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患者突發心臟驟停!從誤診到生還,醫生的診斷思路為何“錯”了?

經歷了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再加上後來出現的院內呼吸道感染,讓患者的住院歷程充滿了坎坷。
來源 | 醫脈通
作者 | 王玉偉
01
患者,78歲男性,既往有高血脂病史。
最近4天,患者在體力活動時出現呼吸困難、左前胸侷限性輕度疼痛,懷疑自己得了心臟病,便來到了醫院就診。
經檢查,體溫38.0℃,心率115次/分,血壓113/79 mmHg,血氧飽和度93%,體格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血氣分析:pH 7.48,pCO2 32mmHg,pO2 70mmHg,乳酸 2.5mmol/L。
正待下一步檢查時,患者突然心室顫動導致心臟驟停
好在高階生命支援比較到位,在積極電除顫、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等搶救措施25分鐘後,患者恢復自主迴圈。
心電圖顯示交界區心律,頻發室性期前收縮,V1-V3導聯呈QS型、伴ST段抬高,I、aVL、V6導聯ST段壓低(見圖1)。
圖1:恢復自主迴圈後心電圖
床旁超聲心動圖顯示:主動脈瓣少量反流,室間隔嚴重運動減退、左心室收縮功能保留,右心室擴張、嚴重收縮功能障礙,未見主動脈夾層、心包積液。
雖然心臟超聲和心電圖的結果有些不一致,但無論是從心電圖、臨床症狀、心臟驟停的最常見原因等多個方面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仍是最優解釋,應立即安排急診冠脈造影!
02
造影結果卻令人感到意外,前降支中段50%狹窄,右冠狀動脈輕度不規則(見圖2)。
圖2:冠狀動脈造影結果
在冠脈造影期間,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狀態仍然很差,需要血管加壓藥支援。嚴重的臨床表現和冠狀動脈造影結果依然不匹配!難道不是心肌梗死?
同時,醫生也想到了另一種可能:這種疾病的臨床表現跟急性心肌梗死極為相似,常以呼吸困難和胸痛為首發症狀;心電圖也可以出現類似冠心病的表現,比如T波倒置、ST段抬高或壓低,最常表現在V1-V4導聯;而且,這種疾病也可以導致心臟驟停,發生機率僅次於心肌梗死!
其實,在一開始的超聲心動圖結果中,就已經給出了線索——右心室擴張、嚴重收縮功能障礙!
急性肺栓塞,更精確點說,這是一例“急性致死性肺栓塞(FPE)”!
03
醫生立即進行右心導管檢查,測量患者平均肺動脈壓為45mmHg,隨後的肺動脈造影顯示雙側大面積肺栓塞,右側肺動脈近端完全閉塞(見圖3)。
圖3:肺動脈造影
診斷明確後,採取血栓抽吸切除,每條肺動脈注射10mg阿替普酶並全身性使用7000UI普通肝素,處理後主要血管再通,但仍然存在大量血栓負荷和遠端栓塞(見圖4)。
圖4:治療後肺動脈造影
在手術結束時,測量平均肺動脈壓降低至35mmHg,停用血管加壓藥後患者血壓可維持正常,術後複查心電圖顯示心房顫動、前壁導聯仍呈QS型,但ST段抬高已消退(見圖5)。
圖5:治療後複查心電圖
術後,患者入住ICU並接受普通肝素、續貫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透過肺動脈強化CT掃描再次證實,患者仍有雙側肺栓塞(見圖6),於是患者被轉入重症監護病房並接受低分子抗凝等治療。
圖6:肺動脈強化CT
經治療後複查超聲心動圖,患者心腔大小恢復正常,雙心室收縮功能保留。
心血管功能恢復立竿見影,但缺氧引起的神經損傷非常很嚴重,經歷了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再加上後來出現的院內呼吸道感染,讓患者的住院歷程充滿了坎坷。
在經過康復治療後,患者已經能夠在幫助下行走並正常說話了。
04
FPE——急性致死性肺栓塞,是一組以心臟驟停、休克、暈厥、嚴重呼吸困難及難以糾正的低氧血癥為表現的疾病,是心臟驟停的常見原因之一。
眾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是引起心臟驟停的最常見病因,而FPE是引起心臟驟停的第二大病因。有研究表明,在不明原因的心臟驟停中,FPE佔5%-13%。
FPE導致肺動脈和右心室壓力急劇增加、動脈阻塞和血管活性介質釋放產生梗阻性休克,是誘發心臟驟停的主要因素之一。鑑於此病理生理過程,常規的心肺復甦效果不佳,溶栓藥物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改善FPE所致心臟驟停患者的臨床結局,但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有研究認為,對於FPE所致心臟驟停患者,早期溶栓可迅速降低肺動脈壓力,改善右心室功能,從而改善臨床結局。若進行心肺復甦前已確診為PTE,因病情突然加重出現心臟驟停則立即進行溶栓治療。若心肺復甦前未確診但臨床高度疑診PTE,在綜合評估溶栓風險—獲益比後儘早開始溶栓治療。當FPE導致心臟驟停時,最佳rt-PA溶栓劑量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探索。
除藥物溶栓外,手術取栓、介入治療也是早期再灌注治療的方案,介入治療方法包括經導管血栓碎解、區域性溶栓、血栓抽吸/機械取栓等。
目前血栓碎解最長用的器械是豬尾導管,其次是Angioje、Indigo、EKOS等器械,單純採用血栓碎解方式可能會造成遠端分支的阻塞。在碎解的同時給予區域性小劑量溶栓藥物,或者術後留置溶栓導管,或者同時配合血栓抽吸可以降低遠端阻塞的風險。
Amplatz栓消融器可以減少肺動脈主幹及大分支動脈血栓負荷,但是缺乏方向性,較少運用於肺栓塞。
全身靜脈溶栓所用溶栓藥物劑量較大、出血的風險較高,而且藥物分佈於全身,肺動脈血栓區域性藥物濃度低。常規溶栓導管定向溶栓、超聲輔助導管定向溶栓可以減少溶栓藥物的劑量,而且藥物可以直接給到血栓附近甚至內部。
從理論上來說,經導血栓抽吸/機械取栓可以快速去除血栓、恢復肺動脈血流,但因為操作複雜、心臟併發症、甚至體外迴圈支援等原因,推廣難度大。
本例患者起病急驟,在肌鈣蛋白D-二聚體檢查結果未回之時出現心臟驟停,憑藉臨床症狀、心電圖表現,確實先考慮STEMI,但超聲心電圖與心電圖的不一致、右心功能的異常是肺栓塞的指徵。
在這種緊急情況下,有誰能優先考慮肺栓塞而不是心肌梗死呢?
參考文獻:
[1] Sá Couto D,Alexandre A,Costa R,et al.ST-Segment Elevation: An Unexpected Culprit[J].J Cardiovasc Dev Dis.2023 Sep 1;10(9):374.
[2] 宋平蘭,王曉慧,陳虹.急性致死性肺栓塞所致心臟驟停溶栓診治進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19,42(2):129-133.
[3] 李麗,於世勇.急性肺栓塞介入治療現狀及展望[J].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24,52(4):439-444.
責編|米子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