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看到熱搜傳徐熙媛去世,以為是假訊息,被證實後又頓感荒誕,一時不知道以何種情緒面對。
忍不住不斷看她從前的採訪,難以消化的情緒歷經三層變化:
從怨怪那對譁眾取寵的母子,到反思自己對她的片面,後來平靜下來,思考什麼是她想要的安息的方式。
從前看客(包括我)慣於把她看作娛樂女王,用自詡正確、高高在上的眼光將她囚禁於自我的偏見之內做解讀。
在她離世後,我也不能免俗想要重新認識一下她。
然後恍然發現,對於徐熙媛這樣行為模式遠出常人之外的人,用任何流行或過時的標籤形容她都是對其靈魂的束縛。
她想要的正如同她把家裡的狗、兔子、八哥統統從籠中解放出來一樣,她也想要飛出籠子的自由。她很早就說死後的世界是一個“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世界,死亡在某種層面上也被她視為“達成願望”。

世人都貪婪地想要抻長生命,她卻把生命當作一種倒計時,把精華濃縮排去。
對,逆人性,這是她一個特點。
這種執行程式般的心態,讓她可以精確控制自己身體。
早年有段時間得了厭食症,體重只有35公斤,但是拍電影的時候她會調到42公斤,因為這個數字是她上大銀幕臉部最不失真,最接近自然的狀態。
如果要拍電影或上節目,這個數字就會變成44.4公斤。

只要是透過努力可以控制的東西,她這個追求極致的完美主義者就總能做到,比如成為教人變白變美變瘦的美容大王。
但她能控制的只有自己,有些事卻是不可控的。
比如她多次提到她對這個世界的不理解。
小s說姐姐是一個比杉菜更有正義感和擔當的人,少女時期她衝出來擋在醉酒家暴母親的父親面前,從那時起她就成了整個家庭的庇護者。
小s說有次她們一行人去吃火鍋,經過一棟公寓大s聽到有小孩子被大人打的哭聲,她就去按門鈴問你們家是不是有人打小孩,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大s說:
你跟他講,他如果再打的話,我馬上報警。

一般人會覺得大s真閒,也不怕引火燒身。
果不其然,那個人找來了,還剛好是黑道的,喝得醉醺醺,帶著傢伙,氣勢洶洶的樣子,幸好老闆娘及時趕來勸開了。
小s當時的男友黃子佼在那個人走後,開始臭罵大s幹嘛多管閒事,要管你怎麼不趁你一個人的時候,你幹嘛把我們都拖下水……

大s沒有錯,正義本就是珍貴的品質,勇敢更是稀缺。
世人有正義感已經很好,而這不多的正義感還常常因摻雜著怯懦,畏懼強權、暴力和死亡而缺席。
更別說還有不少因自私冰冷、趨利避害,給人潑髒水,顛倒黑白之輩。
別說大s,不如她勇敢的我也時常覺得世界顛倒了,怎麼還有人相信前婆婆和前夫會比自己親媽親妹更能照顧好大s?
怎麼會有那麼多相信一個曾用立場、吸毒招招致前妻於死地的男人,在前妻死後高調錶演的深情?
是的,他超愛,然後他婚內出軌,發動輿論搞臭前妻名聲,賣他的酸辣粉;是的,楊子也超愛黃聖依,然後讓她一個人開了八小時車。
還真有人相信。
俗話說信者得愛,信這兩位的人,祝福你們也能得到同款的“愛”。

大s去世前後對比
雖然大家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人對外展露過多少張面孔,還是能判斷出來其人格是否自洽統一,說的話是否可信的。
大S從來都只有一套人生準則,因為她需要以此維持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她不怕死亡,也對生命有敬畏感。
懂得敬畏的人會對自己有約束,他們相信整個世界是一個系統,需要按照秩序去維持正常執行,那樣大家才會幸福。
這種內心秩序感外化出來,對己是自律性,對人便是正義感。
但遇上不懂敬畏、沒有道德準則的人,她就會感到挫敗。
大s就覺得這個世界沒有天理,自己明明在做一件對的事情,他們不支援我就算了,還反倒過來罵我,這個世界是不是末日要來了,回家後她飯也不吃,就躺床上大哭。

大s說,那就低頭走路,不要聽不要看,因為她聽到看到一定會管。
她提到自己有次坐車時,看到路上有一輛電動車被撞倒,身邊人勸她別下車會被碰瓷,她還是下車了問電動車車主有沒有事,要不要去醫院,還想留自己號碼給他,讓他想上醫院時打給她,被司機阻止了。
她還是這麼固執,她認為對的事情,別人沒辦法改變,她認為錯的事情也沒人能使她改變想法。

作為一個庸常且充滿俗欲的人,我沒有辦法想象一個人得憑藉多強的執念、虔誠與意志力才可以剋制人生而有之的慾念與弱點。
大s每每講自己許願很靈,因為她會跟神靈交換,我聽得毛毛的又肅然起敬。
她講自己不想讓狗狗五妹娘死掉,她向神明許願可以一年不吃肉,把這些“命”都補償給五妹娘。
她也真的會履行,堅持了一個月實在受不了,便在心裡說服自己如果這頭牛是我養的,就跟五妹娘是我養的一樣,我怎麼能吃五妹娘?之後就徹徹底底接受吃素,過了一年再看到肉就沒辦法吃了。
就這樣拿自己吃素一年向神明許願求狗狗活下來,然後真的成功了,後來堅持吃素了十五年,直到需要備孕生子才破戒。


有時候懷疑,徐熙媛還是個人嗎(非貶義)?
哪有人許願會這樣許?小s生孩子的時候醫生告訴她這個小孩有可能不健康,大s知道後就立刻跟她的神許願:
拜託一定要讓我妹生出一個健康的孩子,如果徐家一樣要有一個不健康的孩子的話,她願意生這個小孩。

想起《第八號當鋪》裡,人們當掉自己的器官、運氣、快樂等來滿足自己的貪婪和慾望,大s是當掉自己的慾望和擁有,厄運她來承擔,來換取親人的健康。
多數人都愛家人,可是很難為家人無私到這種地步,這樣的姐姐,不止吳佩慈會想跟小s搶吧。

所以有人把她形容為苦行僧。
為實踐某種念頭能拒絕誘惑、自我節制、自我磨練,甚至這種自虐而得到滿足。
我只感覺她是單純,她始終用一種信仰生存。
因此她不一定會覺得苦,那反而是最簡單的活法,最容易獲得人生掌控感。
在愛情裡即便兩人你儂我儂,她一旦發現不合適,這個人不是對的,即便再痛苦也會立馬斬斷。
在感情裡飲鴆止渴或騎驢找馬不是她的個性,以絕對的理智面對/掌控自己的人生和感情才是她。
所以她的感情時常開始得轟轟烈烈,結束得斬釘截鐵。

而她為了消化痛苦,會覺得痛就是痛,是像“癢”一樣的感覺,不是難受,沒有負面色彩,都是人生體驗。
像這種自律理智到自虐地步的非人類,想做什麼不能成功呢?(她也的確被親友評價:想做什麼都能做到)
但在觀眾看來,婚後的大s似乎聰慧清醒地踏入一個個別人認為錯誤的選擇,為她所謂的“體面”買單。
這是我覺得最好笑的說法——
強行把世俗看重的“面子”,套在她的超脫之上。
十年婚姻兩死一重傷,活在一地雞毛、令人生厭的八卦裡,事業口碑下滑嚴重,在網友等著她逆風翻盤時,突然等來小說爛尾的訊息……說網劇要這麼拍,觀眾是會氣得連夜退會員的程度。



可徐熙媛不是編劇創造的戲中人,用以滿足觀眾對大女主的期待。
看戲人喜歡的爽劇結尾,只是按旁觀者最淺白的爽點設計的,未必是當事人喜歡的結尾。
何況這個當事人的人生觀、死亡觀根本與常人不同。
2018年,大S在接受《人物》專訪時談到了死亡,她自己並不懼怕衰老,視死如歸,曾希望不要活太長時間,還說:
“我來這個世界上就是快轉人生,我這輩子就是要過別人的八輩子,然後過完之後我下輩子就不用再來了。”
於是她成名快、轉型快、戀愛快、結婚快、再婚快……一切像按了加速鍵,48歲的人生濃縮了遠超48年的生命程序。
是不是她過於聰敏、理智,做對的事情,把什麼都看得清楚,果決不需要猶豫,所以人生自動剪掉了許多廢料,才顯得數字上的短暫?
這樣的人生觀死亡觀,持有的畢竟鳳毛麟角,可大眾偏偏喜歡把自己對成功和美滿的定義,把可惜和遺憾強加給一個超俗之人,然後替她去責備她最愛的親人。
這樣做是否正確我不知道,但這一定不是徐熙媛想要的。
畢竟她的正確從來只遵循自己的意願,而她的意願,又以家人的安好為首。

就如網上所傳的大S離世時間線整理裡,那位導遊提到的,最初發現她身體不適時,即便勸她改變行程,她拒絕的理由是“不想掃興”。
可見她總是把家人放在自己之前。
既是她所選,且她早已參透了生死,旁人還能多說什麼?
一如被大眾認為耗損她的婚育,她也回答過:
值不值得呢?“我自己覺得值得就行。”

她曾說過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在眾目睽睽之下長大,不希望他們將來進娛樂圈,如果有想進的念頭,她一定會嚇唬到他們不想進為止。
因為她想讓自己的小孩能做自己,不要像她一樣。
出於對這份職業的敬畏,她做好了當藝人等於把整個人生都投入進去的覺悟。
因而她那些愛美、要維持皮膚白皙、維持身材纖瘦的決心,並非真的個人追求,而是是出於對藝人身份的自覺。
她不懼怕醜、不懼怕胖、不懼怕衰老,變美變瘦維持少女感只是她的工作,她很確定她一胖就沒有工作了。
她想瘦是一定能瘦下來的,但還要照顧兩個孩子就胖著吧。
她拼命生下的孩子,對悲觀厭世的她來說是一個希望,更是與這個世界的黏合劑。

對於徐熙媛這樣行為想法超過常人之外的人,時常除了震動、自愧不如,不敢用任何的標籤或世俗的常理定義她。
她是一個俗世框不住的自由靈魂。
“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史鐵生語)”。
她從20多歲就已經準備好迎接死亡,生二胎時呼吸停止,從鬼門關走過幾趟,之後便時不時要向身邊人交代後事,連朋友圈簽名都是“死亡是必然的”。
這樣把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來活的態度怎麼會不盡興?比我們大多數都盡興吧。
走的時候最愛的親友、孩子都陪著她,那我們在替她惋惜什麼?仇恨什麼?討伐什麼?
這個時候我們還要借他人的運命輸出自己,宣洩自己嗎?
有一種尊重叫不審判他人命運的尊重。
對自己,對親友,對工作,對世人,她都盡責了。
徐熙媛從沒給我們女人丟臉。
更何況,我們女人,從不用面子去綁架女人。



若喜歡本文,還請三連支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