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就是這麼回事(家長篇)

她想要什麼?
朵拉最近看我們不順眼。
她說:“爸爸不好,聲音太大;弟弟不好,太淘氣;媽媽也不好。”
我問:“我哪裡不好?”
朵拉說:“你沒有制止爸爸和弟弟。”
晚上吃飯,朵拉和爸爸還在書房為了電腦操作的事情在爭論。我在餐桌前隱隱約約聽見朵拉喊:“你不要隨便插手,你把門關上!”
過一會,朵拉爸出來了。他說:“朵拉性子急。我必須在三秒鐘內搞定,證明自己有用。”
“那你搞定了嗎?”
“那當然,”朵拉爸自豪地說:“朵拉還是很佩服我的,說:‘謝謝爸爸!’’”
我恭喜他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然後問:“朵拉最近特別強調要尊重她,是不是說明她長大了,想當大人?”
朵拉爸說:“不。她想當甲方。”
發言
新初一暑假開始,朵拉對家長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經常時不時湊到我身邊看家長說了什麼。
然後她就開始吐槽:“這是兩個月前發的通知,怎麼現在才開始關注?在網上找一個40頁的本子很難嗎?為什麼要別人給連結? 這些訊息之前有人說過呀,為什麼不搜一下聊天記錄呢”
最後總結道:“媽媽,你真是一個智慧的家長!”
我問:“為什麼?”
朵拉說:“因為你從來不在家長群裡提這些問題。”
她告誡我,千萬不要在家長群裡隨便提問。“否則老師以後看到我,就會想,這孩子是不是跟她爸媽一樣,啥都記不住。”
拉群
某天下午,朵拉破天荒主動打電話給我和朵拉爸。我們兩個很激動,還特意打開了擴音。只聽見她氣急敗壞地說:“你們怎麼沒通知我要帶紅領巾啊。”
我們傻眼了。原來我們漏掉了家長群的通知。
過了一週,朵拉要求帶智慧手機去學校。她的學校規定,帶智慧手機必須申請,比較麻煩。所以此前她帶的是無法上網的舊式手機。
我問:“你為什麼一定要帶智慧手機呢?”
朵拉說:“這樣就可以用微信。“
我問:”為什麼要用微信?“
朵拉說:”這樣你才能把我加到家長群。”
“為什麼你要進家長群?”
“因為你們家長太不靠譜了。”
取經
學校安排優秀畢業生家長介紹經驗,我大老遠地趕過去取經。
回家,朵拉爸問有什麼心得,我想了想,總結兩個字:跪舔。
當然這不是原話。原話是:
有的建議要耐心陪伴,要做美食,要哄孩子開心。
有的會開家庭會議,會上孩子吐槽家長干涉過多,家長則要常常自我反思。
還有的建議,到了初三,要少說話多做飯。
總之,跪舔才能和平,跪舔才有希望。
更精彩的是問答環節。
一位初一家長問:“我也想要少說話,但是看到孩子做事磨蹭,實在忍不住怎麼辦?”
答曰:“那也只能接納。”
再問:“如果孩子跟你頂嘴,發脾氣怎麼辦?”
答曰:“家長要提高自己的修養。”
一位初二家長說:“一看就是初一家長。我們初二家長都不問了,都自己調整適應了。”
一位初三家長說:“我現在覺得孩子沒有缺點,有缺點家長就要自己改正。”
我眉飛色舞地給朵拉爸介紹了一番。沒想到,當天晚上就和朵拉為一件事爭上了。
我正生氣,朵拉爸說:“你不是去西天求得真經了嗎?唸啊。”
睿智
朵拉爸最近幾篇談到朵拉的文章,孩子都不怎麼滿意。朵拉爸很苦惱。
我說:“你不能太突出你的睿智。”
朵拉爸說:“我還用突出嘛?我渾身上下都寫滿了睿智。”
我說:“關鍵是你要突出朵拉的睿智。”
朵拉爸頓了一頓,說:“那我只能虛構。”
兩幅字
週末,寄宿的朵拉要回家了。我很興奮,在考慮給她買什麼好吃好喝的。
朵拉爸說:“你去買兩幅字。”
“什麼?”我問。
“一副寫著‘跪’,掛在客廳;一副寫著‘舔’,掛在書房,”朵拉爸說:“每次要發火罵她之前先看一眼。”
不需要理解
進入初中以後,學什麼、怎麼學,朵拉大都自己定。
我問得多了,她就說:“你別管那麼細,我心裡有數。”
我說:“我就是不太理解你的做法。”
她說:“你不需要理解,你只需要跪舔。”
這個家不能沒有我
朵拉週末回家,看到爸爸正在打遊戲,怒斥:“我在外面一天學習十個小時,你居然在家打遊戲!”
朵拉爸說:“我沒打,我只是手裡拿著遊戲機。”
弟弟來問我一道語文題,我直接告訴他答案。朵拉震驚:“媽媽,你這樣太不專業了。”
我說:“我就這水平。”
朵拉嘆了口氣,自己去輔導弟弟。
該做飯了,我讓朵拉去下麵條。
朵拉說:“為什麼要我去?”
我說:“因為我們都掌握不好火候,只有你可以。”
朵拉點頭,走進廚房,邊走邊感嘆:“這個家不能沒有我。”
作文
上學期末朵拉爸給朵拉批改了一次作文,並在公號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這學期的第一次語文考試,朵拉作文成績有所進步。
朵拉爸爸很振奮,說:“你這周再寫一篇作文,我來幫你改。”
朵拉說:“爸爸,你又要寫公號了嘛?”
能力
朵拉回家,朵拉爸在她書桌上扔下一堆列印好的期中複習材料。
“剛回家就搞這些,你這樣讓人很煩啊。”我說。
“她怎麼會煩呢。朵拉,你煩嗎?”朵拉爸不信。
“我會表現得很平靜,”朵拉說:“因為我有一項能力,就是忍耐。”
朵拉爸走了。
端水
一家人出去吃飯,我提議點一道菜,朵拉爸開始不同意,但是最終還是點了。
菜來了,朵拉吃了一口,說:“太好吃了,媽媽你真是太智慧了。”
她看了爸爸一眼,說:“爸爸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同一天,我和朵拉爸爭執,我找朵拉:“你說誰對?”
朵拉說:“我站在你一邊,因為你總是正確的。但我還是想跟爸爸玩的。”
重要
週末,朵拉迷上了聽英語故事。吃飯、走路都要聽MP3。
我說:“到底MP3重要還是我重要?”
朵拉說:“媽媽重要。”
我說:“我怎麼覺得像在敷衍我啊。以後要是你男朋友問你,MP3和男朋友之間誰重要,你會怎麼說?”
朵拉說:“媽媽重要。”
形容
我讓朵拉爸形容朵拉對我們的態度。
他說:“敬而遠之、客客氣氣、禮貌送走。”
原因
朵拉考試結束回家,和我邊吃邊聊。我就考試時間分配提了一些建議。
她說:“媽媽,你沒有罵我,只是說怎麼才能做得更好。這說明你認為我是有希望的。你為什麼相信我呢?”
我說:“我努力學習,知道要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成長。”
她說:“那別的家長就不學習了嗎?”
這話我接不了,只能實話實說:“可能是他們手機訊號好。我手機一直沒法開啟成績通知App,看不到你的答卷。”
心理學家
朵拉說:“孩子表現不好,全是父母的責任。”
我說:“你憑什麼這麼說?”
朵拉說:“我看了很多心理學家的著作,他們都是這麼說的。”
我說:“哪些心理學家?你給我舉一個例子。”
朵拉說:“比如孔子。他說,養不教父之過。”
家長關心什麼
朵拉要作為學生代表在家長會發言,介紹學生活動。她很認真地寫發言稿。
我看到長長的稿子,說:“不用寫太多,家長也不一定那麼關心這些事。”
朵拉說:“我知道,你們家長只關心分數。”
我說:“那倒不是。”
朵拉說:“你們還關心別的?”
我說:“還有排名。”
打電話
前段日子,朵拉的手機進水了,但她居然給我打了一個電話。
我問她怎麼辦到的,朵拉說:“螢幕壞了,我就喊siri給我開啟手機。”
我說:“你也太厲害了。”
但是朵拉很不高興。因為第二天要春遊,而Siri沒法命令微信拉群。
朵拉說:“我作為小組長,連拉群通知都做不到,對大家一點貢獻也沒有,我不配。”
週末我趕緊給朵拉換了一個手機。
週一,我早早地等待朵拉打電話,但是遲遲沒有等到。
我說:“都有新手機了,為什麼不打了呢?”
朵拉爸說:“都有新手機了,為什麼還打呢?”
回信
我給朵拉發微信:我把卷子給下載了。
朵拉不回。
我再發: 你不要忘記寫作文。
朵拉不回。
我再發:我今天種了蔥,不知道要不要澆水施肥?
朵拉秒回:需要澆水。肥料在我房間裡,你在蔥旁邊挖一個坑,把肥料撒下去,但是不要撒太多。。。。。。
看來新手機訊號還可以。
大腦
朵拉在學校聽了一個有關大腦的講座,總結道:“這是一個批評家長的講座。”
我說:“為什麼?”
朵拉說:“因為老師說,如果對孩子咆哮,孩子的大腦裡就好像發生了一場戰爭。”
我說:“聲音大點怎麼能叫咆哮呢?再說了家長都不能批評孩子了?”
我越說聲音越大。
朵拉望著我,說:“老師果然說得對。”
三招
家長會後,很多家長還會去找班主任、任課老師單獨聊一下。
班主任是在教室裡和家長聊的。住宿生朵拉因為在教室晚自習,全程目睹了老師是如何安撫家長的。
朵拉說,班主任主要用了三招。
第一招是猛誇,不僅誇孩子,也誇家長。
第二招是說一個可以解決的小問題,比如“有一次作業沒交”或者“最近有一點懈怠”等等。
第三招是把責任攬上身,“放心,您交給我就行了。”
電話
我給朵拉打電話,問她今天干了什麼。
朵拉說:“今天沒幹什麼。”
我說:“有什麼有意思的事呢?”
朵拉說:“沒什麼有意思的事。”
我說:“你們的合唱比賽怎麼樣了?”
朵拉說:“還行。”
我說:“那你今天晚上作業多嗎?”
朵拉說:“還行。”
掛了電話,我有點擔心,問朵拉爸:“她是身體不好呢,還是心情不好?我是要找班主任呢還是心理老師?”
朵拉爸說:“不用。她就是懶得理你。”
和別的媽媽相比
朵拉說:“你和別的媽媽不一樣。”
我說:“怎麼不一樣?”
朵拉說:“別的媽媽不是把孩子和同班同學比,就是把孩子和同事孩子。但是你把自己和我們學校食堂師傅比。”
我美滋滋的,把這視為表揚。
朵拉說:“所以你要繼續努力啊。”
表揚
朵拉說:“每個人的表揚是不同的。老師表揚我,目的是讓我更努力學習。”
我說:“那爸爸呢?”
朵拉說:“爸爸表揚我沒有目的,但是也沒有什麼花樣。”
我說:“那媽媽呢?”
朵拉說:“媽媽表揚我,會想盡辦法挖掘出我行為背後優秀的品質。甚至我都沒想到的品質。所以媽媽的表揚讓我更自信。”
不需要
朵拉要參加夏令營,朵拉爸積極表現,說:“我送你去。”
朵拉說:“不需要,我可以自己坐地鐵。”
朵拉爸說:“那我明天早上叫你起床?”
朵拉說:“不需要,我可以自己設鬧鐘。”
第二天一早,我們送朵拉去地鐵站。朵拉爸說:“我幫你拿行李。”
朵拉說:“不需要,我自己會拿。”
朵拉爸說:“那我能幫你什麼呢?”
朵拉說:“你給我講講什麼是匯率和通脹吧。”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