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鑑蜱蟲吸血經驗,BIOX-101中風二期臨床成功

【新聞事件】:Bioxodes SA 今日公佈了中風藥物 BIOX-101 治療腦出血 (ICH) 的 BIRCH 2a 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結果,BIOX-101 在這個16位患者參與、與標準療法比較的隨機對照試驗達到主要安全終點,未出現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ICH 體積改變或死亡。BIOX-101無出血增加跡象、資料監測委員會確認無安全疑慮。次要療效終訊號積極,包括血腫和水腫體積及炎症生物標誌物都有所改善。鑑於這些發現,公司提前停止了患者招募、並計劃儘快啟動可能用於註冊的 2b 期試驗。BIOX-101 已獲得美國和歐洲的孤兒藥認定,公司計劃進一步尋求 PRIME 和快速通道認定,有望在 2030 年前提交附條件上市申請。Bioxodes 的首席醫學官 Hans Warrinnier 和執行長 Marc Dechamps 均對資料表示高度自信。
【藥源解析】: 出血性卒中(ICH)只佔中風的13%但造成40%中風死亡,是全球範圍內導致死亡和嚴重殘疾的重大原因。儘管醫學界長期以來致力於尋找有效的治療手段,但卒中治療領域的研究進展異常緩慢,多年前有人統計當時數千項臨床試驗無一成功案例、凸顯了其作為最具挑戰性治療領域之一的地位。出血性卒中目前獲批的治療方案極為有限,是巨大的未滿足醫療需求。
自然界為我們提供了一些靈感。蜱蟲是一種以吸血為生的寄生蟲,為了在宿主身上有效獲取血液,演化出了一系列精密的生物學機制來對抗宿主防禦反應。其中蜱蟲唾液腺分泌的Ir-CPI(Ixodes ricinus Contact Phase Inhibitor)蛋白質扮演了關鍵角色,這個詭異的名字本身就令人不寒而慄。Ir-CPI能夠特異性地抑制宿主的凝血途徑和天然免疫應答,從而有效防止血液凝固和宿主排斥、確保蜱蟲順利完成吸血。
Bioxodes SA公司不計前嫌,從蜱蟲的這一“生存智慧”中獲得啟發、開發了BIOX-101這個FIC重組Ir-CPI。與傳統的抗凝藥物直接抑制凝血級聯反應不同,BIOX-101透過靶向凝血內源性途徑上游的FXIa和FXIIa因子發揮抗凝作用。這一機制能夠在抑制異常血栓形成的同時對正常生理止血過程影響有限,從而有望降低與傳統抗凝藥物相關的出血風險。研究還表明BIOX-101能夠抑制中性粒細胞的活化和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NETs)的釋放。中性粒細胞及其釋放的NETs在卒中後的炎症反應和繼發性腦損傷中扮演重要角色, BIOX-101這一特性可能為其帶來額外的神經保護作用。
BIRCH試驗的中期結果為腦出血這一治療難題帶來了新的希望,可能成為一種突破性的治療方案。其源於蜱蟲的獨特仿生設計,不僅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抗凝和抗炎機制、也展示了從自然界生物演化中汲取靈感用於藥物開發的巨大潛力。生態系統中物種在長期“軍備競賽”中形成的複雜精細生物學機制,往往蘊藏著解決人類複雜疾病的線索。蜱蟲為了生存而演化出的抑制宿主防禦分子為我們提供了調節人類凝血和炎症反應的潛在工具,這種跨物種的仿生策略為現在靶點正在枯竭的新藥發現開闢了新途徑,尤其是在那些傳統藥物開發難以奏效的複雜疾病領域。
雖然BIRCH試驗是2a期中期資料、仍需後續更大規模臨床試驗的驗證,但BIOX-101目前展現出的良好安全性和初步療效、特別是低出血風險下的調控凝血和炎症能力,使其在腦出血治療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希望未來的臨床試驗能夠進一步證實這些發現,令BIOX-101成為腦出血患者的治療選擇、併為其他血栓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