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新聞摘要

2025年2月10日-2月16日香港樓市大事回顧

蛇年的香港樓市,像極了維港的煙花——璀璨背後藏著迷霧。一邊是機構高喊“樓價漲5%”,另一邊卻是近六成市民看跌樓市;一邊是新盤成交翻倍,另一邊二手市場冷到打哆嗦。這周,香港樓市上演了一齣“冰與火之歌”,到底是春天將至,還是倒春寒?
北角皇都
45倍超購的“票王”神話
新世界旗下北角皇都成為本週焦點,首輪168套房源被7800組買家瘋搶,超購45倍創年內紀錄,折實呎價低至1.6萬港元,較同區新盤便宜11%,被調侃為“割肉價”。更有豪客豪擲5200萬掃貨6套,新世界高管及鄭家純配偶也下場自購撐場。專案因融合歷史建築保育與現代設計(毗鄰皇都戲院)、港島核心地段及維港海景資源而備受追捧,發展商隨即宣佈於2月19日加推88夥以應需求。

圖:星島日報
市場分化
新盤狂歡,二手冰凍
皇都熱銷背後,是新世界急於回血的現實:1月向高管黃少媚售出5488萬豪宅,本週再向鄭家純配偶賣出1486萬物業,被指“左手倒右手”改善現金流。業界直言,皇都低價策略實為“冰封二手市場”,中原地產稱其呎價比二手低25%,二手業主集體躺平。1月香港二手私宅成交跌至2528宗,創4個月新低,港島區跌幅最猛。但利嘉閣預測,若新財政預算案出臺利好政策,3月或迎“小陽春”行情。

圖:香港01
爭議焦點
專家與市民的“信任危機”
香港置業及美聯集團高調預測,2025年香港樓價和租金將雙雙上漲5%,理由是減息、專才湧入及投資移民政策放寬。然而,同一份調查卻顯示,“58.4%市民看淡後市”,看跌比例較上季激增11.3個百分點,形成“專家樂觀,百姓悲觀”的鮮明對比。網友調侃:“專家在雲端,我們在泥潭。”

圖:香港財經時報
政策風向
移民計劃或放寬
美聯集團行政總裁(住宅)暨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馬泰陽指出,若政府將住宅物業全面納入新投資移民計劃(門檻5000萬港元),將顯著吸引內地買家及高淨值人士,刺激高階豪宅及中小型物業需求,成為樓市新動力。此舉被視為潛在政策工具,若樓市持續疲軟,可能進一步鬆綁首付比例或印花稅以提振信心。業界期待這樣能啟用高階市場,可以連帶著中小戶型受益,但市民擔憂“炒高平民樓價”。

馬泰陽
圖:香港商報
利率博弈
減息預期下的“供平過租”
瑞銀等機構指出,若美國持續減息,港按揭利率或跌至3.25%,租金回報率升至3.8釐,“供樓比租房划算”或成新趨勢。但市民吐槽:“利息降了,首付還在天上飛。”

圖:星島日報
機構打架
大摩看跌、滙豐看漲
瑞銀將2025年樓價預測從漲5%下調至平穩,稱“供平過租”也難敵供應過剩;大摩更悲觀,預言上半年跌5%,下半年反彈需靠政策救市;唯獨滙豐逆勢唱多,上調預測至漲5%,稱“減息和財富效應將點燃樓市”。網友吐槽:“專家預測比天氣還善變,信他們不如信風水師!”

圖:信報

總結:蛇年開局,冰火兩重天
蛇年樓市開局,專家與市民的“信心差”、新盤與二手的“溫度差”、政策與現實的“預期差”,交織成2025年的第一場樓市大戲。或許正如網友所說:“樓市如天氣,預報總不準,出門還是得帶傘。”
如果你有任何在港買房的問題,或有買房體驗想要分享,都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所長微信或直接在後臺留言進行分享~
所長期待著每一個你的故事,並樂意為大家答疑解惑!


你在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