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學錄取專訪】把數學想成一個哲學問題後,我轉去了布朗

小編注

M同學成功從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轉學到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海狸學院特意邀請了M同學與我們分享她轉學的經歷、成功的秘訣和申請的經歷,為接下來想做轉學申請的同學參考和學習。
Q
你好M同學,首先感謝你抽出時間接受採訪!我們希望你能分享一下你轉學的心路歷程,為其他同學提供一些借鑑。
首先,你能告訴我們為什麼會考慮轉學嗎?
A
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我本科申請時的結果不太理想,當時只有威斯康星大學、石溪大學等三個學校錄取了我,其他的候補名單也沒有等到好訊息。最終我選擇了石溪大學,因為它的數學專業非常強,但心裡還是有些不甘心。畢竟我高中是比較好的私立高中,結果卻沒有達到預期,因此我決定再試一次,爭取更好的機會。
當時選擇石溪大學的另一個原因是它離家比較近,在紐約州,同時它的數學專業也很優秀。畢竟轉學的成功率相對較低,所以我當時想,即使最終沒能成功轉學,在石溪大學學四年的數學也算不錯的選擇。
Q
有了轉學的想法之後,你做了哪些準備呢?
A
在準備方面,我主要是自己進行了一些頭腦風暴,思考關於轉學的一些策略和故事情節。我會考慮如何講述一個與眾不同的故事,因為轉學申請不能與第一年的申請完全相同,那樣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不同的賽道上為自己打造一個新的形象。
布朗大學坐落於美麗的羅德島
Q
你最終選擇了布朗大學,能告訴我們你為什麼選它嗎?
A
首先,在我拿到的所有錄取通知中,布朗大學的排名是最高的。哥倫比亞大學也給了我候補名單,但那是之後才通知的。而且我考慮到,若轉學到哥倫比亞大學,還是需要修完他們的核心課程,這樣選課的自由度就會大大降低。
而布朗大學則完全不同,你可以自主選擇課程,擁有很高的自由度。雖然轉學意味著少了一年時間,但我仍然可以完成自己想修的所有課程,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話說,布朗大學其實不太鼓勵你三年畢業或提前畢業,他們要求你必須完成八個學期的課程。當時布朗是最後提交的學校,本來沒打算要申請的,簡直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關於專業的話,當時申請的時候我提出我對哲學和數學都感興趣。布朗的課程安排非常自由,只要完成數學相關的課程,其他課程你都可以隨意選擇。所以如果我想拿到一個哲學學位,其實透過努力湊一湊課程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但我並不會強求自己去湊夠課程數,主要還是看是否有我感興趣的哲學課程。如果有感興趣的課我會去上,但如果不感興趣,我也不會為了一個學位強迫自己去修不喜歡的課程。
另外還有Emory和NYU錄取了我,Vanderbilt是waitlist。沒有選擇NYU的原因是我不是很喜歡它的校園,我還是想找一個稍微安靜一點的地方。我以前路過NYU的校園,它就是在幾棟樓上面上課,下課後就出來,而不是說大家在一起學習的那種氛圍。我還是比較喜歡校園的那種感覺。
歷史悠久的布朗大學擁有濃厚的學術氛圍
Q
你在轉學之前有什麼顧慮或者擔心嗎?又是怎樣克服的呢?
A
最大的顧慮其實還是錄取率實在太低了,尤其今年的競爭非常激烈,就像買彩票一樣。我有點不知道該如何去迎合學校的要求,無論是寫文書還是做其他準備,都不確定怎麼展現自己,才能讓學校覺得選擇我是一個明智的決定。這種不確定性確實讓我有些困擾。
為了應對這些顧慮,我慢慢開始準備。我和海狸的老師一起頭腦風暴,決定將哲學與數學結合起來,把這條線理順後,在學校選修了一些相關課程,然後開始寫文書。
雖然最初這是一個設計好的方向,但在準備過程中,我確實對哲學產生了興趣,也逐漸明確了這是我目前的學術興趣。所以最終,當大學看到我的學術興趣與他們理想的學生形象契合時,錄取過程也變得相對順其自然,而不是刻意去迎合某個大學的期望。
我覺得很多同學都會有一個誤區,他們常常問某個學校喜歡什麼樣的學生,或者希望看到什麼樣的特質。我認為這些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想展現出什麼樣的自己。當然,不同的學校確實有不同的風格,比如哥倫比亞大學和布朗大學更喜歡有多元興趣的雙專業學生,而有些學校則更偏好學霸型的學生。但無論如何,突出自己的特長和優點,表達真實的興趣才是最關鍵的。否則,寫出來的文書會顯得很虛假,而這恰恰是最致命的。
Q
我接下來想問一下你的課外活動。你參與了哪些課外活動?你覺得這些活動對你的轉學有何幫助?
A
在學校裡,我主要是延續了高中時的一些活動。其實我很想加入哲學俱樂部,但它的時間和我的合唱團衝突了,所以一次都沒能參加,有點小遺憾。如果能加入哲學俱樂部,整個故事會更完整一點,顯示我不僅在學術上有興趣,在課外活動中也有參與。但因為沒能參加,所以我主要參加了數學俱樂部。
數學俱樂部畢竟是大學性質的,與我高中時參加的數學俱樂部有一些不同。這裡可以邀請到更多的教授或客座講者,接觸到的人更多。此外,他們也很注重照顧大一學生,不會要求你一定要懂得某些知識點才能聽懂內容,所以這方面讓我感覺很貼心。
俱樂部裡還有一些有趣的活動,比如在成員之間舉行和微積分相關的比賽,提升了大家的參與感。
除此之外,我還延續了高中時的運動,比如打球。我高中時是校隊的,這邊也繼續玩球。
另外,我還有一個經濟適用房相關的實習。我把這段經歷寫進了我的文書裡,感覺對轉學申請挺有幫助的。因為其他活動大多都和校園有關,包括一些非學術的校園活動,而這個實習完全與校園無關。透過這個實習,我也關注到了一些社會問題,比如經濟適用房這個議題。我不僅參與其中,還試圖從他人的角度去理解這個問題,而不是單純地去幫助那些需要救助的家庭。
布朗大學的校徽為榮譽的象徵: “coat of arms"
Q
接下來想問一下你大一的求學經歷。你選了哪些課程?
A
大一秋季學期我選擇了兩門數學課、兩門哲學課和一門寫作課。春季學期的課程結構也是類似的。數學方面,我選擇了難度較高的課程,因為我高中時已經有了微積分的基礎,所以修了一門叫做MATH 307的課程,難度比較大。另一門數學課是作為後續課程的先修課。
哲學方面,因為我想要講述一個與哲學相關的故事,所以選擇了一門邏輯課(Logic),這門課相當於把哲學和數學稍微聯絡起來。此外,我還選了一門哲學入門課程。寫作課則是大學要求的必修課程。
春季學期的時候,我選課程變得非常難。我選擇了四門300級的課程,基本上都是為大三大四的學生設計的課。當時我並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應對這些課程的難度,但我決定拼一下。因為如果我不提高課程難度,可能在學術上的認可度會受限,畢竟石溪大學的排名和學術聲譽不是特別高。如果我想申請頂級學校,我覺得必須拉高難度。因此,我給自己安排了非常緊湊的課表,兩門數學課和兩門哲學課,都是高難度的課程。
Q
那你是如何與教授溝通的以及最後是如何要到推薦信的?
A
跟教授的溝通主要還是透過他們的Office Hour。對於數學老師來說,如果在課堂上有不理解的地方,或者他講到的某個點我特別感興趣,我會利用辦公時間去詢問,或者是討論作業中的問題和一些擴充套件的內容。當我提到需要推薦信時,數學老師非常熱心,幫我分析了之後的選課建議,還給了我一些關於數學學習的建議。
至於哲學老師,我選擇了教授邏輯課的老師。他的教學風格非常隨和,他在課上強調,學會知識比過度擔心考試更重要。因為我的數學背景,使得我在邏輯題目上反應較快,老師對我這方面的能力印象深刻。我們私下也聊了很多關於數學和哲學的交集,探討了如何從數學的角度看待哲學問題,以及如何用哲學的思維方式來理解數學中的一些概念。最終我請他寫了推薦信,他也很樂意為我寫。
布朗大學吉祥物 – 灰熊
Q
那接下來能不能再談談你和海狸匹配的導師做學術輔導的經歷?你對這段學術輔導的感覺如何?
A
其實在我剛與他接觸時,是感到有些忐忑的,因為他在數學領域的研究主要是微分幾何(differential geometry),而我之前對這個領域的瞭解非常有限,僅僅停留在一些基礎知識上。數學這個學科本身就是需要一步一步深入學習的,所以當時要做和這方面相關的研究讓我很緊張。但是,教授建議我先讀一些基礎的教材,有什麼不懂的就問他。
在這段學術輔導過程中,我們花了一半的時間打基礎。最後,他建議我們作為成果,選擇證明一個命題。我編寫的版本更易於理解,因為原版中引用了很多其他人的書籍和公式,參考文獻非常多,且語言簡短且用詞不夠嚴謹。對於那些已經熟悉這個領域的專家來說,他們可能一下子就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但對於像我這樣的學生來說,閱讀起來還是比較吃力的。雖然我讀了微分幾何的教材,但這些內容還是比較基礎的,而直接讓我去讀原版的證明——那些非常前沿的研究——真的讓我感到無從下手,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教授建議我去查詢所有引用的參考文獻,非常繁瑣。參考文獻可能有幾十條,都在其他書裡,作者不會重新解釋一遍,只會告訴你在哪本書的第幾頁可以找到。我就按照他的指引去找,但這整個過程非常耗時。
所以,我之後決定編寫一個自己的版本,因為我想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延續原版的思路,但在原版中省略了太多內容。因此,我計劃先列出一些基礎定義和必要的定理,告訴讀者我們會用到這些知識,然後再進行證明。這樣,讀者可以更容易跟上思路,知道我指的是哪些定理。
從學術的角度來說,對於我未來想要研究的純數學領域,我覺得這段學術輔導幫助不是特別大,因為我之後想要研究的是完全純數,而微分幾何稍微偏向應用數學。但是這段經歷對你的轉學申請的幫助是很大的。首先,它證明了我與一位教授有密切合作的經歷,而且得到了教授的認可。這說明在學術能力上,我得到了肯定。這也顯示出我不僅僅是一個學數學學得很好的學生,還在積極探索學術道路,已經在做一些實際的研究工作。
Q
接下來想請你分享一下你的文書寫作經歷。有沒有哪一篇特別值得分享的?
A
那我就來講講大家都很頭疼的“為什麼要轉學”(Why Transfer)這篇文書吧。一開始,我只提到了自己喜歡數學,但是在加入哲學後,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喜歡哲學和數學,對吧?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我只說自己喜歡數學,其實石溪大學的數學已經很好了,我無法寫某某學校的數學比石溪好很多,這樣寫就顯得不真實了。
所以,我不能這樣寫,只能從石溪大學在哲學方面無法滿足我的好奇心這個角度切入。我強調哲學和數學的交融,而石溪大學在這方面的課程選擇有限,因此我想透過轉學尋找更適合我的學術環境。
另外一個原因,我選擇把文書重心放在哲學上,是因為數學太難表達了。如果我要把一個數學理論講給招生官聽,我覺得會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且招生官大多是文科背景,可能不太瞭解理科,所以我沒法透過講解某個數學定理或方向來表達我的興趣,他們未必能理解。
所以我選擇用哲學的趣事、軼事或者悖論來引入整個故事。最後,我用一個悖論作為開篇,成功吸引了招生官的注意力和興趣。
文書老師一直在提醒我,哲學和數學是可以有聯絡的,但我需要講述為什麼我同時喜歡它們,為什麼我覺得這些東西有趣。這就需要講我自己的故事,分享在這期間發生的事情,是什麼讓我對它們產生了興趣。
那時候也很巧,我在寒假的時候去圖書館,翻到了一本書,開啟了整個故事的契機。書裡提到了一位古希臘哲學家,他叫芝諾(Zeno),討論了許多關於“無限”的悖論。他對無限這個概念提出了很多悖論,而我馬上就想到了數學中的“無限”(infinity),尤其是在微積分和分析學這兩個分支中對無限的定義。
當時我想到,如果用微積分的概念去解決這些悖論,或許能得出不同的結果。這讓我覺得非常有趣,於是我決定從這個角度寫我的故事。透過讀這本書,我把兩個學科聯絡起來。
另外一個故事是關於哲學證明和數學證明的區別。我也結合了這些內容,進一步展示了我的學術興趣。
其實,很多同學都有一個誤區,以為招生官必須懂得所有專業的知識。實際上,招生官不可能懂得所有學科的內容,但他們能看出你是否真正理解。因此,你的思考過程一定要體現在文書中。
布朗Stephen Robert '62 校園中心
Q
那接下來問一下你對與海狸學院合作的感受。你覺得和海狸專案老師以及文書老師合作的體驗如何?
A
與專案老師的話,我覺得在群裡發訊息或者我們現在見面的幾次溝通,整體效率還是挺高的。雖然通電話和見面的次數並不是特別頻繁,但每次都很有成效。
和文書老師的合作非常密切,我改文書的速度也比較快,基本上一稿發過去,他們很快就會回覆。特別是其中的一位老師,我們一直保持通話溝通,他給了我很多幫助。當時文書的故事情節也是他一點一點幫我修改的,他確實花費了很多時間,最終把文書改到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狀態。
Q
最後,你有什麼話想對那些打算轉學的學弟學妹們說嗎?
A
我覺得不要害怕轉學這件事。很多人可能覺得再經歷一次申請大學的過程會很累,確實,你要再經歷一次申請,還要寫文書、頭腦風暴,這些確實挺痛苦的。但我認為,這也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並不是說你現在對自己不夠了解,而是透過這個過程,你會有一個更深入的自我認知。所以,不要把它看作是一個負擔,而是把它當作一個瞭解自己、更好機會的過程去面對。
最後,再次感謝M同學真誠的分享,祝願她在布朗求學一切順利。加油!
轉學不是補考,海狸學院轉學專案的很多學員,在轉學中反而收穫了比一年前ED衝刺學校還要突出的錄取,實現大飛躍。海狸學院轉學專案成立三年來,收穫了98枚藤校offer, 包括兩枚斯坦福,兩枚MIT,一枚劍橋大學,十四枚哥大,十二枚芝大,十二枚西北,九枚布朗,六枚賓大,四枚康奈爾,四枚杜克,兩枚JHU等。
每位同學在大一和大二期間都各有一次轉學機會。感興趣海狸學院的轉學專案,趕緊長按二維碼填寫表單,和顧問老師進行一對一諮詢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