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我的朗讀者 我做你的擺渡人
戳藍字一鍵關注擺渡人

☾
每晚21:39
無論你在哪裡,請記得開啟手機。
♪點選播放即可收聽主播朗讀音訊
文:肖鳳偉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那天,我正陪丈夫在醫院做腰部檢查,突然接到法院工作人員的電話。
對方告訴我,早在幾年前,婆婆就將盛華小區的房子過戶到了小叔子周民名下,過戶手續上有她按的手印……
我腦子“轟”的一聲,工作人員接下來的話根本沒有聽進去,思緒瞬間被拉回到多年前。
-1-
婆婆是我和周軍的媒人。
15歲那年,我在婆婆上班的紡紗廠門口擺攤賣水果,我們因一場狂風暴雨而結識。
得知我早早輟學打工供弟弟妹妹讀書時,她說:“你是個可憐又懂事的孩子,跟我大兒子真像。”
後來,在婆婆的撮合下,我和周軍走到了一起。
婚禮上,婆婆握著我的手說:“孩子,讓你們受委屈了。”
婆婆口中的“委屈”一半是為我們寒酸的婚禮,一半是覺得對不起周軍。
公公早逝,婆婆一個人將丈夫和小叔子周民拉扯大。
為減輕家裡的負擔,周軍小學畢業就開始做苦力補貼家用。
還曾在工地攪拌水泥時被腳手架砸傷腰部,落下了腰疼的後遺症。
而周民因為小時候身體弱,從沒幹過重活兒。
一路讀到中專畢業,成了紡紗廠的一名職工,後來和同事蔡雪結婚。
周民兩口子都屬於斤斤計較的人,結婚時掏空婆婆的積蓄買了一套工廠福利房。
周軍看不慣小叔子的啃老行為,與其爭吵過幾次,兩人的關係一直不太好。
考慮到婆婆的不易,我和周軍結婚時既沒要彩禮,也沒要婚房。
婚後,我們的關係依舊不錯,可謂親如母女。
可是,自從周民夫婦換了新房,婆婆明顯和他們家走得更近了。
婆婆住的房子時常漏水,而且她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獨自居住多有不便。
於是,我讓她搬過來和我們一起住,婆婆卻環顧著我們的房子說:
“算了,我住了一輩子老破小,也想住住寬敞明亮的新房,還是搬到老二家吧。”
彼時,周民已經晉升為車間主任,蔡雪在廠醫務室工作,夫妻倆只有一個女兒,經濟上沒什麼壓力。
而周軍身體不好,不能做重活兒,還需要長期吃藥,生活條件很差。
婆婆的選擇讓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原來,她也是攀高結貴之人。
婆婆與小叔子一家生活的第三個年頭,不幸患上了脊髓炎。
給她交住院費時,我才知道她的工資卡在蔡雪手裡,而且卡上的錢已被取完。
我忍不住質問蔡雪。
她也很生氣,反問我:“媽跟我們住這麼久,吃喝拉撒哪一樣不要錢?
她以前可沒少貼補你們,現在我怎麼就不能用她的退休金來補貼我們這個家?”
蔡雪還向我提出要求,以後要輪流照顧無法自理的婆婆。
我無以反駁,贍養老人本就是子女的義務,更何況婆婆已經跟他們生活了兩年。
但我也向蔡雪提出要求,必須歸還婆婆的工資卡。
-2-
婆婆的病情發展很快,不久後就徹底不能自理了。
照顧一位失能的老人並非易事,除了要幫她翻身按摩,還要為她清理大小便……
有時忙得自己都沒空兒吃飯,更別說照顧丈夫孩子了。
兩個月後,本該蔡雪把婆婆接到他們家時,她卻說自己患上了慢性腎衰竭,需長期治療。
周民工作又忙,問我能不能繼續照顧婆婆。
我只好安慰她好好治療,婆婆的事情不用他們操心。
婆婆自責地對我說:“我一直覺得對周軍有虧欠。
如果不是為了這個家,他也不會落下腰痛的病根。
我想給你們減輕點兒負擔,所以,才搬去和他們一起生活。
可沒想到最終還得你照顧我……”
我逗她:“您是因為住不上新房心裡不痛快吧?
您啊,既來之,則安之,就好好在這兒住著吧。
再說,蔡雪不是生病了嗎,等她康復了就接您過去。”
然而,幾個月後我竟意外得知,蔡雪根本沒有生病,那只是她拒絕照顧婆婆的藉口。
那一刻,我異常憤怒,想去找她問個明白。
婆婆哀求我:“我知道這段時間辛苦你了,可家和萬事興,媽希望你們能和睦相處,不要吵架。
這樣吧,我立個遺囑,把盛華小區那套房子留給周軍,作為對你的補償……”
幾天後,婆婆找來了她的老同事周姨和王姨。
在她們的見證下,不識字的婆婆錄了音,又讓人把錄音打印出來按了手印,還全程錄了像。
婆婆的真誠讓我感激不盡,我也更加盡心盡力地照顧她,直到她去世。
婆婆去世不久,盛華小區傳出要拆遷的訊息,我和丈夫興奮得一宿未眠。
那可是幾十萬元的拆遷費,怎麼也可以讓我們這個家不再那麼窘迫,關鍵是丈夫的醫療費也有了著落。
可當我們去拆遷辦辦理登記手續時,卻被告知周民夫婦早就登記過了。
工作人員還說:“你們這個遺囑是真是假我不清楚。
但周民確實擁有該房屋的產權證,所以就算這個遺囑是真的,恐怕也是無效的。”
-3-
我不相信婆婆會如此對我,所以第一時間找律師起訴了周民和蔡雪。
然而,直到法院工作人員給我打來電話那一刻,我才不得不接受現實。
痛恨婆婆之時,我突然想起她臨終前跟我說的話:
“以後如果有什麼事情,一定去找你周姨。”
婆婆生前和周姨情同姐妹,此時的我只想和她傾訴一下心裡的委屈。
得知我的來意,周姨把一個木匣交到我手上說:
“這是你媽讓我保管的一個老物件,她說如果遺囑有問題,就讓我把它交給你。”
我不解地看著那個古老而精緻的木匣,不知道婆婆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然而,當我看到木匣裡的東西時,驚呆了,裡邊竟然是一對玉壺,還有一張鑑定書。
周姨告訴我,婆婆剛搬到蔡雪家不久,周民就拿著一份檔案說政府要對盛華小區進行改造,需要房主簽字。
婆婆不識字,稀裡糊塗按了手印。
後來她發現盛華小區沒有改造,所以一直懷疑那份檔案會不會是房產過戶手續。
“你婆婆怕你們因為這套房子鬧得不愉快,所以在立遺囑時就做了兩手準備。
她找人做過鑑定,這個老物件怎麼也值個幾十萬元。
如果你得到那套房子,這個木匣我會交給蔡雪……”周姨說。
因為不想辜負婆婆的良苦用心,所以想了許久,我還是決定去找蔡雪,把玉壺的事情告訴她。
可沒等我說完,蔡雪就制止了我:“我不會和你爭,這是媽留給你的。”
沉默許久,蔡雪從抽屜裡拿出一張醫院的檢查單,說:“對不起,我騙了你……”
原來,婆婆剛生病時,蔡雪為推卸責任,謊稱自己患病,也一直為不用照顧婆婆而沾沾自喜。
可前不久,她竟然在體檢時查出早期乳腺癌。
那一刻,蔡雪想了很多。
在生死麵前,曾經的計較、過往的算計實在是過分又可笑。
她想向我坦白,卻又沒有勇氣。
如果不是我今天找來,或許她會把這件事帶進墳墓裡。
蔡雪還向我坦陳:“我聽周民說你是咱媽挑選的兒媳婦,心裡就特別不舒服,感覺只有我是外人。
特別是後來,她為了不給你們添負擔,選擇與我們住在一起,我心裡就更不平衡了。”
蔡雪的話讓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裡的憋屈一下子煙消雲散了。
婆婆沒有算計我,蔡雪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還有什麼能比這些更重要呢?
想到這裡,我拉起蔡雪的手告訴她:
“都過去了,好好治療,放心,一切都會好起來!”
蔡雪眼含熱淚,用力握握我的手,笑了。
-End-
作者簡介:肖鳳偉。本文首發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中國家庭幸福生活引領者,專注女性成長與婚姻幸福,探討如何更好地愛自己、愛家人。《婚姻與家庭》雜誌出品。

在兵荒馬亂的朋友圈
謝謝你不是為我而來,卻能為我而留
如果不能渡你上岸,我願陪你數盡人生波瀾。

你的每次分享,就像給擺擺 一個愛的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