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Angelababy聊天記錄被曝光、全網譁然:離婚1年、被傳封殺…太過真實!

全網鬨堂的Angelababy賬號被封事件吵個不停,是否軟封殺傳聞也仍沒有得到任何官方的回覆。
但就現在外界的猜測看來,事情似乎並不樂觀。
而身為前任夫妻的黃曉明,對此事也保持著沉默狀態,態度並不明朗,讓人好是唏噓。
無論如何,兩人還有小海綿這個共同的孩子,打斷骨頭連著筋,兩人上一次同上熱搜的原因,也還是跟孩子有關。
之前有網友釋出了Angelababy親自送小海綿去上海某國際學校上學的照片:

有人還扒出小海綿就讀的國際學校所在班級的家長群裡,黃曉明和Angelababy兩人的微訊號。

被曝光的聊天記錄裡,黃曉明的發言如同一個最普通的孩子家長,還引起過一陣關於他們這對明星父母接地氣的討論:
雖然如今物是人非,但想想“Max 爸爸”和“Max 媽媽”不管各自遇到什麼,只要孩子在那裡,就很難真正徹底被切分開。
說回到家長群,之前歌手張傑就吐過槽進家長群這件事——
因為關於孩子的各種事項,老師都會在家長群中進行通知,還有許多“接龍”必須時時跟進,不然孩子在校的狀況就無法第一時間獲知。

只是不僅在加入家長群這件事上,普通人與藝人們“沒壁”,就連被這種模式影響到正常生活工作的苦惱,似乎也是相通的。

“我就要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可能是很多家長有過的想法。
以前就有一位江蘇家長憤怒地放話自己要退出家長群,為此還專門錄製了影片發到網上。
非要退群的原因,則是他覺得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讓家長承擔了老師的工作。
不少家長都有共鳴,感嘆道:終於有人說了自己想說而不敢說的話。
“我每天下班回來兩個小孩輪流輔導,完事了還要上交作業,完成的不好還要挨老師訓說家長沒用心,我特麼的每天工作回來累成狗了,每天哪有那麼多時間精力輔導孩子批改作業?”
一個水果攤的大哥直接發影片全網呼籲讓老師把作業寫在黑板上,不要直接發在家長群。
大哥說自己六點就要出攤很晚才回家,孩子根本不知道作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給孩子買了手機,但是孩子小又沒自制力,買了手機只知道玩。
更有家長在家長會上崩潰大哭,原因是自己經常不回訊息,在老師善意提醒後,感到工作生活都太難了——
“我加班、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麼看得過來……”
“我每天最怕收到家長群的訊息,尤其是自己的孩子被點名了,更是要琢磨著怎麼回信息。”
家長為此倍感壓力的同時,老師的壓力也同樣不小。
手機每天都在滴滴滴,在群裡釋出一個通知,就會有一群家長跟帖,分分鐘刷屏。
重要的通知被頂上去了,擔心有的家長沒看到,只能一遍遍的重新發送,保證訊息通知到位。
“老師的工作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輕鬆”,網上一位小學教師曬出自己“披星戴月”的作息表,希望大家理解老師的難處。
每個家長都關注自己的孩子,問題一個接一個。有的家長在群裡反映問題,群裡有其他家長在,一個問題無論是非無論大小,在群聊的環境下就容易被放大。
老師但凡回應得不完美,就會招來各方家長的質疑。
一個學生家長想要換班級,學校和他想換過去的那個班班主任都不同意,原班級的班主任自然也只能拒絕他,但是這位家長卻直接在群內詆譭、詛咒這位老師。
說到家長群,還有一個“千古難題”:家長群裡都在吹捧老師,我要不要跟風?
大批家長大吐苦水,說自己每天看這些資訊都要看“吐了”,這輩子對自己爸媽都沒有這麼費勁心思地誇過。
但實際上很多“被迫捧高”的老師表示很不喜歡這樣。
“下班回到家看群裡都在艾特我,我有一種被網路通緝的感覺”,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真的很尷尬。
家長群的建立,讓家校關係中的脆弱一面全然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家長群中的“明爭暗鬥”也讓現狀逐漸“惡化”。
之前就有一則新聞鬧得沸沸揚揚:河南一個小學老師因為把學生默寫古詩和成績和照片發到家長群,引發個別學生和家長不滿。
家長聲稱要老師登門道歉,否則就把她告到教體局,老師則很惶恐地想要辭職。
其實老師和家長的出發點都可以理解,老師為了激勵孩子們更加上進,家長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孩子好。
明明應是站在同一陣線上的盟友,卻偏偏成為了背道而馳的“敵人”。
而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孩子。
當然,正面例子也並非沒有。
有一位媽媽收到老師發的成績單後,發現沒有自己孩子的成績。
老師回答說,因為這次考試其他孩子的成績都不好,只有他除了作文其他題目都沒扣分,懷疑他是從其他途徑知道了答案,成績虛假。
孩子爸爸知道後講了這樣一段話:
“孩子平時一直拖後腿,這突然成績上來了老師不相信了……孩子要是沒抄,就得讓老師承認成績,要給孩子點信心。如果孩子真抄了,就狠狠打一回,要不然他老有這個小心眼。”
這對夫妻還互相叮囑:一會孩子回來後千萬不能說他是抄的,打擊他自尊心。
孩子回來後,夫妻二人非常平和地和孩子說了這件事,讓孩子重新回答了一遍選擇題。
確定孩子沒抄後,這對父母又迎來了一個難題:該怎麼和老師說這件事呢?
“不能說老師個‘不’字,得讓老師聽著舒服。”
這個爸爸經過反覆斟酌,跟老師說明了情況。
首先表明自己再三核實過,孩子確實沒有抄,又分析了孩子成績提高的原因,孩子週末一直在複習,自己也給孩子進行家庭考試。
隨後,夫妻二人讓孩子自己也和老師說明了情況,禮貌又堅定地說:老師您好,這張卷子確實是我自己做的……
看完之後我也感慨,這對父母處理得真好!
既沒有妄下定論,平白冤枉了孩子,也理解老師這種“疑惑”,照顧到了老師的臉面。
相比於在家長群公開對峙,這樣私下裡的溝通非常的有理有據,有進有退。

這若是圖一時爭口氣,

在家長群裡“挑事”,最後終極吃虧受罪的是誰,想想就知道了。

究其根本,家長的理智最終成全的並不是老師的“權威”,而是孩子的底氣!
總的來說,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大都來源於對孩子的關心,不同的身份導致了各自的側重點不同。
想要形成良好的家校關係,需要老師和家長相輔相成,相互理解,平等溝通。再優秀的老師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再聰慧的家長也需要老師的成全。
不論何時,老師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核心都是孩子,一樣有一顆渴望孩子成才的心。
而家校之間最好的關係可能就是:家長支援老師,老師支援孩子。勁往一處使,才是真正讓孩子受益。
*注:文章配圖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寫在最後·

有人說,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


不過別忘了,老師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不僅是兩個成年群體的鬥爭,我們最終能讓孩子受傷害。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孩子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一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
點亮在看,你在家長群裡有過什麼樣的故事?在留言區裡等你跟我們一起分享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