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閒暇時,刷到今年年初的一個影片,影片裡爸爸對自家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頗有怨念:
“自從俺兒上了幼兒園之後,俺家裡基本上就沒有什麼秘密了。”
“最瞭解俺家庭的人,竟然是他老師。”
“上個月我屁股上長了個包,然後呢,俺兒知道了。”
“過來兩天,我去接俺兒,走路還不大得勁,他老師就問我說還好嗎?”

“前天俺和老婆吵架,老婆說能過過,不過就離。”
“昨天俺去接俺兒,他老師就和俺說,為了孩子你們要慎重啊。”
真是說的人尷尬,聽的人也尷尬。
在這條影片的評論區,許多幼兒園老師坦然證實了父親的猜想:
“哈哈哈,孩子家的秘密對我們老師來說早就不是秘密了。”
“不只是你家那點事,鄰居家的、姥姥家的就是娃的舅舅沒有女朋友,我都知道。”
當然,如果你以為藏不住事的“大嘴巴”只存在於幼兒園,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一年級的話不但會說,還會表演,再大點,還會把家裡的事情寫進作文。
此外,其實除了上學的會說,沒上學的也會輕而易舉地就把老母親“出賣”:媽媽的襪子爛了個洞。
在類似影片的推送下,發現一個叫做#幼兒園老師是知道秘密最多的人#的熱門話題,點進去一看,娃娃們真是一點都沒把老師當外人,啥都和老師說呀。
家長們是否還不知道,自己平日裡小心維護的形象早就被娃“誹謗”得一塌糊塗。
爸爸們以為的自己:西裝革履,不苟言笑。
幼兒園老師眼中的爸爸:“精英”只是維持在人前的表象,實則在家放屁像鞭炮。
喝多了會和人打架,還被人打瘸了腿。
不只是爸爸的現在,爸爸小時候的那點“屎尿屁”也被他透露的一點都不剩。
當然,“人有三急”,長大後的爸爸有時也會被迫“隨地大小便”。

既然爸爸屁股上長包可以說,那麼爸爸割痔瘡也應該是能和老師分享的事吧。

關於開車看美女或許會被娃的老師教育這件事。

看到這,媽媽們是不是還在幸災樂禍?
可在散播爸爸媽媽的秘密這件事上,孩子絕對一視同仁。
媽媽們眼中的自己:
知性、優雅、溫柔、大方。
幼兒園老師眼中的媽媽:
愛睡懶覺到中午。

可能為了睡覺還要讓孩子捱餓。

還自己吃獨食,半夜不是麻辣燙就是辣條。

更是麻將桌上的常敗將軍,輸錢輸到只剩一百塊。

至於爸爸媽媽之間的感情,自然也是娃們進行社交的話題。
想在人前維持夫妻恩愛形象的爸爸媽媽可以別再為難自己了,你們私下什麼樣,大家都知道。
囑咐連帶嚇唬,也沒能成功阻止孩子告訴老師“媽媽天天發飆和爸爸吵架”。
爸爸媽媽其實也很幼稚,吵架的理由小到可以是一雙襪子。
也可能是爸爸和以前的女同學吃了一頓飯。
但凡是碰上正義感爆棚的老師,那就是“girl helps girl”了。

爸爸媽媽的這些糗事,被孩子說出去到底是無傷大雅,可有的事,最好還是不要讓孩子看見。
大人的感情,我們不予置評,但依然希望這樣的家長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懸崖勒馬。

即使是夫妻恩愛,也請記得避開孩子,不然或許會被孩子當成妖怪。

哪怕是娃睡著了也一定不要掉以輕心。

上面的這些事,著實尷尬。
可諸如門鎖密碼,家庭收入,家中的資產,若是家人中有人工作性質特殊,被外人知道了,或許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當孩子把外公是銀行行長這件事告訴了小朋友……

WIFI密碼讓鄰居蹭網上癮。

同個小區,家庭資訊和門鎖密碼向陌生人透露得如此詳盡,真的很危險。

她確實記住了爸爸媽媽讓她不要告訴保險櫃在鞋櫃的後面。

常言道:“童言無忌。”
孩子不懂事,沒有大人的分寸感和界限感,不知道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
對於他們來說,只是和自己親密的小夥伴以及信任的老師分享自己爸爸媽媽以及自己家庭的一些趣事,畢竟,在他們小小的世界,爸爸媽媽幾乎佔據了全部。
所以,不該說的事,就要爸爸媽媽自己注意了。
自己那些無關痛癢的小事,還是請爸爸媽媽小小地犧牲一下,供孩子當他的社交貨幣吧。
標杆課程(點選下方藍字瞭解)
|
北京大學課程(點選下方藍字瞭解)
報名諮詢:龍老師15110089360(微信)
|
|

“每一次讚賞,我都當成是喜歡”
—————已讚賞9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