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第67期|律所業務介紹專題十三——稅務業務

作者 | 徐梓桐 華東政法大學本科生
莫雲帆 香港大學PhD
周玥汐 西南政法大學本科生
        張朔彬 華東政法大學本科生
        陳錦威 香港大學MCL
        董嘉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
        張博涵 中山大學本科生
        薛鵬飛 布里斯托大學LL.M.
        王思宇 吉林大學PhD
編輯 | Loca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碩士 
         lzzy   美國西北大學LL.M.
責編 | 扎恩哈爾 新疆農業大學
一、工作內容
(一)稅務諮詢
稅務諮詢是律師為客戶提供的關於稅法條文解讀、稅務合規性評估、稅務風險識別和稅務策略建議的服務。律師需要具備深厚的稅法知識,以便為客戶提供準確的稅務建議。這一諮詢服務橫跨各行各業,包括但不限於企業境內外併購、重組稅法問題,以及跨境交易相關的中國稅法及稅收協定問題。[1]根據《四川省律師協會稅務合規律師實務操作指引》,稅務合規諮詢業務主要分為三類:第一,綜合稅務合規諮詢,律師需要為企業全面梳理稅務合規風險,為建立健全稅務合規風險管理系統而提供諮詢意見;第二,專項稅務合規諮詢業務,律師需要針對企業出現某一經營環節或者某一經營活動的稅務合規風險提供解決方案;第三,行業稅務合規諮詢業務,律師需要高度關注行業的稅務合規形勢和稅務監管動向,根據企業需要出具相應的行業諮詢報告。[2]
(二)稅務規劃
稅務規劃涉及為客戶設計合法的稅務最佳化方案,以降低稅負並提高經濟效益。律師會根據客戶的業務特點、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綜合考慮各種稅務因素,提出合法、合理的稅務籌劃建議。這些建議旨在透過最佳化交易結構、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等方式,幫助客戶降低稅負,提高經濟效益。稅務規劃不僅有助於客戶實現短期稅務效益,還能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良好的稅務基礎。實踐中,稅務規劃服務在實踐中是多維度和全週期的,例如PPP專案等專案需要相關方全週期稅務規劃及風險管控服務。此外,在專項稅務規劃服務中,如企業涉及對外投資,稅務也是影響企業投資的重要因素。因此,律師需要充分了解企業投資的目的,確定稅務規劃服務的方向。同時,律師還應當確定企業投資稅務規劃的內容,例如應當確定投資的組織形式、投資地點、投資方向以及投資方式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企業的整體稅負。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稅務爭議解決
稅務爭議解決服務涉及稅務稽查、複議或訴訟等爭議的處理。律師在此過程中需要詳細分析爭議情況,評估法律後果,並制定解決方案。律新社的報告指出,爭議解決糾紛案件量激增,多元化的爭議解決方式得到廣泛應用。律新社的調研報告顯示,涉稅案件是爭議解決法律服務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3],律師需要為客戶提供包括稅企關係協調溝通、稅務稽查應對策劃、納稅人權益法律救濟等服務。因為稅收爭議是不平等主體之間產生的爭議,即行政管理者和行政管理相對人之間產生的爭議,因此,稅收行政爭議具有稅法和行政法的跨界特點。這也就要求稅務律師既要熟悉稅法,又要精通行政法,瞭解稅務徵收的流程以及相應的申報手續等。
(四)稅務合規審查
稅務合規審查是律師為確保客戶稅務安全而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律師會對客戶的財務和稅務記錄進行全面審查,識別潛在的稅務風險點,並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同時,律師還會為客戶提供稅務合規培訓,幫助客戶建立健全的內部稅務管理制度,提高稅務合規意識和能力。透過稅務合規審查和培訓,律師能夠幫助客戶預防稅務風險,確保稅務處理的合法性和合規性。
(五)其他稅務法律服務
律師稅務業務還涵蓋其他多種稅務法律服務。例如,在企業併購、重組等交易中,律師會進行稅務盡職調查,評估交易中的稅務風險和機會,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稅務意見。此外,對於跨國企業而言,律師還會提供國際稅務籌劃服務,幫助企業合理利用國際稅收規則,最佳化稅務結構,降低全球稅負。這些服務對於支援企業的全球化戰略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二、適合群體與關鍵技能
當前,我國稅收爭議案件數量普遍呈上升趨勢,稅收爭議救濟程式作為解決稅企矛盾的法律渠道和維護納稅人權益的法律武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於缺乏對稅收爭議解決的專業認識和實踐經驗,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的溝通通常達不到預期效果,在協調解決稅收爭議的過程中往往過於被動。而稅務律師作為專業的涉稅服務提供者,應當精通稅收政策和法律法規,清楚瞭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為企業提供實體性和程式性補救程式的專業服務。
在稅收領域,稅務律師必須先了解我國的稅收政策法規的立法情況。稅務規則包含實踐中具體適用的規則以及稅法理論,前者決定當下稅收業務該如何操作,後者可以幫助預判稅法將來的立法趨勢。另外,精確地計算稅費金額是從事稅法業務的重要基礎,律師若在辦理具體稅法業務時無法計算應納稅額的具體金額,更遑論看出稅務機關執法文書的漏洞,進行稅務籌劃和盈利預測。
稅務律師除了瞭解稅法、稅收法規外,還需要熟悉稅務程式。在辦理稅務合規與稅務籌劃專案時,稅務律師必須瞭解稅務申報的流程、稅務機關的徵管態度、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的具體業務口徑等,這樣才能設計出相對周全的籌劃方案以避雷區。在辦理稅務爭議案件時,稅務律師還需要了解各類稅務程式的規則,針對性地制定應對措施,其中包括:如何有效地陳述申辯、如何與稅務機關的案件承辦人高效溝通、如何有效地進行聽證、複議的技巧、如何提供納稅擔保、如何進行稅務行政訴訟等。
除掌握稅務相關法律專業技能外,稅務律師還需要具備商業嗅覺,瞭解行業規則、資本市場基本規律、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從而準確預判稅收立法和執法口徑。例如,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扶植中小企業、鼓勵創業是國家一貫的經濟政策,而與之配套的稅收政策就包括對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職業發展前景
(一)市場需求
隨著中國法治程序不斷深入以及稅收法定原則的確立,涉稅法律事務逐漸開始增多,不論是訴訟爭議解決,還是非訴業務,越來越多的當事人在處理涉稅法律事務時開始尋找專業的稅務律師。[4]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稅務管理部門繼續面臨著徵收更多稅款和打擊避稅行為的壓力。這導致對稅務事務的審查日益嚴格,國際稅務糾紛和調查不斷增加。[5]由於稅務律師所涵蓋的業務範圍相比其他而言尤其廣泛,能夠為納稅人提供多種服務,比如代理記賬、納稅申報、合同稽核、稅收籌劃、鑑證諮詢等,稅務業務仍被視為藍海。[6]
在國際方面,稅務機關將加強對跨境結構和安排的審查,利用各種稅務規則(包括反避稅條款)來進行審查。轉讓定價爭議越來越常見,也越來越難以解決,這已成為“常青”的稅務爭議趨勢;國內稅務爭議的眾多特定司法管轄區趨勢,包括在英國對混合成員或受薪成員的合夥企業提出質疑,以及在德國對管理層參與計劃進行審計。與以往相比,全球稅務機關在立場和處罰方面都採取了更加強硬的態度。稅務透明措施和技術發展也對未來稅務爭議產生了潛在影響。
(二)發展趨勢
1. 爭議解決國際化
雖然對外國投資者使用激進徵稅手段並非新鮮事,但過去五年來發生的變化是,國家和投資者在探索“國際化”選擇(如仲裁)以解決稅務爭端方面變得更加成熟。同樣,隨著投資者和國家尋找建設性解決方案的替代途徑,投資者與國家之間的調解和共同協議程式(納稅人的母國可以透過正式的條約程式與徵稅國接觸)等替代性爭議解決方法也在增加。透過將稅務爭議(無論是商業爭議還是投資者與國家之間的爭議)從高度緊張的國內環境中分離出來,各方可以在“定製”法庭專業知識的幫助下共同努力,更好地理解合法和非法徵稅的界限以及最佳做法。[7]
2. 業務方向國際化
全球經濟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國外生活和工作,促使對外籍稅務律師的需求不斷增加。對專門從事國際稅法這一領域的法律專業人員的需求急劇增長。展望未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新出現的趨勢將在未來幾年中決定外籍稅務律師的角色。全球化、技術和法律的交叉將繼續重新定義這一領域。[8]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稅收透明度的提高和全球範圍內對逃稅行為的打擊。2017年,經合組織推出了旨在打擊逃稅的資訊自動交換標準——共同報告標準(CRS)。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承諾根據CRS共享財務資訊。透明度的提高對外籍人士產生了嚴重影響,因為他們的財務資訊不再是本國稅務機關所能掌握的。因此,對熟悉國際稅法和跨境交易的外籍稅務律師的需求可能會激增。[9]
3. 新技術應用廣泛
最顯著的趨勢之一或許是技術在稅法實踐中的相關性日益增強。先進的資料分析和人工智慧(AI)是這一轉變的前沿。先進的資料分析技術可以從海量資料中尋找相關資訊,從而簡化確定外籍人士稅務合規問題的過程。同樣,人工智慧可以將重複性任務自動化,讓稅務律師專注於更高層次的戰略決策。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行業挑戰
1. 市場競爭加劇
從前,相較於傳統的勞動、婚姻、公司業務等法律服務領域而言,涉稅法律服務只能瞠乎其後。但是在專業化趨勢下,納稅人為了避免產生稅務風險,同時也為了應對違法和不當的稅務執法行為,會愈來愈尋求具備綜合法律能力的財稅律師。相應的,律師從事涉稅法律服務的熱情與日俱增,從業人數也不斷增長。機遇來襲伴隨著市場競爭加劇,稅務律師如何準確定位自己,透過提升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來獲得市場競爭優勢,最終在市場取得一席之地也值得思考。
2. 知識更新速度快
稅法和相關法規的更新非常頻繁,稅務律師必須持續學習新的法律法規,以保持其服務的專業性和前瞻性。例如,作為稅務律師執業必備的工具書,《中國稅務律師實務》自2009年首次出版以來,到2023年年初已經進行了第五次修訂,以適應稅收法律、法規的變化。然而,除了要熟悉國家稅收政策、法律環境和法律條文,對公司內部經營和企業運作的深刻理解也十分必要。
3. 跨學科能力要求
稅務律師不僅需要精通稅法,還需要對會計、財務管理等相關領域有深入的瞭解。隨著稅收政策與商業環境的不斷變化,想要適應新的業務需求,律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當下“稅務+法律”的複合型專業背景無疑是該業務領域的優勢,同時擁有註冊會計師、稅務師專業資格的律師,擁有遠遠超過傳統法學教育範疇的能力,如此才能為客戶複雜、棘手的稅務問題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四、律所排名及近期案例
(一)中國律所排名及近期案例
1. 律所排名
2. 國內近期經典案例
案例一
中國電建烏茲別克稅務行政訴訟[12]
——《商法》2023年度傑出交易
法律顧問:段和段律師事務所代理中國電建子公司。
要點回顧:塔什干市行政法院撤銷一審判決,支援電建上訴請求,確認塔什干稅務局處罰決定和國家稅務局複議決定無效。央企中國電建下屬企業與烏茲別克國企於2017年簽訂三個水電站改造EPC合同,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專案貸款。按烏茲別克第3857號總統令規定,外國政府金融組織參與的專案在2021年7月1日之前免徵增值稅。該國於2019年12月30日修訂《稅法典》,將像電建此類透過常設機構在烏茲別克境內開展經營活動的非居民企業列為增值稅納稅人範圍。塔什干稅務局於2021年9月作出處罰決定,要求電建補繳增值稅及罰款合計47,797,948,22蘇姆。電建遂相繼向烏國家稅務局申請複議、向塔什干跨區行政法院起訴,均敗訴。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在2018年設立塔什干辦公室,是烏茲別克第一家中資律所。該所稱,雖然烏茲別克2017年才改革開放,當地法律制度不完善且變化頻繁,但仍然是一個趨近法治的國家,該案判決顯示了當地法院能夠提供公正裁決、維護外國投資者的利益,能夠提升中國投資者對當地法治的信任。
案例二
Kingtom Aluminio應對美國反逃稅調查[13]
——《商法》2022年度傑出交易
法律顧問:大成律師事務所、Morris, Manning & Martin律師事務所代理Kingtom Aluminio公司。
要點回顧:在針對中國企業在多明尼加投資設立的最大美國海外鋁型材供應商Kingtom Aluminio公司啟動的三項反逃稅(EAPA)調查中,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署最終撤銷和推翻了其中的兩項不利原審認定。最終,Kingtom Aluminio公司重返美國市場。這是美國海關有史以來第一次在涉及中國企業的EAPA調查的司法審查程式中,主動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IT)申請重新做出裁決,並最終推翻了其原審肯定性終裁,判定中國海外投資企業不存在逃稅行為。大成所稱,自2016年以來,美國海關發起的EAPA調查共計68起,其中與中國相關的調查有62起,佔比約為91.2%,已經成為繼美國商務部反規避調查之後,針對中國涉案產品執法力度最大,影響範圍最廣的貿易救濟措施。
(二)美國律所排名
1. 律所排名
2. 美國近期經典案例
案例一
Moore v. United States, 602 U.S.
  (2024)[16]
法律顧問:BAKER & HOSTETLER LLP(代表Moore), Department of Justice(代表United States)
要點回顧:本案中,Moores一家就美國政府徵收強制性迴流稅(Mandatory Repatriation Tax,簡稱MRT)提起訴訟。他們認為這種稅是對未實現的投資收益徵稅,違反了憲法第十六修正案,因為這些收益並沒有實現,因此不能算作“收入”。爭議焦點在於根據第十六修正案,國會是否有權對未實現的收入進行徵稅而不在各州之間進行分攤。Moores認為,根據在先判例,收入需要“實現”才能被徵稅。而政府則認為,收入的定義更廣泛,包括所有經濟收益,無論是否實現。最高法院的多數意見認為國會有權對美國控制的外國公司的美國股東征稅,即使這些收入沒有分配給股東。然而,法院的多數意見也指出,這種歸因權力並非無限制,如果國會試圖對實體及其股東或合夥人對同一未分配收入徵稅,那麼這種實體就不僅僅是傳統的渠道。而少數意見傾向於更廣泛的“實現”要求,他們對多數意見的立場表示異議,認為法院的先例不應該給予國會如此大的靈活性。最終,最高法院維持了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的判決,支援政府Moores一家徵收MRT的決定。
案例二
South Dakota v. Wayfair, Inc., 585 U.S.
 ___ (2018)[17]
法律顧問:BRANN & ISAACSON(代表Wayfair, Inc.),GOLDSTEIN & RUSSELL, P.C.(代表South Dakota State)
要點回顧:本案推翻了之前關於州際電子商務稅收的先例。案件爭議焦點在於,州政府是否可以要求沒有在州內實體存在的線上零售商收取並匯繳銷售稅。在Wayfair案之前,只有當零售商在某個州有實體存在時,該州才能要求該零售商收取銷售稅。這種“實體存在”規則導致許多州無法從遠端銷售商那裡收取銷售稅,從而造成稅收損失。南達科他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頒佈法律,要求沒有在州內實體存在的遠端銷售商,如果其年度銷售額達到10萬美元或交易次數達到200次,也需要收取銷售稅。Wayfair、Overstock.com和Newegg等線上零售商因此被起訴。最高法院在本案中,以5比4的結果推翻了之前的“實體存”規則,認為南達科他州有權要求遠端銷售商收取銷售稅。法院認為,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舊的規則不再適用,且對州內和州外的商家造成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這一裁決意味著,即使沒有在某個州有實體存在,遠端銷售商也可能需要遵守該州的銷售稅法規,這對美國的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產生了深遠影響。
案例三
CIC Services, LLC v.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593 US ___ (2021)[18]
法律顧問:Consovoy McCarthy PLLC,Antonin Scalia Law School Supreme Court Clinic(代表CIC Services, LLC),Department of Justice(代表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要點回顧:本案中,CIC Services, LLC就美國國稅局(IRS)的一條通知(Notice 2016–66)提起訴訟,該通知要求某些參與微型俘虜交易(microcaptive transactions)的納稅人和材料顧問提供詳細資訊。CIC Services 是一家材料顧問公司,它認為IRS在沒有經過適當程式的情況下發布了這一通知,違反了行政程式法(APA)。案件的核心問題是,所謂的反禁令法案(Anti-Injunction Act)是否禁止在稅款支付之前就挑戰這一通知。反禁令法案通常禁止在稅款支付前就挑戰聯邦稅收的徵收或收集。最高法院的裁決認為,儘管違反該通知可能會觸發被視為稅款的民事罰款,但CIC Services的訴訟請求並非旨在阻止稅收的徵收或收集,而是旨在阻止一項獨立的、具有自身重大成本的監管要求,即通知中的報告要求。此外,違反該通知還可能受到刑事處罰,這進一步支援了將此案視為非稅收行動的立場。最高法院最終裁定,反禁令法案並不阻止CIC Services提出的訴訟,因為它主要是針對IRS通知的合法性,而不是稅收本身。這一裁決允許CIC Services繼續其訴訟,尋求宣佈IRS通知無效,並阻止其執行。
參考文獻
[1] 君合律師事務所:《稅法法律實踐》,參見https://www.junhe.com/practices/business/10。
[2] 四川省律師協會:《稅務合規律師實務操作指引》,參見https://mp.weixin.qq.com/s/-FJJKVtCOppVajqi9Po-MQ。
[3] 律新社:《爭議解決法律服務調研報告(2024)》,參見https://www.lvxinnews.com/details。
[4] 企合永贏:《行業觀察丨關於稅務律師的發展方向與執業準備》,參見https://mp.weixin.qq.com/s/7aXkpugFPHC0Rya58DxHgg。
[5] 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 Tax Investigations and Disputes, https://www.freshfields.hk/capabilities/services/tax/tax-investigations-and-disputes/
[6] 律師養成紀:《轉行稅務律師,開啟收入翻倍的財富密碼》,參見https://mp.weixin.qq.com/s/Sc0VlZiZanguEwaJviJZhw。
[7] 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ax disputes, https://www.freshfields.com/en-gb/our-thinking/campaigns/international-arbitration-in-2023/increasing-internationalisation-of-tax-disputes/
[8] The Future of Expat Tax Lawyers: Predictions and Emerging Trends, https://topexpattaxlawyers.com/blog/future-of-expat-tax-lawyers-predictions-trends
[9] The American Lawyer, https://www.law.com/americanlawyer/2020/12/30/2021-forecast-tax-attorneys-will-be-in-high-demand-thanks-to-the-pandemic-and-a-new-president/
[10] Chinese business law: https://law.asia/zh-hans/top-firms-china/#employment
[11] LEGALBAND: http://cn.legalband.com/band/sjly.html?lyid=453
[12] 年度傑出交易:https://law.asia/zh-hans/china-deals-of-the-year-2023-2/#Cross-border_9
[13] 年度傑出交易:https://law.asia/zh-hans/deals-china-2022/#Dispute24
[14] Legal500: https://www.legal500.com/c/united-states
[15] Chambers: https://chambers.com/legal-guide/usa-5
[16] JUSTIA: https://supreme.justia.com/cases/federal/us/602/22-800/
[17] JUSTIA: https://supreme.justia.com/cases/federal/us/585/17-494/
[18] JUSTIA: https://supreme.justia.com/cases/federal/us/593/19-9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