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近80%的闖空門案件中,小偷都曾使用社群媒體尋找下手目標。 路透
科技媒體 CNET 近期釋出的一項研究顯示,近 80% 的入室盜竊案件中,竊賊都曾利用社交媒體平臺蒐集目標資訊。這意味著,我們在網路上的不當行為,可能無意中為竊賊提供了作案線索。
那麼,哪些網路習慣容易將我們置於危險之中?專家提醒,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公開旅行計劃:
旅行時的興奮心情容易讓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行程,但這可能成為竊賊的“入室邀請函”。
專家建議,推遲分享旅行照片,待返回家中後再發布。搬家時也應採取類似措施,在新居穩定後再公佈訊息。
地標打卡:
帶有地理標記的照片或自動位置標記,雖然方便與親友分享,但也暴露了你的即時位置。竊賊可能據此判斷你已離開住所,從而實施盜竊。
暴露日常作息:
頻繁分享日常作息,如上下班時間、健身房行程等,可能洩露你的離家時間。竊賊可能利用這些資訊,結合監控影片等手段,掌握你的出行規律。
炫耀購物戰利品:
在社交媒體上展示昂貴的新購物品,如電子產品、珠寶等,可能吸引竊賊的注意。專家建議,將此類照片和分享內容保留在私人對話中。
忽視兒童的網路安全:
即使成年人自身具備網路安全意識,也需關注兒童的上網行為。兒童可能無意中洩露家庭隱私,因此應加強對其網路安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