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東破防了,租金跌回十年前,三個訊號意味深長

轉載自 | 智谷趨勢Trend
作者 | 碎葉冬青

開年暴擊,房東破防了,租金跌回十年前,很多房子還是找不到租客……
Wind資料顯示,北京、上海和深圳,去年房租跌回2015-2017年的水平,廣州跌到2014年,成都跌回2018年,天津更是回到2010年。
今年以來,租金下跌的勢頭依舊,而房源掛牌週期顯著上升。58安居客研究院資料顯示,1月份:
全國40城的平均掛牌租金約44.6元/平方米/月,較上月環比小幅下跌1.2%。全國40城租賃房源掛牌週期上升至51.9天,較上月顯著增加6.9天
也就是說,以降價量的辦法,也“失靈”了。
租金下跌是年輕人消費升級的隱性階梯,卻是資產持有者被迫清醒的冷水。
房價在降,房租也在降,難道租房時代真的要來了?房租大變天的背後,三個訊號浮出水面,意味深長。
在不少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區,房東們正在發愁:為什麼房子降價都租不出去了?
杭州網紅大樓麗晶國際的變化,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這座26萬平方米的超大商住兩用公寓樓,是一批批杭漂落腳的第一站,巔峰期曾住了近2萬人,相當於一個小鎮的人口,在租房市場熱度極高。
這裡曾經是很多年輕人“網紅夢”的開始。2021年以前,源源不斷的年輕人來到這裡,租下一個間隔房,期待著有朝一日搬到江對岸的豪宅。
但從去年開始,麗晶國際租客開始變少,不少房東降四五百元出租。麗晶國際所在社群的一負責人對媒體說,如今這裡只剩下8000人左右了。
據浙江經視報道,2021年以前,麗晶國際單間普遍3000元/月起步,高的可達4500元/月。現在呢?
你登入藍中介APP看看,200套待租的房源中1居室有35套,價格普遍在2000元/月出頭。
變化不僅僅出現在杭州。事實上房租下降的苗頭,從去年就開始了。據中指研究院資料,2024年1-11月,全國重點50城住宅平均租金累計下跌 2.72%。
一二線城市也沒有幸免。2024年1-11 月,一線城市住宅平均租金累計下跌2.29%,二線城市平均租金累計下跌3.01%,三四線代表城市平均租金累計下跌 2.38%。
在上海,長寧區的華東化工大廈,一套兩居室的房子從日常價的10800/月降到9800/月,依舊無人問津,最後砍到8000/月才租掉。這是去年12月一個真實的租房案例。
本來,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一室戶是租房市場的主力,租金向來堅挺。但今年1月,真叫盧俊團隊對上海13個區的TOP3版塊進行了市調,發現中一室戶租金比去年同期下浮8%,過半跌幅在5%-10%,近1/5跌幅在10-15%。
一室戶都撐不住了,其他戶型的跌幅可想而知。
徐匯濱江、長寧天山、古北這些大戶型聚集的豪宅板塊,租金對比去年同期都有較大波動。比如,徐匯濱江板塊的三房租金從去年的10000元/月降到今年的8500元/月。
深圳的福田、坂田、寶安等版塊的房租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福田CBD的一套三房戶型,租金原為1.6萬/月,現在降到1萬/月,降幅約38%。
房東的日子,真的不太好過了。
包租婆和包租公,為什麼不好當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2024年保租房大規模入市。
再加上居民收入預期偏弱等因素影響,重點城市住宅租金宅租金才出現下跌。
1-11月,全國 50 城住宅平均租金累計下跌 2.72%,一線、二線及三四線代表城市分別下跌 2.29%、3.01%、2.38%。1-11 月,30城集中式長租公寓中,有 28 城租金累計下跌,受新建保租房入市影響,租金承壓。
不同於公租房針對的是收入較低的困難家庭,保租房申請條件相對寬泛,主要面向新市民、青年人等存在購房困難群體,特別是從事基本公共服務的工作人員,如教師、醫生、警察等。
換句話說,保租房面向的群體更多,當保租房大規模鋪開,自然也分流了一部分需求。
當前,我國保租房處於供給進度加快期。“十四五”期間,全國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 870萬套(間),截至 2023 年底,已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數量約 573 萬套(間),完成“十四五”目標的 66%。
住建部部長倪虹表示,2024 年1-9 月,全國已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 148 萬套,到年底可以讓 450 萬新市民、青年人住進保障性住房。
比如,深圳最近又上新了一批保租房。2月12日,南山區公示了保租房專案18個,包括政府組織配租類+社會主體出租類,共計10404套保租房。其中,政府組織配租類的專案有2個,一般為市場租金6折;社會主體出租類保租房專案有16個,一般為市場租金9折。
租金優惠力度突出,當符合條件的居民轉向保租房,原來的普通租房面對“競爭”,只能降低租金。此外,根據去年11 月自然資源部披露情況,全國 65 個城市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專案正加速落地。配售型保障房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購房機會,但也分流了部分租賃需求。
保障性租賃房、配售型保障房的推出,對打工人來說無疑是利好的。
此外,這一輪租金下滑也受到經濟波動、收入預期偏低的影響。
據經濟觀察報梳理,去年共有15個省份公佈了財產淨收入增速,其中北京、江蘇等5省份出現了負增長現象。過去三年,北京財產淨收入均為負增長。
租金是經濟發達地區居民財產性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租金下降,財產性收入更加難漲起來了。
在租金大跌的情況下,三個訊號極為值得關注。
第一個趨勢是,租金房價比提升了,住房租賃投資回報率有所提高。
據中指研究院,2024 年11 月,50 個重點城市住宅租金房價比為 2.12%,較 2023 年 12 月(2.03%)提升 0.09 個百分點,其中常州、東莞、徐州、武漢城市提升幅度較為顯著。
因此,有人覺得投資客的春天來了。
為什麼在租金下滑的情況下,租金房價比反而有所提升?其實是房價跌幅更高了。
把時間線拉長到2008年,就變得非常清晰。十六年來,主要城市的租金回報率呈現大幅下降的趨勢,近期才有所回升。這是因為2008年以後房價大漲,漲幅明顯超過租金。如今,回報率小幅提升,主要是受到房價下滑的影響,讓分母由大變小了。
這種情況下,投資客選擇先不出手房子,轉向出租來減少損失,所以湧入租房市場的房子又變多了,租金更難漲起來。
第二個趨勢是,租金回報率超過存款收益率,我們重新迎來“買房收租”的時代。
去年8月,央行在《2024 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未來隨著經濟逐步恢復,長期看租金仍有望穩步上漲,租賃住房總的收益率在靜態租售比基礎上有望提升至 3%以上,將高於多數資產回報率”。
不過,現在來看,實現仍需要一定的時間。
當前,存款利率邁入“1”時代,租金回報率與存款收益率看似相互較勁,實則有點“菜雞互啄”的意味。租金回報率能超過存款收益率,只是因為存款收益率太低了。
第三個趨勢是,對於年輕人來說,“租房時代”真的到來了。
租金下滑,租房市場對年輕人更加友好。不過,經濟震盪期不少年輕人,也出現了“向下換房”的趨勢。
中指研究院調查顯示,60%的受訪租客表示在本次租約到期後計劃換租。對於租客而言,排名前三的換租原因是:市場租金下跌想要換租更便宜的房子、工作變動及收入預期降低。
可見,不管是房東還是租客,大家都不容易,而租金是兩端同時發生變化,所導致的結果。
從這個角度來說,打破房價下滑-租金下跌的迴圈,需要更強有力的提振經濟的舉措。
租金下跌,既是經濟週期與政策調控的果,亦是社會結構轉型的因。對年輕人而言,它釋放了更多可能性;對資產價值而言,它宣告了粗放增長時代的終結。大勢所趨,我們唯有順勢而為。
商務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