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2024年香港樓市的關鍵詞,莫過於“撤辣”、“減息”了。

圖源:香港文匯報
如今,距離港府於去年2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已經過去了近一年,香港樓市也已經全面“撤辣”一週年了。
那麼,這一年的香港樓市怎麼樣了呢?

整體表現
在過去的一年裡,隨著政策的變動,香港樓市呈現出一種微弱反彈後又迴歸低迷的局面。
雖然有大批內地客來港買樓,但全港私樓市值卻不升反降,撤辣後再跌近4800億元,
平均每位業主身家貶值約47萬元。

圖源:星島頭條
根據中原資料顯示,自港府宣佈全面“撤辣”後,樓市氣氛在短期內有所改善,市場成交量明顯上漲。

圖源:am730
尤其是在一手和二手私人住宅市場的交易量上,由第一季度的平均每月2873宗,升至第二季度的平均每月5387宗,單月成交量幾乎翻了一番。
這說明在政策調整初期,市場對“撤辣”反應積極,買家入市意願強烈。

圖源:香港01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樓市自第三季度開始起伏,回落至平均每月3017宗。到了去年10月,施政報告再出招救市,第四季度回升至4554宗。
從全年來看,“撤辣”後整體私人住宅買賣有45773宗,按年升幅為32.7%。

圖源:東網
內地客成市場關鍵
值得肯定的是,受惠於港府的“撤辣”政策和各項人才來港政策,2024年的香港樓市靠內地客撐起了半邊天。
來自內地的買家熱情高漲,紛紛來港置業。

圖源:聯合早報
中原樓市的資料顯示,普通話拼音的買家佔據了極大的市場份額,涉及入市金額高達1282.8億元,買家宗數為11522宗,按年升幅分別為80.3%及103.6%,創下歷史新高。

圖源:香港01
內地買家的購買力逐漸成為香港樓市的重要支撐力量,尤其是在啟德、何文田等熱門區域,內地買家的比例甚至超過了30%。

圖源:香港01
內地客的活躍參與,給香港樓市帶來了短暫的熱度,推動了成交金額的增長,但這種“熱度”卻並未能扭轉樓價下跌的趨勢。
“撤辣”後,香港樓價一度連升兩個月,升幅超2%,但在2024下半年卻經歷了長達5個月的價格下跌。

圖源:星島頭條
當前,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為138.47點,與去年“撤辣”時的145.37點相比,跌落了近5%。這表明,現在的樓價已低於“撤辣”之前。
若再和2021年的歷史最高位191.43點對比的話,樓價已經累計下跌了28%。

圖源:香港文匯報
從私人住宅的平均樓價來看,到2025年1月,樓價總值大幅下滑,平均樓價下落至699萬元一套,比2021年9月的高位樓價——平均982萬元一套,整體減少了約283萬元。
也就是說,雖“撤辣”近一週年,樓市成交量明顯增加,但樓價卻並未實現持續的增長,可見“撤辣”力度不夠,樓市的真正“回暖”似乎依舊遙不可及。

圖源:am730
低價樓成為市場亮點
相較於高階市場,500萬元以下的低價樓在“撤辣”後成為市場的亮點。
由於價格較為親民,低價樓成為不少首次置業者的首選,成交量大幅上漲。

圖源:星島頭條
從二手私人住宅的成交量來看,價值500萬港元及以下的私宅成交數為12580宗,較之前一年急增81.6%。
而同期500萬港元以上的私宅成交量僅增加10.6%,低價樓升幅明顯跑贏大市。

圖源:香港01
“辣招”和“撤辣”
去年港府決定“撤辣”,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刺激樓市回暖。
“辣”即“辣招”,是港府在2010年時,為了防止樓市過熱而出臺的一系列樓市調控政策。
這些政策主要包括: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和新住宅印花稅(NRSD)。

圖源:香港01
這些“辣招”政策曾在2010年代起到了一定的降溫作用,打擊了炒房行為,抑制了投機買賣。
然而隨著香港經濟形勢的變化,港府逐漸認為這些政策過於嚴厲,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後,香港經濟面臨較大壓力,樓市的“冰封”狀態令人擔憂。

圖源:網路
因此,政府選擇透過撤銷這些措施,即“撤辣”,以此來降低購房成本,恢復樓市活力,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圖源:點新聞
不過,雖然港府在政策上已經全力支援樓市復甦,但香港本地買家依舊處於謹慎狀態。即便在減息和政府措施的作用下,本地需求並未完全釋放,市場交易活躍度依然受到制約。
未來政府是否會出臺新的刺激措施,或是採取其他樓市調控手段,將是香港樓市走勢的關鍵。

圖源:網路
剛好,港府將在本週三(2月26日)釋出最新的《財政預算案》,有望推出振興經濟措施,或許能再為樓市帶來正面刺激作用。
那麼,大家在“撤辣”後有沒有買房呢?


本文作者

*影像影音及新聞資料來自網路,本文由港漂圈原創,本文圖片影音及文字僅作分享,不作為商用,轉載請聯絡港漂圈公眾號(ID:gangpiaoquan)
參考資料:
1.《中原:撤辣1週年全港私樓市值跌4800億 港業主身家平均貶值47萬》,香港01,2025-2-20
2.《全撤辣一週年 私樓總值蒸發近4800億 每名業主身家縮水47萬 業界冀預算案啟用樓市》,星島頭條,2025-2-21
把港漂圈設為星標,就不會錯過推送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