的情緒。
第四,少關注物質,多關注體驗與成長。
在大環境不太良好的情況下,我們的物質與收入都會受到影響,這時如果能找到副業當然很好,但是如果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喜歡什麼,對什麼有興趣的時候,可以多關注體驗成長,可以是陪伴孩子的體驗,也可以是個人的學習與進步。
一生中,當我們回想記憶深刻的往事,要麼就是高光時刻,要麼就是當我們慢下來的時候,精神與關係上的大體驗與收穫。
高光時刻,是因為你影響別人,你獲得了回報、提升以及認可,在眾人面前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與關係,而在低潮時刻,其實你也在關注體驗與成長,你也是在構建一種慢關係。無論是高光時刻這種強關係,還是關注體驗成長的慢關係,這都會是我們回憶的最好時光。

02

女性未必事業要做多大

但一定要具有獨立思維
接下來要講的第五點和第六點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第五,培養你的興趣與激情。
雖然現在的整個大環境都不大好,但我們可以趁此放慢腳步,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點燃我們的激情。
第六,有了目標感,激情也將隨之而來。
我們有了目標感,激情也會隨之而來。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一位河北的媽媽,在她孩子3歲時,她離開了省級單位,想要花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成長,她說這是她的目標。當時所有人都勸她不要這樣做,但她沒有猶豫,還是勇敢地放下這一切,選擇了創業、做生意,以便騰出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
她認為,這個選擇給她帶來了很大的自信,她可以勇敢地拋棄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去追求想要的生活。她很感謝當年的勇敢,帶給了她經濟的獨立以及思想的獨立。後來,她也將這些思維帶到了孩子身上,孩子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與成長。
這位媽媽的案例與我之前連麥的一位佛山媽媽很相像,那位佛山媽媽也會經常帶著她的孩子去商店、工廠,對商家們進行點評,孩子也在這過程中得到成長。她將財商實踐帶給了孩子,培養了孩子獨立思考、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他對世界整體的思考與觀察,瞭解作為一個公民、消費者方方面面的知識。用一個詞來概括,叫做街頭智慧。
之前我與企業家胡潤連麥時,也詢問過他,接觸了這麼多的企業家與富豪,他們在培養孩子成長路上優秀的一點是什麼?他說,街頭智慧。
他給我分享了他自身的例子,他的三個孩子都很喜歡泡泡瑪特盲盒,他會想到要帶他們去分析其中的商業模式,還會帶他們去分析共享單車的合理性,它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是否會受到政府的監管?這些其實就是街頭智慧。街頭智慧對於培養孩子的財商思維、獨立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建議媽媽們都可以實踐一下。
第七,你覺得自己有多年輕,就有多年輕。
給大家分享一個倫敦大學多年前的案例,當時他們做了一個調研,詢問了6500個50歲以上的人,你覺得自己有多大?調研結果顯示,七成的人,都覺得自己的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要小三歲以上,25%的人覺得自己的心理年齡接近實際年齡,只有5%的人認為自己的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大一歲以上。
最讓人驚訝的是後面一組資料,調研組又繼續跟蹤了十年,調查顯示,之前訪談過的那些人,覺得自己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小的人,14%的人去世了,覺得自己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相近的,有18%去世了,而覺得自己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大的人,有25%去世了。大家明白了嗎?當你擁有一個年輕的心態,會讓你在生命,家庭,事業當中,迸發出一種熱情,會讓你整個身體狀態也得到改善。
第八,沒有做熱愛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浪費時間。
我研究生畢業至今已經十幾年了,參加工作的前面8年做了記者,之後進行創業,做少年商學院。我一直覺得自己比較另類,在大學我讀的是財經專業,畢業後同班同學都去做了金融、銀行、基金、投資等相關工作,而我偏偏不一樣,我去做了記者。
大家都去做學科、英語,而我卻偏偏線上線下相結合做素質教育,做商業領導力教育。雖然另類,但我一直做一件小眾的事情,一直在追求內心真正熱愛的東西。
過去的十幾年,我每天、每月甚至每年都有不少的進步,而且這些進步是可累計的,可持續的。雖然前後看似分裂,但都有共通之處:那就是我一直在做啟蒙,做啟發,在追求一些更本質更真實的東西。雖然不走尋常路,但這也是我熱愛的。
真正優秀的人,他這一生基本都是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哪怕他經歷了巨大的挫折,也一定能夠堅持下去。我一直覺得,做自己熱愛的事情,真的很幸福。
第九,旅行可以激發創造力。
受疫情影響,外出旅行也受限制,但我們也可以偶爾帶孩子去放鬆一下,去公園、去運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身心也能得到放鬆,創造力也會被激發出來。
第十,用決心去接受新的可能性。
之前在直播間,我與家長、孩子們一起共讀達利歐的《原則》,還記得一位來自內蒙古的小同學說過的話,令我記憶猶新。她說,夢想+決心+現實等於理想的生活這句話令她受啟發,我問她,什麼是決心?她回答:“決心就是永動機的燃料。”這句話送給每位媽媽。
媽媽們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有沒有決心要去做的事情,有沒有熱愛的事情,有沒有永動機和燃料?
第十一,英雄將激勵你的價值觀,激勵你釋放潛能。
這個英雄分為三類:
第一類,大人物;
第二類,周圍同齡人。生活中可以作為榜樣的英雄,這個英雄會是一個執行力、行動力、目標感都很明確的人。
第三類,自我英雄。當我們談到目標感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可以想象自己去做了熱愛的事情,並且做成了,那會是怎樣的畫面,倒推過來,今天我該做些什麼行動,制定什麼計劃?這就叫自我英雄,自我榜樣。
第十二,感恩朋友提供給你的機會與支援。
社會浮躁且複雜,當我們有了目標感、執行力,一方面,你會感染別人,另一方面,你可能會得到一些意外的收穫。所以,我們應該保持一顆影響別人的心,一顆感恩之心。
在此,我想送給各位媽媽一句話,是直播間一位家長曾說過的話:“女性未必事業要做多大,但一定要具有獨立思維。”希望大家都能領會其中的含義,做一個真正的獨立女性。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