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再次爆發,美國暴打歐盟和美國蘋果公司

512日中美髮布了《聯合宣告》,關稅戰的第一階段告一段落。
特朗普休息了十天之後,開啟了關稅戰的第二階段,對歐盟和美國蘋果公司發動了關稅攻擊。
5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將建議對歐盟商品徵收50%的關稅,自61日起開始徵收,也就是一週之後。
50%關稅啊,4月份的時候特朗普曾經宣佈對中國商品徵收50%的關稅,被視為“瘋了”以及極其敵對的行為。
結果5月份的時候,對於自己的盟友,特朗普說要對歐盟商品徵收50%的關稅?還說要一週之後立刻開始徵收,以防歐盟誤認為自己只是口頭威脅。
我是認真的,是真的要對你歐盟收50%關稅,下週就要開始收,聽明白了嗎,沒和你開玩笑。
之前確實說好了對歐盟的關稅延期90天,大家慢慢聊,但我特朗普現在不想聊了,就這樣。
特朗普釋出此言論後,美股三大指數期貨均直線下挫跌超1%歐洲斯托克600指數下跌2%,德國DAX指數暴跌3%
20254月的時候,特朗普公開宣稱“歐盟的成立就是為了搞砸美國的貿易”,列舉其“貿易壁壘、增值稅、企業罰款、貨幣操縱”等六大罪狀
特朗普宣稱歐盟對美國商品的平均關稅為3.5%,高於美國對歐盟商品的平均關稅2.4%,尤其在農產品領域存在關稅的“系統性”歧視。
因此,特朗普宣佈美國應該對歐盟徵收25%左右的關稅,來彌補雙方的關稅差距。
特朗普團隊將歐盟定位為“經濟敵人”,副總統萬斯公開稱“歐盟是依賴美國的奴隸”,貿易談判代表格里爾公開稱“歐盟是剝削美國的寄生蟲”。
在和美國的談判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於47日提出工業品“零關稅互免”方案,覆蓋汽車、機械等87%商品類別。
此方案被特朗普當場駁回,稱完全不夠”,並提出附加條件。
特朗普要求歐盟在農產品領域立即對美國全面開放市場,在數字稅領域永久豁免美國企業,在政府採購方面美國企業擁有和歐洲企業的同等競標權,放寬食品安全標準至和美國等同以便於美國食物商品出口,同時歐盟必須承諾購買3500億美元的美國液化天然氣以抵消逆差,並擴大對美軍購。
歐盟同意最好,如果不同意。
4月起,美國對歐盟商品已實施10%基準關稅。在基準關稅之上,美國自415日起對歐盟鋼鋁產品(含汽車)額外徵收25%關稅,515日擴大至大豆、堅果等農產品。
而歐盟在415宣佈對美鋼鋁、鑽石、牙線等加徵25%關稅,515日宣佈限制美企參與歐洲5G建設與政府採購。
417日,歐盟宣佈援助巴勒斯坦16億歐元,被解讀為“透過中東議題反擊美國”。
同時歐盟還宣佈了1160億歐元的報復清單,美國汽車、飛機全在靶心,還威脅要對美國的數字服務徵收關稅。
從整體來看,只看實體商品的話,美國對歐盟確實有1000多億美元的逆差,但在服務貿易領域,美國對歐盟有1000多億美元的順差,雙方總體上是平衡的,所以歐盟覺得自己並不虛美國,打關稅戰的話雙方牌力相等。
515日,美國再度對歐盟施壓,準備讓歐盟在談判桌上好好求自己的時候,歐盟亮出了談判底牌。
歐盟官員宣稱美國給英國和中國開出的條件不足以令歐洲滿意,換句話說就是美國給歐盟的條件必須比給英國和中國的更優厚,至於特朗普提出的那些就更別談了。
歐盟多國已明確拒絕接受類似美英協議的10%基準關稅條款瑞典外貿大臣本傑明·杜薩甚至強硬表態說,如果歐盟只能獲得與美英協議同等的條件,美國就等著歐盟報復吧。
再換句話說,歐盟連10%的基準關稅都不接受,其談判要求是零關稅,否則就要報復美國。
523日,特朗普進行了美國的新一輪表態,那就是要對歐盟徵收50%的關稅。
至於是不是要疊加之前的10%基準關稅和25%的額外關稅,這個沒說,但按目前的說法那最低也是50%的關稅。
如果美國真的對歐盟徵收了50%的關稅,那這不是貿易壁壘,而是貿易柏林牆,美歐貿易將基本斷絕,全球貿易體系將再次站在懸崖邊緣。
但特朗普完全不覺得對歐盟發起關稅戰有什麼壓力,也不覺得會有什麼後果和風險,因為在同一天特朗普還順手發動了另一場關稅戰,宣佈對美國企業蘋果公司徵收25%的關稅。
美國蘋果公司作為一家公司,還是美國的公司,在特朗普這裡受到了獨一無二的待遇,那就是按國家標準進行徵收。
理論上說蘋果的產品都是屬於某個國家的,要麼是美國的要麼是中國的要麼是印度的,蘋果公司本身只是個公司,不具備國家屬性,其產品在哪製造就屬於哪個國家。
但特朗普說,蘋果公司的產品必須是在美國製造和生產的,而不是在印度或其他任何地方,如果不是這樣,那蘋果必須向美國支付至少25%的關稅。
很明顯這個25%的關稅是向蘋果公司單獨收取的,並且並不會因此免除了XX國家產品這個身份,也就是蘋果的產品會被收取雙重關稅,否則中國造蘋果目前的關稅已經是30%了,變成25%那反而還降稅了。
特朗普這麼做並不是針對中國,而是針對印度,因為自從中美貿易戰以來,蘋果公司就開始不斷的把產能從中國遷移到印度。
巔峰時蘋果在全球90%的產品都是在中國生產的,而如今已經有15%的產能遷移到了印度。
但這並不是特朗普想要的,特朗普帶著美國付出巨大代價去和中國打貿易戰,是為了讓美國重新偉大,並不是為了削弱中國而削弱。
打了幾年之後發現產能一點都沒回流到美國,導致美國不僅沒有重新偉大,反而越打越弱,如今已經快財政危機了,那特朗普自然要改方案。
對於特朗普的要求,以及其對“美國製造”的執念,蘋果並不是不知道,特朗普確實很久以前就反覆的和蘋果說過,但實在是做不到。
201712月,蘋果的CEO庫克接受《財富》雜誌採訪時說:
"中國非常重視製造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職業技術教育。他們把模具製造視為一門藝術而非低端工種。而在美國,不是所有人都不想幹這行,而是根本沒有人會了。"
iPhone外殼模具為例,其精度要求達到微米級(0.01毫米),需要數十年經驗積累的熟練技工操作,美國職業教育體系已無法提供足夠的中級技術人才。
2019年的時候,庫克在白宮圓桌會議發言,向特朗普解釋蘋果無法將生產線完全遷回美國的原因時說:
"美國的供應鏈和工人技能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在深圳,我們需要的所有供應商都在30分鐘車程內;而在美國,你可能連合適的螺絲都找不到。"
2019年時,蘋果曾嘗試在德州奧斯汀生產高階Mac Pro,但最終驗證結果是德州工廠產能僅為中國工廠的1/20,單位成本高出30%
2025年的時候德州的Mac Pro組裝線僅象徵性保留約500個崗位,年產量不足10萬臺,和蘋果全球每年2億的銷量相比微不足道,僅有政治象徵意義。
2025年時,庫克多次公開表示:
美國模具工程師的規模僅能“塞滿一個會議室”,而中國同一省份可召集“填滿幾個足球場”的同類技術工人。這種差距源於中國系統性培養的“深度技能”產業叢集。 
中國有那麼多模具工程師,是因為中國長期推行的“大國工匠”計劃,累計培養了1700萬高階技工,其中模具領域佔35%,沒有這些模具工程師,製造產品連開模都得求別人。
庫克在2025年股東會議上強調:

“製造業競爭力不是靠口號,而是每平方公里的工程師密度。”

可以說庫克已經把事情說的很清楚了,光公開場合就已經反覆強調了很多次,而且是擺事實講道理,完全足以證明蘋果沒有把產能搬回美國這並不是蘋果的問題,而是美國自己的問題。
對於這些解釋的合理性,特朗普是認可的,所以這七八年的時候都默認了現狀,但如今美國實在是撐不住了,於是特朗普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我不管你蘋果的理由有多合理,不管這事到底是不是美國的問題,我只要你蘋果把工廠搬回美國,至於怎麼辦你自己想辦法,不回來我就徵收鉅額關稅。
但實際上這是根本行不通的,因為實際上美國並不是缺工廠,而是缺工人,現實世界的美國是一個嚴重缺乏工人,到處都招不到工人的國家,那麼多工廠離開美國是被逼走的,誰不想在自家門口建工廠啊,但連工人都招不到怎麼建工廠?
根據美國自己的公開資料,美國機械工具技術崗位空缺率達37%,遠遠高於全行業平均的6.7%,這個空缺率已經遠超正常員工流動的比率,證明這些崗位急需人手。
為什麼急需人手?因為工資開的低,沒人願意幹,就這麼簡單。
在空缺率高達37%的時候,該崗位平均年薪才4.2萬美元,月薪合3500元,在美國幾乎幹啥都比進工廠強,進工廠只比刷盤子強一點,和其技能要求以及工作強度完全不成正比。
招聘的難度相當於一個工廠在中國以3500人民幣的平均工資招聘工人,空缺率高那太正常了,能把人招滿那才叫不正常。
為什麼美國工廠給工人開的工資那麼低?
一點都不低,那可是3500美元一個月,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要高,而且高得離譜,只是因為美國從海外賺的錢太多,導致全民崗位整體收入變的太高,才顯得工廠給工人開的工資低。
所以美國工廠給工人的工資,已經高到極限了,沒辦法再提高了,如果非要提升產能那就需要更多的工人,那就必須給工人開更高的工資。
如果生產的產品售價也能暴漲,那沒問題。
但如果要求產品的價格不能漲,那工廠還不如關門倒閉算了。
但特朗普現在的要求不僅是把產能搬回美國,同時還要求不能漲價。
要求把產能搬回美國,是為了美國好,可以增強美國的戰備國力,是為了美國的老百姓好,可以提升美國工人的工資。
同時要求工廠生產的產品不能漲價,那也是為了美國的老百姓,物資價格不能上漲,否則會導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下降。
把工廠搬回美國乃是國策,上利國家,下利百姓特朗普就不明白了,這天大的好事,你們這些企業為什麼就是不願意在美國開廠?
但這些企業主也有話說。
既然上利國家,下利百姓那你特朗普自己怎麼不在美國開廠,你在美國有開過哪怕一家工廠麼,你全家族在美國開過哪怕一家工廠麼,這麼好的事情你為什麼不自己去幹呢。
蘋果公司在美國的直接僱員就高達9萬人,幾乎都是白領崗位,製造業崗位寥寥,但那可是9萬高工資且坐辦公室的崗位。
特朗普要是把蘋果折騰垮了,自己去負責這9萬高工資辦公室崗位的就業?
蘋果的CEO庫克很明確的公開說,如果非要在美國本土製造,那iPhone的價格將飆升43%,而且這還是建立在美國能提供充足工人,工資不漲的基礎上。
但美國人根本不願意去工廠工作,他們確實想要美國偉大,但只希望別人進工廠,而不是自己進,除非大幅提升工人的工資。
但實際上美國的工廠連目前美國工人的工資都負擔不起了,如果要大幅提升工人工資,那就必須大幅提升產品價格,然後高價賣給工人。
那這就是滯脹,可怕的滯脹,只是看似工資條漲了,實際生活質量反而連年下跌,同時整個經濟都紊亂了,然後還是招不到工人,因為其他白領崗位漲薪更猛。
美國人想要的美國製造,是別人低薪進工廠,或者自己高薪進工廠,絕不存在自己低薪進工廠的可能性,並且自己買到的產品還不準漲價。
這種既要又要聽起來美好無比,但這是許願式治國,實際上根本做不到,一個個都等著不勞而獲坐享其成而已。
如果願意斷絕世界貿易那確實可以把崗位搬回美國,但因此帶來的物價暴漲和生活質量暴跌,紅脖子又不願意接受,所以實際上這事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但美國的紅脖子不信做不到,特朗普也不信做不到,所以他們想試試,他們堅信既可以把工廠搬回美國,又能讓美國紅脖子的生活水平比現在還高。
這種幻想的執念之深,讓特朗普開始窮盡一切可能去探索實現可能性,在和中國硬碰硬發現無法滿足自己的願望後,開始折騰歐盟和蘋果公司了,即便一個是自己的盟友一個是自己本國的公司,依然往死裡折騰。
只要美國的紅脖子和特朗普依然抱有這樣不切實際的幻想,依然每天不停的這樣許願,那特朗普就只能不停的去試,我們也無所謂,隨便特朗普怎麼去試。
等撞到頭破血流之後,等他們認清現實之後,大家才能正常的說話。
更何況這一輪特朗普折騰的是歐盟和蘋果,那我們就更無所謂了。
等特朗普折騰完了依然失敗,其在國內的民意支援會大損,那中國的談判籌碼就更多了。
作者:遠方青木(公號ID:YFqingmu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