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尹建莉父母學堂的你,對總編輯老狼肯定不陌生,對他優秀的女兒不不,也不會陌生。
不不高中在一所國際學校就讀,她在學校的成績,差不多11門功課都是A。
五門AP課(美國大學的預科課程),取得了四門5分(滿分),一門4分的好成績。同時還拿下了兩個重要的國際生物學競賽的金獎,又拿下了學校科技展的二等獎。
這些年總有人問老狼:“你們家不不小學、中學都沒上過輔導班,你們也從來不雞娃,到底是怎麼把孩子教育得這麼好的?”
老狼一句話總結:“我和卡總(老狼夫人),尊重了教育的常識,做了符合教育規律的事,孩子就自然而然的好。”
給大家舉個例子。
去年暑假,不不去雲南支教之前,報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線上夏校,課程還沒上完,就到了去支教的時間。
所以,不不白天支教,夜裡寫夏校的作業,還熬了幾次大夜。
她每天都跟卡總在線上聊天,下面是母女倆其中一段對話:
這段對話,是他們家平平常常的生活片段,亦是日常教育的縮影——
不評判、不說教、不指責,全然的理解、支援、欣賞。
“閨女真棒,源於她娘棒,源於她爹會給閨女選娘!”
很難做到啊!
確實,無痕教育的背後,需要父母做出很大的自我調整,內心有足夠的勇氣。
很多時候,往往我們還沒開始改變,內在力量就被內耗光了。
那麼,要如何自我調整,才能不內耗呢?
2月14日那天,老狼夫人卡總首次亮相,為父母們帶來了一場關於“不糾結、不內耗”的直播分享會。
錯過直播分享會,又著急看的老朋友,可以直接點選下方連結購買並觀看卡總的完整分享。
內容滿滿、全是乾貨
下單後聯絡客服兌換課程
新朋友可以先看下面為你呈現的,卡總分享會的精彩片段,再購買也不晚。
你用什麼樣的濾鏡看世界
世界就會給你什麼樣的結果
我有一個非常能幹的前同事,她在我們公司坐到了一個相對比較高的位置,工作能力特別強,協調溝通也特別強,給人一種拼命三孃的感覺。
我有她的微信,能看見她的朋友圈,也能看見她發的一些短影片。
懷大寶的時候,她想吃油條,就大著肚子從和麵開始炸油條;等到二寶的時候,她想吃涼皮,就自己做,完整呈現了從面到涼皮的一個過程。
那天她發朋友圈,說做到凌晨三點。她兒子喜歡一個類似奧特曼的動漫人物,那個蛋糕上就真的有用奶油做的那個人物。
她還自己開公司,學開叉車,跟她老公一起建房子,組裝傢俱,就像鐵娘子一樣。
“她怎麼那麼能幹呢!跟她比起來,我簡直就是自慚形穢。我覺得自己做得太不夠了!”
但我覺得,僅從照顧家的能力來講,我現在的同事,已經比我強太多了。
中午吃完飯,我跟她一起去超市,她買的魚,我都叫不出來名字,就從來沒買過。
在我看來,這個說自己自慚形穢的同事,已經做飯非常好了,她還給我講過川菜怎麼做,講得頭頭是道。
無限的同情,同時慶幸自己不用去做這些東西,真做不來。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對同樣一件事情的看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導致的結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假如在我們交流之後,她聽了我的經驗,回家譴責她老公和孩子不做飯,一邊做飯一邊抱怨;而我聽了她的經驗,尤其是遠嫁海外前同事的經驗,產生了深深的負罪感。
我覺得呢,我們沒有生活在集中營,也沒有生活在監獄裡,沒有外界給的強壓力,我們是自由人。
我們有選擇做與不做的權利,也不要把自己放在“受害人”的位置上。
比如說我,明明不擅長做飯,某天心血來潮很費勁地做出來一桌,別人都不吃,那我也不應該抱怨,確實不好吃呀!
我不能因為自己付出了時間,就要求別人興高采烈吃我做的飯。
一好不是好
兩好擱一好
說句玩笑話,我們家的主要矛盾是母子矛盾,不是婆媳矛盾。
我婆婆感情細膩、豐富,對別人的話比較上心,老狼工作一忙,說話就容易急躁,我婆婆就有點受不了。
春節期間,老狼特別忙,我還給他打了預防針:“你一定要注意情緒,對我婆婆好點,不要跟她急躁。”
比如,有人會跟公公婆婆說:“你們家的孫子孫女,你不帶就得出錢。”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挺震驚的,心想“那不是你的孩子嗎”。
不不小的時候,請了阿姨帶,我媽會去家裡幫忙看著阿姨。
但後來有一段時間,我獨自帶著不不住在婆婆家。我婆婆做飯啊,跟阿姨替換著照顧不不啊,一點兒怨言都沒有。
如果她說“這個菜涼”,我就只想“哦,這個菜涼”,不再進一步去解讀說“她說這個菜涼,是不是因為這菜是我做的”之類的。
我們家常年請阿姨做飯,阿姨難免會跟老人有一些摩擦。
我婆婆看不慣一些事,但不好意思當面提,她就背後抱怨幾句,自己生悶氣。
有一次,我婆婆被氣哭了,當時我不在,後來我去了解了一下。
她可能吃東西的時候掰了一下,又放回去了。阿姨就說她沒洗手,不衛生什麼的,她說自己洗手了,兩個人就開始掰扯。
雖然那個時間段阿姨很難找,但我立刻找家政公司說“下午這個阿姨不用來了”,我不能讓家裡人受一點兒委屈。
我,我媽,我婆婆,還有阿姨一起開(兩邊的父母都跟我們生活在一起)。
我跟阿姨講:“你的工作核心就是服務好兩位老人,奶奶和姥姥。她們說什麼話,你一定要聽。”
我也會跟我婆婆說:“你有什麼想法就直接告訴阿姨。”
但有時候我婆婆不是不好意思當面說嘛,她就跟我說,阿姨哪件事情沒有聽她的。
我就會當著我婆婆和阿姨的面,跟阿姨講:“你要聽她的。”
永遠讓她感覺,她是第一位的,雖然阿姨難找,但誰也不能欺負她。
我自己這麼多年的經驗就是,兩好擱一好,彼此對對方好,兩個家庭才能和諧,才能非常好。
怎麼樣?
看了卡總分享會的精彩片段
是不是想看完整版的了?
點選下方小程式
即可購買,反覆暢聽
下單後聯絡客服兌換課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