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猛推“韓式武俠”大火?拼貼美式英雄主義+花哨韓漫故事,網友:倒反天罡!

很多人都發現,這些年中國的本土武俠創作逐漸萎縮,傳統武俠逐漸被仙俠題材替代,甚至一些經典的武俠故事也很少被人提起。
而與此同時……這幾年在國際上最火爆的,竟然是……韓式武俠??
近年來,韓國買下了大量中國武俠劇的版權,偷摸“借用”了不少經典武俠形象,還創造出了一種“韓式武俠”,被稱作“MURIM”……
韓國的創作者們,在平臺合作、資本注入的支援下越做越大。從網路小說到漫畫,再到影片遊戲,再到影視劇——在外網大受歡迎。
很多西方年輕的觀眾接觸“武俠”這個詞,居然是從韓國的作品開始的……
倒反天罡。
然而,放眼看去,你會發現,韓式武俠總給人一種“徒有其型”的感覺。它們的敘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劍客、武林、江湖恩怨等經典元素,但細細品味,卻總覺得有些缺少“魂”。
有人總結:韓式武俠是以英雄主義故事、騎士精神、悲劇、復仇為精神核心,個人的命運總是大於一切。
一個個孤單的劍客在江湖上行走,他們的世界是個人的、悲壯的——這樣的故事主旨,不過是把西式英雄換個大背景而已,甚至陷入了現代化敘事和娛樂至上的陷阱,怎麼都不倫不類。
可不是嘛……畢竟,中國的武俠,才是真正的江湖。
中國的武俠,是幾千年文化積澱的結晶,是地大物博、千山萬水的土地,是不同風土人情之間交織出的複雜情感,是儒釋道三家思想的碰撞與融合,是數千年曆史觀的融合。
中國的武俠,是那種跨越千年的家國情懷。
它不是單純的復仇或悲劇,而是一個個俠士在江湖中流浪時,始終擁有的家國情懷。
中國武俠的“俠”字,根植於每一寸土地、每一代人心中。
俠之一字,是其他國家怎麼模仿,都難以學到的。
在中國人的武俠中,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不僅僅是行俠仗義,更是個人情懷與家國背景的交織,是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敢,是揹負著家國命運、以命守護心中理想的壯麗篇章。
比如說《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他在草原上經歷了“同化”的洗禮,面對草原文化的深深吸引,卻依然堅定著自己是中原人、大宋人的身份。
最終,他放棄了草原給予他的一切,以自己的力量捍衛故土,誓死抵禦蒙古的侵略。
為什麼會如此創作?因為金庸的《射鵰英雄傳》誕生於1957年,那個時期,中國香港還處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
儘管面臨著英國滲透進生活方方面面的“同化”,香港人內心仍然堅守著中國人的身份認知和愛國底線。
郭靖的那份堅定,是當時香港愛國志士的寫照。
這份歷史的深沉底蘊,只有那些曾經有過相似遭遇的國家才能真正理解。那些被外力侵入就選擇倒戈的國家,又怎能在文化的領域裡複製這份血脈傳承?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新中國剛剛建立不久,百廢待興,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追趕,連娛樂都匱乏。
然而,金庸的一本本武俠小說,為之後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塑造了一個江湖,一個黃金時代。
從金庸的第一本武俠小說開始,有華人的地方,就流傳著他筆下的故事。
我們的精神,是富足的。
我們的祖輩、父輩捧著武俠小說,懷揣著浪漫英雄的幻想,勇敢地踏上冒險的旅程。
而在他們的精神世界裡,那份善良、守約、重諾的俠義情懷,也潛移默化影響了我們的道德觀。
隨後的歲月裡,金庸的文字變成了影像,武俠開始走上銀幕,中國人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武俠影視化黃金時期。武俠文學、影視劇、甚至是武俠音樂,一起構建了幾代人的集體記憶。這其中的翹楚,便是徐克。
有人說,徐克是最懂武俠的電影導演——不是因為他懂武,而是因為他懂俠。
武俠之所以吸引人,不是因為功夫有多高強,而是因為俠之一字,是中國人的浪漫。
正因為有了懂武俠的徐克,所以我們才有了那麼多經典。
所以我們才有了“有恩怨就有江湖,有人就有恩怨,人就是江湖。”
有了“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有了“我到人世來,被世人所誤,你們都說人世間有情,但情為何物?”
有了“跟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有了一身紅衣雌雄莫辨,舞劍倒酒的東方不敗
有“紅塵多可笑,痴情最無聊。”
有了斷壁殘垣,大漠飛煙,幾聲孤鴻淒厲中的龍門。
在《龍門飛甲》之後,徐克不再拍武俠,似乎武俠也走向了沒落。截至目前,華語武俠電影票房最高的代表作仍然是2011年上映、斬獲5.39億票房的《龍門飛甲》。
後來人的武俠電影,似乎已偃旗息鼓,漸漸忘記了“如何拍武俠”。忘記了,何謂俠。
現在,韓式武俠在發展,卻沒有真正的核心——而我們,唯有堅守中國的文化,守護那個獨特的“俠”字,才能讓武俠的精神不被遺忘。
今年春節檔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是徐克繼 2011 年《龍門飛甲》後時隔 14 年再度執導武俠片;也是他繼 1992 年《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後,時隔 32年,再度改編金庸的經典之作。
影片主要聚焦在《射鵰英雄傳》的高潮部分,也就是郭靖在“血親”大宋與“養恩”草原之間的艱難抉擇。
這一改編從細節入手,卻展現出人物的深刻內心與原著的精髓,填補了以往《射鵰》影視化作品的空白,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感官體驗。
《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的到來,既是一部電影的復興,更是一段文化的迴歸。
當我們在銀屏上再次看到那個馳騁江湖、守護家國的郭靖,我們不僅是在回顧經典,更是在重新找回那個屬於我們的英雄情懷。
今天的我們,站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那份深沉的家國情懷更顯得彌足珍貴——這正是中國武俠,獨一無二的魅力所在。而這份情懷,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守護得更好。
聽說
把【報姐】設定為 ☆星標☆
更容易搶到C位哦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