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關於保租房我們寫過幾篇文章,不過以往都是站在宏觀視角來看待這件事
卻很少去探究這背後對租房使用者的真實影響
剛好10月份上海又有很多保租房開放申請了
於是我實地暗訪了幾個正在申請階段的熱門保租房專案
即使工作日,現場也遇到了不少來看房的年輕人

而這次暗訪,我最好奇的就是作為租客真正租一套保租房,是不是真的更貴?
是否有我們注意不到的門檻?
和普通租房又有什麼根本不同?
按照政策劃分標準,我選擇了2個代表專案:
一個位於中心城區的大寧,另一個則在浦東外環外的周浦
即使在傳統租房市場上,也是各區域的熱門板塊
透過這次暗訪,除了摸清保租房的整個租賃流程,還有很多在我意料之外的發現
01
首先最根本的問題,什麼人才能去租保租房?
上一篇文章裡,也有朋友對此產生過很大的誤解
就是保租房都用來租給企業了

但實際情況來看,並不是如此
不只租給企業,更多的還是租給個人
之所以會讓人產生誤解,是因為保租房目前有2種承租方式
第一種的集中配租,就是面向社會企業
一般在公開市場供應之前,由企業集體申請,提前預留租賃房源
這次暗訪的市北高新人才公寓·西苑(以下簡稱:市北寓·西苑),就是這個模式

工作人員告訴我,西苑今年3月開始向市場供應504套房屋
而在此之前,很多周邊的企業都會提前來預約集體房源
比如天翼數字生活,就一次性租賃了36套房源,提供給原本遠距離上下班的員工
不過,這種集中配租的體量並不會佔專案大頭
更多的還是常態配租
目前隨申辦一共上線了41個保租房專案,都是常態配租狀態,面向市場個人出租房源

@隨申辦APP
而且政策上保租房也不限學歷、年齡、滬籍,甚至不要求居住證
只有2個大的條件,但必須同時滿足:
一個是在上海名下是否無房
二是有沒有合法工作
如果你和我一樣,剛好是無房那一類,又有一份合法工作
那麼保租房對你來說基本零門檻
至於到底什麼才算是合法工作
我特意查了下,這個合法就業包括的不僅是勞動合同,還有各種三方協議
甚至錄用通知、社保繳納證明等等
也就是說,不只寫字樓的白領、金領,像清潔工、外賣員等合法就業人員都可以申請
不過這次暗訪前,我最好奇的是
除了無房的,上海有房的人群到底能不能申請保租房?
答案是可以,但也分情況
以浦西7箇中心城區和浦東外環線為界

如果你在上海有房,想申請黃線區域內的保租房
比如靜安區的市北寓·西苑
那麼有2種情況,是可以確定讓你租到這套房子的
第一種情況,只要你名下的房子不在黃線的範圍內,就可以租這個區域內的保租房
第二種就是黃線範圍內有房,但房子本身面積太小,家裡人口又多
按隨申辦上的計算公式和房屋係數對照表

@隨申辦APP
算下來人均建築面積<15㎡,那麼也是可以租的
我們理清了這個邏輯,黃線以外的部分規則就很好理解了
排除需要單獨制定計算方案的五大新城,所有其他區域都只看該區的人均住房面積
比如周浦的慧智仁恆派

只要在浦東新區的外環外範圍無房,或人均面積<15㎡,就可以租
這一點也是蠻細心的,對於住房困難的評定標準,甚至考慮到了房屋係數和人均面積
所以保租房的准入門檻完全不高,基本照顧到了大部分單身人士和家庭
總的來說,只要在上海無房的人,再加上一份合法工作,都符合條件
住房緊張的家庭,也可對應找到可租的小區
02
不過即使有資格也彆著急,一個更關鍵的問題:保租房真的划算嗎?
對大部分人來說,租房更關心的還是錢的問題

保租房租金是不是更貴?以及這個錢花的到底值不值?
為了驗證答案,我把這次暗訪過程中的代表專案
和周邊小區的租金情況做了2組對照,包括傳統老小區和同型別公寓
鑑於保租房基本是整租房源,所以我們排除單間合租,只看鏈家掛租的整租情況
大致是這樣的

部分整租價格資料來源:鏈家
首先最重要的,保租房的租金水平怎麼樣
以市北寓為例,如果你想整租一室戶,那麼對比下來
保租房的租金並沒有上浮太多,基本和傳統租賃房源處於同一個梯隊
而同樣一室戶的公寓產品,價格稍低些,但要和別人共用開放式廚房,居住尺度也小了很多
還有周浦的仁恆派這個專案,位置比較新,周邊沒有臨近的小區、公寓
所以我對比了下稍遠的瑞陽苑和斐瑞曼酒店公寓
結果還有些意外

部分整租價格資料來源:鏈家
仁恆派一室戶的租金,目前折後是3300元/月左右
而建於2007年的瑞陽苑,差不多戶型每月租金要3700元
同類型的酒店公寓,租金區別不大,但是面積比仁恆派小得多
可見整租市場上,保租房比周邊同類型房源稍微便宜並不是虛的
除了租金,保租房還有一個最大特點就是穩定
之前我們也統計過,目前市面上的保租房背後基本都是國企
相當於政府做房東,踏實又可靠
還有就是租金穩定,保租房的租金漲幅每年不會超過5%
而且簽訂租房合同後,還可以在隨申辦上提取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積金
每月最高可提取4500元,按月發放到預留銀行卡上

按每月5000元的租金來算,等於實際支出只要500元
不過我諮詢了下工作人員,他告訴我需要注意一點:
即使家庭租房,每個戶型也只能一個人申請簽約,並且只能由該簽約人提取公積金
但整體算下來,保租房的成本還是比想象中低很多
其次,談到價效比除了租金成本,我更關心的是住進去後生活品質怎麼樣
我選的2個代表專案,無論中心城區還是浦東外環外,看上去品質都不差
室內家電,從空調、冰箱到微波爐都是全新配置

工作人員告訴我,只要我進了房間肉眼看到的就是交付標準
我特意問了下,保租房小區是沒有物業的,也沒有物業費
但是有負責人,所以該有的服務全都有
日常電器維修、生活需求,撥打門後的電話就會有專業團隊24小時上門響應

出小區後周邊街區配套也很成熟,一路能看到星巴克、大潤發、地鐵站等

日常生活完全不受影響
最離譜的是位置比較新的慧智仁恆派
除了基礎設施,為了保證生活氛圍,專為租戶建了一條商業街

和一個豪華會所式的綜合運動中心
而且是那種自帶恆溫泳池版,水溫常年28℃

還配了各種高規格的健身房、拳擊館、瑜伽室、閱讀區等等
我向銷售人員打聽了一下會員費,一年只要2000多
說實話有點心動,這可比外面的“游泳健身瞭解一下”要便宜多了
03
最後,如果你真的想租,請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我自己體驗下來,有2個感受明顯是和普通租房不太一樣的
第一個就是整個流程真的很快,而且是無法想象的快
如果你實地看中了某套房源,大致有2種簽約方式
一種是網上輪候稽核
過程也很簡單,開啟隨申辦-我要租房
然後選中你的目標房子,填好基本資訊、上傳身份證、提交預審即可

@隨申辦APP
線上稽核時間最多需要3-5個工作日,通過後去現場簽訂合同
不過還有更快的方式,就是現場稽核
工作人員告訴我,每個專案都是聯網隨申辦的,他們當場稽核只需要10分鐘不到
也就是你直接去現場看房,確定好意向戶型後
從簽約合同,到錄入資訊、拿到門卡密碼,加起來半小時足夠
過程中的材料基本都能透過大資料獲取
除了身份證,不需要額外帶太多資料
當然錢一定要帶夠,因為保租房也是押一付三,這一點和傳統租賃市場沒有太大區別
看房之前,我一直擔心輪候的名額問題,會成為保租房在租客面前最大的門檻

幾百人同時輪候,排到自己好的房源基本就被選走了
但實地看房後,發現竟然還有一條捷徑可走
也是現場工作人員告訴我的一句話:保租房優先急租高意願租戶
也就是隻要你急著入住,直接帶著身份證去現場就行了
工作人員會迅速幫你稽核好一切資料、直接現場簽約,完全不用排隊
所以真誠建議大家,選擇保租房最多提前預留一星期就可以了
如果不能現場籤,房子不等人,你看中的那套可能明天就租掉了
第二個,也是保租房和傳統租房最大的不同點:保租房沒有中介
普通的看房,大家基本上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聯絡中介
但看保租房,根本不存在這個環節
因此也沒有任何中介費
每個專案除了門衛的安保人員,還會設定一個前臺

@零距e家
比如在市北寓·西苑,就是由前臺的工作人員帶我走了一遍流程
不過因為不是中介也沒有KPI,全程不會有服務感,交談也比較隨意
更合適的說法,應該是租房協助或指導
主要目的是解決你在看房過程中的需求和後續的簽約問題
所以,如果你想租一套保租房,從一開始的尋找房源,到電話預約,再到實地看房
都需要極大調動自己的主動性
這一點和普通租房模式還是有區別的
04
這次,真正嘗試去租了一套保租房
才能更直觀的感受到這座城市正在發生的變化
之所以會做這件事,是真實的感受到了這樣一股趨勢
此前我們也統計過上海保租房的幾個關鍵資料
最基礎的就是土地端的供應,到2023年的4月上海共出讓了208塊純租賃地塊
這些地塊大概能為市場提供24萬套租賃住房
還有一組更值得注意的數字
到2025年,上海保租房新增供應房源預計將達到47萬套,累計籌措保租房將達到60萬套
60萬套啊,這什麼概念,上海一年賣出的二手房不超過20萬套
這意味著,保租房在上海住房的供應體量,未來是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們粗略統計過隨申辦已上線的保租房套數,今年6月底超過了3萬套
而且進入下半年,節奏又明顯加快了
我整理了下不同階段的資料變化,各位可以感受下這個供應速度

資料來源:隨申辦
尤其過去一個多月,已經超過了此前一個季度的供應體量
從今年年初我們最開始在地鐵站看到保租房的廣告,到今天越來越多的保租房出現,去填補傳統租賃市場的空白部分
也才不到一年的時間
這意味著,今年我們看到的都還只是個開始
未來幾年內,這座城市在租房市場,給予年輕人的選擇將會越來越多
比起以前只能擠在老破小,或者無奈接受天價水電費的商業公寓
如今,上海為年輕人提供了另一條極具價效比的道路
同時降低了政策門檻、還精簡了各種流程,儘可能掃清了障礙,讓這條路真正走得通
而做這一切的目的,其實很簡單
為了讓年輕人在這個城市,真正留得住,上海真的很拼了
以上正文,來自餘奔雷
掃碼關注盧俊踩盤日記
大千世界,與你同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