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魯迅
一畝三分地裡使用者名稱叫魯迅的同學,不是我們寫個文章,冒充名人發表 orz

要回國了
最後寫個簡單的總結吧
學習
我喜歡的:
在國內讀本科的時候成績很差,主要是因為老師的比較刻板且威嚴不容侵犯,導致我一段時間厭惡學習(有一學期掛了四科)。
這些在NYU讀master的時候都沒有碰到過,絕大部分老師都很願意去和學生交流,碰到學生的質疑大部分老師也會耐心地和你討論,而且大多很有幽默感。
還有一點就是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自己去尋找和讀感興趣的paper,然後實現的學習過程很有意思,終生受用。
我不喜歡的:
作弊。我之前沒有想到的是,身邊同學有很大部分只要能作弊就會去作弊。某些科目的考試因為老師的信任(沒有嚴格的監考),導致中國童鞋們瘋狂抱團作弊拿A,最後認真學習誠信考試的同學被curve之後反而只能拿個A-/B。除了考試還有找工作時候的OA請別人做,電面群體作弊等等,真的很low。
總的來說我在這裡學習已經盡了全力,本來是奔著全A去的,但有兩門課被A-了,給作弊的你們豎箇中指。
幸運的是我也在這裡拿到了自己人生中唯一一個學習類的獎,算是彌補了遺憾。
我希望即將來學習的寶寶們如果能看到,請大家在學習的時候抱團一起努力,而該你一人面對挑戰的時候請勇敢的接受它,不要變成你兒時最討厭的那類人。
工作
我的全職工作經驗到今天已經接近4年了(國內2年整,美國1年零10個月),我覺得工作在國內和國外其實沒有明顯的優劣。
如果你只是想安穩的過日子,那一定是國外好,主要是員工權益法律保障,工作量可選。但如果你想快速的往上爬,兩頭基本都差不多。
我在O實習的時候參照同組一位在G兩年從New Grad到T5的同學的軌跡給自己定了目標,希望也可以在master畢業後全職的兩年內到3(O的1-4對應G/F的3-6)。所以為了這個目標也是主動own了很多專案,經常性的鑽研技術到深夜,最後是全職三個月升2,一年半的時候升了3,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工作方面沒有遺憾了。
我覺得在一個tech-driven的公司,技術線快速升級沒啥捷徑可走,就是多去做專案,多去承擔專案,多花時間,提升自己在公司的重要性。
當然這裡有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所做的技術是你真正感興趣的,只有你對自己工作的東西感興趣,你才會願意花額外的時間去鑽研。
很多同學覺得國外公司的政治鬥爭很少,可能是級別相對較低。當涉及到利益相關和分鍋/甩鍋的時候,平時自我包裝的很好,“友善”的美國人就開始撕破面具,展示出真實的人性了,哈哈。
另外現在公司開始擴招了,很多地裡的寶寶們加入了O,絕大部分同學我覺得都是很好的孩子,然而有小部分同學為了極力討好領導/老員工會來拆我們內部中國留學生群體的臺他們沒有什麼文化上的共同話題,只能硬尬聊到一些我們只在內部群體裡分享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大多是我把大家當朋友而不是同事才會分享的。因為有這些小報告能手的存在,所以很多有意思職場上故事就不方便在這裡說了。
生活
這是最終使我我做出回國決定的原因。
吃的不爽。我嘗試了大部分所謂的世界美食,但還是隻有中餐對胃口。紐約已經是美國中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但我現在只要一想到吃飯,紐約地區各家中餐館用油的味道就自動腦補到舌頭上,好膩。而且晚10點後開門的很少,總不能想吃夜宵半夜就往法拉盛跑吧。。。可選擇性還是太少。
文化方面的話沒有歸屬感,其實主要是我個人不太願意融入美國主流的文化,希望保留自己的傳統文化。理論上不衝突,但更希望工作生活在我身邊的人也是和我一樣在相同文化背景下成長的,我過得更輕鬆自在一點。
我個人對子女教育其實沒啥要求,在這裡只是提供一些資訊。很多人對中小學教育這塊有一些誤區,覺得美國的教育就是好且輕鬆,其實並不都是這樣。我身邊有很多在NYC public school教書的朋友,和他們交流了解到正常他們學生中能申請上藤校或者排名靠前公校的基本上每天正常的睡覺時間都在0點以後,他們會非常非常努力地學習,在低年級學完全部高中課程,高年級時候學習AP(Advanced Placement)課程,厲害的學生能在畢業前完成十門左右AP課程來抵大學學分,與此同時還要兼顧各種課外活動來賺取credits。而享受自由輕鬆快樂教育的絕大部分同學最終只能去政府安排的community college。
所以對普通中產家庭來說,其實教育方面在哪裡子女都要拼盡全力的努力,並不是踏上這個國土你的孩子就自動獲得更好的教育。當然如果對子女教育質量沒要求只是希望子女有個無學業壓力且快樂的童年,美國是更好的選擇。
其他諸如環境、醫療、安全等等方面我覺得都是互有利弊,看個人喜好了。如果你沒有在兩邊都工作生活過,僅憑別人口中的世界或者是隻根據旅遊的經驗去作出決定,那都是不太靠譜的。
寫在最後
為什麼現在回去?
做出了決定就立刻執行就好了。我始終堅持自己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親身體驗的結果。因為我們還年輕,沒有什麼輸不起,沒有什麼可害怕,更沒有什麼板上釘釘。
在這邊最大收穫就是認識一堆很好的朋友,然後就是把O的中國留學生隊伍從我一個人發展到了十多個人,其中有一兩個寶寶做事風格變得和我有點像,很開心。
我覺得你希望未來這個社會變成什麼樣,你就堅持用那樣的方式去對待你身邊的人,你要相信十年後一定會有更多像你一樣的人,用和你一樣嚴厲但溫柔的態度去對待他人。
再見,我要回家啦
左下角閱讀原文去地裡跟作者交流。


-長按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