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夏木 · 主播 | 週週
來源 | 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像老人一樣生活,給了我無比的安全感。”

“變胖後,我更焦慮了。 經常失眠,整個人精神狀態很差。 我覺得不能再這麼下去了,於是在網上找減肥方法。 但那些方法都太極端了,沒堅持下去。”
“我們群的年齡段相差很大,有00後的小妹妹,也有六七十歲的大爺大媽,但氛圍非常好。 有個妹子說自己有焦慮症,什麼事都要求完美。 群裡一個大爺就開導她,說做事不要只想著結果,重點是要專注當下。 就像打八段錦一樣,打的時候只專注於它的一招一式。 打完了你自然會發現,身心在這個過程中慢慢舒坦了。”
“在那個群裡你會發現,很多老人的日常都非常規律。 幾點起床,幾點買菜,幾點串門…… 看似生活寡淡,卻可以幫我們避免不少焦慮和內耗。 因為你不會陷入那種不確定和不安全感中,每個時間段都有要做的事,你的掌控力會很強。”
“一些老人特別會保養自己的心力和情緒,他們的生活習慣好,注重體驗感。 作為年輕人,我覺得這些都是值得借鑑的。 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或許收益的不是當下,是往後每一天的生活。”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我並沒有刻意攢錢,只是剛好我物慾低,愛好也不怎麼花錢。 唯一花錢的可能是買茶具,但我一般幾年才入手一套。”
“以前我奶奶每個月發了工資,都會留一筆固定的生活費,剩下的都存起來。 她年輕時開過飯店,後面退休了,經常做一些好吃的送給左鄰右舍,他們也喜歡拿別的東西和她交換。”
“我奶奶經常說,日子只要自己過得舒服就好,不用貪多求快。 年輕人壓力大,吃飯叫外賣,報復性消費,其實我能理解。 但這樣的生活我不喜歡,甚至有點懼怕。 我更喜歡老年人那種慢節奏的生活,這個世界已經很捲了,所以我想試著慢一點。”


“在去道觀之前,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手機分散掉,經常陷入“拖延症”的惡性迴圈中。 但去了道觀後,因為要上早課,不能經常看手機,反而無形中減少了我對手機和網路的依賴。”

“家人和朋友都不敢相信,因為以前的我經常熬夜打遊戲、瘋狂刷短影片,特別是不開心的時候。 現在居然能放下手機,去做其它事情。”
“其實很多人都沒發現,在網路時代,我們每天都被各種各樣的資訊消耗著精神能量。 很多無形的焦慮,其實都是外界帶來的,我們要試著遮蔽這些無謂的人和事。”

“我現在覺得,專注當下,不僅能讓生活更高效,還能讓自己體驗心流的沉浸感,釋放心理壓力。 就像在道觀點一盞油燈、搖一份籤文,心慢慢地就靜下來了。 雖然道觀裡很多都是老年人,但希望一些正被情緒困住的年輕人,也來體驗一下。”


“一想到將來就很擔心,怎麼才能讓這種擔心消失?”
“別去想未來,看看眼前有什麼。”

作者:夏木。來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嚴選認證心理諮詢師,專注解決抑鬱、焦慮、失眠、婚姻家庭、個人成長、職業發展等問題,為您提供專業、隱私、保密的心理諮詢服務,為大眾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測試、心理課程、心理傾訴等有效解決方案。有書經授權釋出,轉載請聯絡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