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越窮越要生的生育觀,正在製造一代又一代的悲劇。科學瞭解生育知識,並不是為了生育而瞭解,而是為了有一天,在準備好孕育愛的結晶時,不至於處處碰壁。
富書作者:天生我材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2021年,河南鄭州一女子懷上八胞胎,引發了2.8億人的關注。

罕見的“八胞胎”,不是自然奇蹟,而是不規範用促排卵藥造成的人工多胎。
醫生建議,多胎妊娠危害很大,孕婦最好減胎。
可女子不僅不聽,面對鏡頭還直言:“想要四五個。”

到了晚上,女子再次發聲:“希望能有好的治療機會,儘可能地多留幾個寶寶。”

網友勸她,為了身體該減胎就減胎,別把命給搭進去了。而且被藥物影響的多胞胎就算成功生下,也大多先天不足,何必害了自己和孩子?

在事件發酵過程中,有人在女子曬出的檢查報告中又發現一個細節——她才18歲。

一時間網上猜測眾說紛紜,女子的丈夫出面解釋:“兩人透過網路相識,是自由戀愛,不存在騙婚騙孕的說法。”
即便這樣,女子年紀輕輕,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又憑什麼揚言能當八個孩子的媽媽?
生育不止要生,還要養,其中包含太多,並非易事。
微博上一位博主@石金水,經常走訪各種貧困家庭,對他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救助。
“見識廣闊”的他,對很多不幸早已處之泰然,但他看到這個家庭時,依舊在頓時間就毛骨悚然。

這是廣西的一家農戶,石金水一如往常地載著物資來拜訪。
進入農戶家中後,一名男子帶他來到一個房間前,他看見房門被一根兩米長的粗木棍死死卡住。
男子熟練地把木棍抬起,開啟門。

裡面竟躺了個女人。
在一張連木板都鋪不滿的破床,女人被剃成寸頭,四仰八叉地躺在一團髒到發黑發黴的棉被上。

見到外人來,她也毫無反應,只是呆滯地盯著某個方向。
房間裡空空如也,蕭條得不像人的居所,一圈看下來,地上還有兩灘不明狀物,說是監獄也毫不為過。
兩人退出去後,男子又熟練地把架回木棍。
石金水問男子姐姐為什麼要鎖門,她回答:“他擔心老婆跑了。”

石金水又問:“你弟弟怎麼娶得到老婆?”
問了一圈下來,他了解到,該女子十幾年前流浪到此,被母親帶來做兒子老婆,至今生下3個孩子,一男兩女。
而鎖妻的原因,是因為她患了精神病。
事實是否真如她所說,石金水還沒細想,卻聽到了更恐怖的一件事。
男子姐姐笑嘻嘻地說:男子殺死了自己的母親。
砍了兩刀砍死的。


他一身惡寒,不敢再問,就慌忙逃離了,回去他發出了這期影片,引起了多方關注。
鎖妻、弒母,無論哪一個都足夠嚴重,警方隨之進行追查。
沒過多久,本地公安發出通報,鎖妻事件確屬實,而弒母事件也不假,可由於男子“精神發育遲滯”,不負刑事責任。

最後,男子和他的“妻子”一同被送去精神病院,翻天覆地間三個孩子忽然成了“孤兒”。
但在這個案件中,我最關注的一件事情是:父母都患有精神病,那三個孩子究竟能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父母的悲劇會不會重演?
我們無從得知,又預感不祥,深感擔憂。
翻看石金水的影片,我們會發現,有不少“多子家庭”,正是這種無論自身健康條件,還是家庭經濟條件,都不具備的多生多養,卻還是瘋狂生養的。
從他的影片下,我們才知道什麼叫命如螻蟻。

有種病叫做“繁殖癌”,就是不管條件如何艱苦,生孩子都是第一重要的事。
對他們而言,生子就像押注,管它怎麼樣,反正生了再說唄。
其它方面已經比不上別人家了,難道連生孩子都比不上嗎?這不能夠。
你能想象到的,人間最日常,卻又最可怕的災難景象是什麼樣的?
我能想象到的,就是一個經濟沒條件,基因有缺陷,卻還患上了“繁殖癌”的家庭的日常。

在某短影片平臺上,有一個博主先天存在遺傳性疾病。
而更離譜的是,這個博主冬某說:“我有遺傳病,但還是堅持生了五個娃。”

加上丈夫前妻留下的大女兒,冬某一個人需要照顧6個孩子。而這6個孩子裡,可能只有一個孩子是正常的。
大女兒精神失常,老二是白化病,老六一出生就患了先天性唇顎裂。


而老三兩眼間距寬、鼻根低平,可能患唐氏綜合徵。

詭異的是,老五從未在鏡頭裡出現。一問之下,竟是被大女兒丟了。

我們很難想象,身患先天遺傳病已經在生活上比常人更難,還要再生5個同樣可能不健康的孩子,本就貧困的家庭必然會雪上加霜。
所以即使冬某的現狀可憐,網友們也實在可憐不起來。

若非得到了好心人的幫助,這些不健康的孩子隨時可能被丟棄。

《左傳》有云: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長遠。
很多人把留下自己的後代,當作自己不可侵犯的人權,這似乎無可厚非。可先天不足的孩子出生,毀掉的是一輩子。
在知乎有一名遺傳疾病的患者分享:
身體缺陷帶來更多的多慮、自卑,即便我也有值得自負驕傲的過人之處,但是對於遺傳病的自卑無法抹去。我選擇不生孩子,不是因為我懦弱,更因為,世界上能少一個被疾病折磨的孩子。
為了生育出健康的孩子而不斷“試錯”,不過是愚昧和自私而已。
明明無緣,卻非要“造緣”,最終只能是造出一段孽緣。
2012年的一個清晨,廣州越秀區的某個小區裡,發生了一件轟動當地的大事,一對老人竟雙雙墜樓自殺。
老人去世,留下了家中的一對10歲的龍鳳胎。
有人也許會疑惑,兩人都六十多歲,孩子卻年僅十歲?
兩位老人在年輕的時候生過一個兒子,但兒子20歲那年不幸遭遇意外身亡。
兩人一夜白了頭,但後來他們決定去做試管嬰兒。
當時這對夫婦已經48歲高齡,但幸運的是,兩年後他們懷了一對龍鳳胎,當時還登上了報紙。

兩人歡喜地迎接這對雙胞胎,還天真地以為生活又重新好了起來。
但也許因為照顧孩子壓力太大,這對老人的精神開始出現了問題。

在委託了居委會幫忙照顧孩子後,兩位老人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那對10歲的孩子,苦命地成了孤兒。
對生育的固執讓很多家庭苦不堪言,可到頭來,最大的受害者其實是孩子。
到底什麼才叫對孩子負責呢,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從孩子出生前,就要開始考慮了。

某知名女星曾說過:“生小孩是因為發自內心的愛和喜歡,而不是為了傳宗接代和養兒防老。”
一直以來,社會給年輕人定的人生軌跡是這樣的:二十多歲結婚,三十歲前生孩子。
彷彿一畢業,人的軌跡就開始圍繞著結婚生孩子這道選項。很多女孩子,也是被“最佳生育年齡”這個概念焦慮得有口難言。
但所謂“最佳生育年齡”,也只是機率上的最佳,即使是晚生,會發生併發症的機率也不過是與最佳時間高了12%而已。

而據現代婦產科學指出,女性晚婚晚育是有利於生殖系統健康的。
在“生育如何影響女性壽命”的研究中,科學家對1890名母親做了深度訪談,最終結論是:第一次生育年齡在34歲的女性,要比18-20歲生育的女性,擁有更長的壽命和更健康的身體。
而
作為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待應該是健康。
據統計,每年中國新生嬰兒1650萬,其中先天缺陷兒總數高達90萬。
而遺傳性因素佔總出生缺陷的25%,更可怕的是,其中因先天性畸形死亡的高達30%-50%。

但其實有很多生育風險,都是能在孕期檢查時就發現。
根據《孕期保健對高齡產婦併發症及妊娠結局的影響》顯示,只要孕婦在健康維護和產檢方面足夠重視,妊娠及分娩期併發症的風險起碼能降低一半以上。

所以在生育前提早篩查、定期孕檢,科學孕育才能保證產婦和孩子的最大安全。它比“最佳生育年齡”更重要。
健康,才是給孩子最大的保障。
最後,科學瞭解生育知識,並不是為了生育而瞭解,而是為了有一天,在準備好孕育愛的結晶時,不至於處處碰壁。
我們要強調,本文不是在鼓吹大家生,也不是鼓吹大家不生。我們只是有感而發,然後由衷地希望健康的家庭越來越多,得了“繁殖癌”的家庭越來越少,直至絕跡。
我們更希望,生育不是唯一的選項,而只是一種選擇。就像有人所說的,選擇辛苦的生養,只是因為愛和喜歡。

掃碼進讀者群

作者簡介:天生我材,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校對:富叔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點選 關注富書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