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藍字👆“薩提亞實用心理學”關注我,加★星標★
預約心理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心理諮詢”
近期課程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課程”
作者:夏天
來源:男孩派(ID: boy666dj)

寒假時間,很多父母都是幾多歡喜幾多愁。
歡喜的是:
孩子放假了,我們不用起早貪黑地接送孩子,不用再每天上演“催催催”地苦情大戲,不用為了輔導孩子寫作業奮戰到深夜……
愁的是:
每天大把的空閒時間,孩子會不會跟手機黏在一起,會不會讓美好的假期在螢幕的一閃一亮中變得毫無意義。
為了解決父母們的燃眉之急,也為了讓孩子度過一個豐富而有意義的假期,虎媽特別整理了一份寒假清單。
照著這份清單去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保你給孩子一個愉悅、充實又蓄能的寒假。
01
精神放鬆類

孩子們努力了一個學期,也繃緊了一個學期。
此時,適度地給孩子一些自由的時間,允許孩子放慢腳步去做一些無用的事,自己喜歡的事,讓孩子的精神完全放鬆下來,孩子才會有更大的能量在新學期續航。
就像莊子所說的那樣: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
很多時候,那些看似無用,浪費時間的事情,恰恰是在喚醒孩子的生命力,豐盈孩子的內在,鍛鍊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
02
啟用身體類

柏拉圖曾經說過:
“神給人進化了兩種管道:
教育和運動。
教育是人走出愚昧無知的管道;
而運動是人走出平庸邁向強大,突破自我的管道。”
孩子的未來短期看拼的是學習力,長期看拼的卻是體力。
所以,利用假期讓孩子舒展四肢,啟用身體,不僅會讓孩子的精神更加飽滿,還會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鍛鍊孩子的意志力,讓孩子變得勇敢而自律。
03
生活技能類

神童魏永康因生活不能自理被趕出中科院;
四川考霸張非,三進北大清華,三次都因生活不能自理被退學;
13歲考進北大的杜昇華,因生活不能自理被退學;
這些讓人唏噓的例子,都是在提醒我們:
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是孩子走向獨立,自由翱翔天空的第一步。
洗衣、做飯、修理傢俱家電……這些瑣碎的小事,不僅可以很好地鍛鍊孩子處理日常生活各種需要和挑戰的能力,還可以鍛鍊孩子適應社會的心理和能力,鍛鍊孩子理解他人,感恩父母,熱愛生活的能力。
04
社會參與類

心理學上說:
“人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不斷鏡映的過程。我們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再進行復制、反思、改進自己的行為,人就能一步步地學習,獲得各種能力和性格。”
所以,儘可能多地讓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讓孩子見識更多的人和事,見識社會的多面性和複雜性,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孩子有充足的素材可以去模仿,去學習,去調整自己的策略,找到最佳行動。
提早讓孩子走進小社會,體驗大世界,孩子才能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如魚得水。
05
安全教育類

近年來,未成年人走丟、失聯、被騙、被欺凌、被傷害的事情偶有發生。
很多媽媽都在擔憂,該怎麼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免於被騙、被傷害。
其實,尹建莉老師早在接受《解放週末》專訪時,就提醒父母們:
別讓教育走在傷害的後面。
幾乎每一起安全事故的背後,都有父母責任心的淡薄。
父母不肯多想一步,孩子就多一分危險。
所以,提早給孩子合適的安全教育,讓孩子多一分戒備,多一分警醒,多一分預防和應對危險的能力,如此,我們才能平安地把孩子送入這個多彩的世界。
06
文化薰陶類

王朔對自己的女兒說:
“你必須內容豐富,才能擺脫這些表面的相似。”
我們也應該告訴孩子:
“再精緻的花瓶也會有碎掉的一天,再漂亮的容顏也有衰老的一天。
唯有你讀過的書,看過的風景,走過的路會逐漸積累在你的氣質裡,變成你永遠的財富。”
孩子的世界,除了考試和學習,也應有詩和遠方。
帶孩子逛逛古建築,看看畫展,話劇,學習一些傳統手工藝,瞭解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滋養孩子不一樣的氣質,陶冶孩子的性情,才能讓孩子活得更鮮活,更勇敢,更豐富。
07
人際交往類

和外界接觸不多的孩子,一齣門就怕生,不敢跟別人交流,沒有朋友,久而久之很可能會變得孤僻、抑鬱。
每個孩子都有社會屬性,只有在與別人交往中才能感知自己的存在。
所以,多帶孩子出門見人,結交朋友,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才能讓孩子在學習社交的過程中學會準確地表達自己,讓別人理解自己;
學會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為,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誤區;
學會正確地解決衝突,收穫友誼的果實和順遂的未來發展。
08
自我提升類

馬斯克曾被親生父親鎖在一個小閣樓裡。
他在那裡背下了32卷大英百科全書;
他在南非被校園霸凌差點死去,自學了閱讀和寫作;
孟晚舟被困加拿大,決定讀一個“獄中博士”。
不管身處何種境界,優秀的人永遠不會停止學習。
我們的孩子也應如此。
哪怕是假期,也不能忘了提升自己。
無論是課本內還是課本外,只要是知識的吸納,眼界的開闊,認知的提升,能力的突破,對孩子來說,皆是有益的。
09
親子關係類

平時,孩子們忙著上學寫作業,我們忙著上班,輔導作業,我們和孩子真正能夠靜下心來親密相處的時間真的特別少。
所以,千萬不要浪費假期——這個修復親子關係的黃金期。
親子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跟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濃濃的愛,我們才能對孩子產生影響力,才能讓教育真正有效。
10
暢想未來類

美國一個叫戈達德的人,用44年的時間實現了106個目標。
因為,他在15歲時就把自己一生要達到的100多個目標列了出來。
然後,他就朝著這些“生命清單”和規劃,一個個突破和實現。
人生有目標,凡事有規劃,孩子的人生才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竄,消耗時光。
所以,和孩子一起暢想未來,提早幫助孩子找到目標和榜樣,讓孩子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孩子才能步履堅定地走向自己的燈塔,到達自己的目標。
作家孫生龍有段話說得特別好:
“這年頭,不是有錢人的天下,也不是有權人的天下,而是有心人的天下。
比錢,拼權都是假的,拼智慧、拼給孩子最好的傳承,才是真的。”
確實。
好的教育,拼的永遠是父母的認知、格局和用心程度。
與其用作業捆綁孩子,用手機安慰孩子,不如想盡辦法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用心地陪伴孩子,喚醒孩子的靈魂,為孩子的內心蓄能,讓孩子在多彩的生活體驗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熱愛和方向,繼而一路高歌猛進。
-END-
本文來源於男孩派(ID: boy666dj),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這裡都懂;家有小男孩,歡迎關注男孩派。

點選下列標題,檢視近期其他課程安排:
關注薩姐,檢視更多精彩內容▼
你的每一個“贊”和“在看”,我都歡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