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香港激增近萬棟50年老樓!水泥剝落傷人事故頻發!

最近,香港樓宇老化的問題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圖:網路
香港樓房的年齡可以說是越來越高了。根據港府統計,香港樓齡達3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有2.7萬幢,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數目,過去10年更是增加到了9200幢!
更重要的是,香港有3100多棟“三無大廈”(即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沒有任何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的大廈)日久失修愈來愈嚴重。
(圖:香港商報
許多舊樓就曾發生建築石塊掉落傷人事件!
隨機掉落
2023年清明期間就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墳場附近的大廈外牆突然塌下,大約2米×3米的石塊毫無預兆地從高空墜下!
(圖:東網
一對前來掃墓的父女直接被擊中,好在只是受傷並沒有危及生命,不然明年被祭拜的就是自己!
(圖:網路
發生在長沙灣的這個事例就沒那麼幸運了。
當時一名在附近地盤工作的阿伯直接被從天而降的石塊擊中,頭部瞬間血流如注,直接被砸倒昏迷,最終送院後不治身亡
(圖:am730
此外,一些舊樓的天花板甚至也有發生過墜落事件。
葵涌醫院的天花板石塊墜落直接把印刷機砸穿!
(圖:香港01
青山醫院一塊枕頭般大小的石塊直接砸在病床上,如果有病人剛好躺在這裡簡直不敢想象。
(圖:香港01
就連沙田大會堂也發生或石塊掉落。
(圖:星島日報
當時直接被封閉關停,進行緊急檢查。
(圖:星島日報
除了石塊掉落,香港還發生過舊樓坍塌重大事故
2010年,裝修工人正在紅磡馬頭圍一棟樓房的地下拆除違建物。
突然石塊開始不停地掉落,工人們大喊著,樓房要塌了,勸大家趕快出來。
但當時樓房看上去沒有問題,沒有人相信是真的。
不到15分鐘,55年樓齡的房屋瞬間倒塌,光是倒塌的瓦礫堆積起來就有兩層樓高!最終造成了4死2傷
(圖:香港文匯報
2017年,一棟高齡樓宇正好遇上黃色暴雨。
紅磡一棟舊樓的二樓露臺突然塌下,東西掉了一地,就連床也險些掉下。
(圖:香港文匯報
恐怖的是,當時有兩名男子正睡在這張上下床上,差點就像滑梯一樣連人帶床滾到地上。
屋宇署隨後調查更是發現,這裡三層樓露臺都有結構危險,必須緊急清拆。
(圖:香港01
看完這些事例後,估計大家也和通仔一樣害怕自己家裡會不會掉落石塊,通仔在這裡也給大家分享一些識別石塊要掉落的症狀
如發現外牆有鏽漬、漏水、明顯裂紋,天花或牆身隆起,或自行嘗試敲打牆身而有空鼓聲音,就可以找相關檢測人員來具體勘測樓房了!
(圖:香港文匯報
話又說回來,像樓房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香港也是會出手重建舊樓的。
大改特改
在香港,舊樓重建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種就是政府來建,另一種就私人房地產公司來建。
一般來說,重建以私人為主,當政府也會進行把控。
(圖:雅虎新聞
如果打算重建一個片區,政府會先收購,再透過招標的方式讓私人來負責重建。
上個世紀集中雀鳥愛好者的康樂街(又稱雀仔街)就是如今位於旺角中心地帶的朗豪坊
前(圖:網路
後(圖:網路
以及那首“忘掉種過的花…”提到的喜帖街,也是因為此街重建給了歌曲創作者相關靈感。
(圖:視覺中國
除了重建,香港舊樓還是以修復為主,畢竟大部分香港樓宇還是保養得很好!
像樓齡普遍在46-56年的美孚新村,外表看起來依舊很新。
(圖:星島頭條
美孚還是香港的“十大屋苑”之一(業界精選10大優質屋苑),到現在還有不少人搶著買。
(圖:星島頭條
不少博主也會實地探訪香港的一些房子,僅憑肉眼真的很難猜出房子的年齡。
(圖:YouTube
對比內地,樓齡大可以說是租房、買房的一大避雷要素。
有網友不建議購買樓齡20年以上的二手房。
(圖:小紅書
更有網友表示內地樓齡在20年以上的房子真的很破,外立面根本都不能看。
(圖:小紅書
房子保養得好的同時,一些舊樓還成了香港旅遊的一大特色。
香港還會對一些具有歷史、文化及建築價值的樓宇進行保育及活化。
(圖:小紅書
比如擁有上百年曆史的藍屋,除了修復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還採取“留屋留人”的保育活化方式,不僅保留以前的歷史、居民和生活,還有改造過的新藝術元素。
(圖:香港01
再比如修復位於中環核心地帶的歷史複雜遺址大館(前中區警署建築群),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
(圖:香港旅發局
總的來說,香港針對舊樓的維護與活化保育措施,無非就是想讓市民住得更舒服,體驗感更好。
最後,可以來聊聊你對香港舊樓的看法和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