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降息,你要有船你要在船上

文丨張是之
最新訊息,央行行長表示,今年我們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的執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
實際上,最開始的央行是沒有調節經濟這個職能作用的。
但是現在,各個國家的央行已經成為調節經濟的主力,降準和降息就是各國央行用來調節經濟的兩大重要工具。
它們的核心目標是透過釋放資金,降低融資成本來刺激經濟活動。
降準降息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本文簡單說說。
一、基本概念

降準和降息的本質:一個是“放水”,一個是“降價”。
降準,就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簡單來說,就是降低商業銀行在央行存放的“保證金”比例。
比如,原本銀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必須交20元給央行作為準備金,降準後可能只需要交15元。
這樣一來,銀行手裡就能多出5塊錢,用這些錢去放貸,市場上的流動性就增加了。
它的作用非常直接,就是透過商業銀行的“貸款創造貨幣”來給市場“放水”,讓更多的資金流入企業和個人手中。
而降息,就是降低基準利率或政策利率,可以理解為“降價”,它不直接增加市場的錢,而是降低借錢的成本。
比如,央行調低基準利率,銀行的貸款利率也會跟著降,企業和個人借錢的成本就低了。
這樣一來,大家更願意去借錢投資或者消費。
降息的影響更深遠,因為它直接改變了錢的“價格”,刺激經濟活動的同時,還會讓原來不合算賺不到錢的行業,變得看上去可以賺錢了。
這兩種政策工具的本質區別在於,降準是直接增加資金供給,降息則是透過降低資金價格間接刺激需求。
前者更像是“給水”,釋放長期資金,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增強信貸投放能力。
後者更像是“降價賣水”,降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刺激投資與消費需求。
二、降準和降息是怎麼實現的?

降準的操作比較直接。央行只需要調整存款準備金率,比如2024年9月下調0.5個百分點,就可以釋放大約1萬億元流動性。
這種方式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全面降準,所有銀行都下調;另一種是差別化降準,根據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信貸投放情況,精準調整部分銀行的準備金率。
這種差別化操作,能更有針對性地支援實體經濟,比如給中小企業更多的貸款支援,或者引導資金流向特定領域。
降息的執行方式就複雜得多。央行通常透過調整政策利率,比如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7天期)或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來引導市場利率下行。
比如,2024年9月,央行就透過降低MLF利率30個基點,間接推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最終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貸款成本。
這個過程需要多步驟傳導,但最終的效果是讓市場上的錢變“便宜”。
降準和降息的操作方式決定了它們的靈活性,降準更適合短期快速釋放流動性,而降息則需要結合更長遠的經濟目標來調整。
三、對經濟的影響

降準和降息的直接目標是刺激經濟增長,但它們的效果並非總是“皆大歡喜”。
特別是這裡熟悉奧地利學派的老朋友,很容易理解問題出在哪裡。
短期來看,它們確實能帶來積極的變化,降低融資成本,刺激投資和消費
比如,降息後企業的貸款成本降低了,居民的房貸壓力也減輕了。
這些都能直接拉動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機會。
另外降息可以增加市場上的貨幣流動性,緩解融資難的問題,讓銀行有更多餘力支援實體經濟,比如給企業提供更多貸款。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最典型的就是通貨膨脹的壓力,還有銀行的系統壓力等等。
這些可能都不是最要緊的問題,更關鍵的問題,就是奧地利學派指出的,降息造成的資源錯配。
從奧地利學派經濟學視角來看,降準和降息作為政府幹預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可能透過扭曲價格訊號、引發資源錯配和加劇經濟週期波動,對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市場利率原本是由儲蓄與投資的自然供求關係決定的,當央行透過降息人為壓低利率時,會向企業家傳遞“社會儲蓄增加”的虛假訊號,誘使其啟動對利率敏感的長期投資專案,比如房地產、礦業、重工業等等。
簡單來說就是,原來利息高的時候,不賺錢的專案,現在利息低了開始變得看上去可以賺錢了。加上市場上錢多了,企業家們開始變得更大膽地投資了。
但由於實際儲蓄未增加,專案最終因資源不足而無法完成,形成浪費。
人為低利率引發的“虛假繁榮”必然伴隨蕭條,例如,房地產泡沫中,大量資金被誤導至住房市場,但民眾真實儲蓄不足以支撐高價房產需求,導致最終投資失敗和資本損失。奧地利學派強調,干預時間越長,資源錯配越嚴重,蕭條時的調整代價越高。
同樣的,關於降準,透過增加銀行可貸資金擴大信用供給,奧地利學派認為,這種信用擴張本質是“無儲蓄支撐的貨幣創造”,會扭曲價格體系。
比如,企業家可能誤將通脹下的價格訊號視為真實需求增長,投資於難以持續的生產領域。
而對於資本品來說,具有專用性和異質性,一旦投資方向錯誤,調整成本極高。
比如建築商誤判,把磚塊變成房子後,這種資源的浪費是不可逆的。
所以,奧地利學派的結論很明確,經濟週期源於貨幣干預,而非市場本身缺陷。
只有減少調控、尊重價格機制,才能實現資源高效配置,避免經濟在繁榮和蕭條之間來回搖擺。
四、普通人該如何應對?

學習經濟學,一方面是追求真理和知識,另外一方面還要知道如何應對。
雖然奧地利學派在理論上明確反對各種調控,但是今天降準和降息已經是各國央行的“常規武器”時,我們就要做好應對的準備,而不是坐等命運的降臨。
首先你要能夠看透其本質,降準降息的本質就是“放水”,就是貨幣更多了,錢也更“毛”了。
其次,當大水不可避免的時候,你手裡應該握有“對沖”的籌碼。
或者說,即便無法對沖,你也應該有“接水”的工具,至少不要讓自己的資產在這個過程中貶值,而是想辦法“水漲船高”。
你要有“船”,你要在船上。
這個“船”,因人而異,有的人可能是房子,有的人可能是股票,有的人可能是大餅,也有的人可能是離銀行更近,第一時間能夠拿到“新錢”的人。
總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諾亞方舟”。
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其他方面沒有足夠專業的知識,恐怕買對房子,是比較靠譜的可選項之一。
注意,是買對,買對房子。
閉著眼睛買都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現在買對很關鍵,今天晚上跟深圳的資深房產投資人做了直播連線,我自己也在學習,邊聊邊做筆記,有些收穫。
有些話題不能公開聊,所以約了她下週一晚上七點做一次閉門分享。
感興趣的話可以加我微信,既然是閉門分享,會象徵性地收一點點費用。
在我奧派價值投資圈的朋友可以免費參加,不想參加這個圈子也想聽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不貴保證你有收穫。
2025年03月06日

【奧派價值投資圈年度會員】
核心目標:一起研究奧派,一起價值投資,一起讓資產增值
五大會員權益:1、獲得今年所有付費專欄文章,優先獲得投資資訊;2、免費參加只對會員開放的投資內容直播分享;3、奧地利學派核心課程精細解讀,建立奧地利學派知識框架;4、優先參加線下閉門分享活動;5、優質社群交流問答,連結匹配合作資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