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攬1445億!毛利碾壓特斯拉,理想卻要豪賭AI?


理想汽車要講新「故事」——AI+純電。

作者|周永亮


編輯|靖宇

國內對 AI 最上進的公司,可能要數理想——兩個月前,理想汽車高調宣佈 All in AI,引發行業對其 AI 佈局的廣泛關注。
3 月 14 日,理想釋出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為市場提供了一窺其最新進展的重要視窗。
財報顯示,2024 年理想汽車實現營收 1445 億元,同比增長 16.6%;全年淨利潤 80 億元,同比下滑 31.9%。雖然營收持續增長,但盈利能力受到挑戰。同時,現金儲備增至 1128 億元,展現出較強的財務穩健性。全年交付量達 50.05 萬輛,同比增長 33.1%,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
面對市場高度關注的 AI 戰略,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財報會上並未透露太多。他確認 AI 研發投入將顯著增加,但並未透露具體佈局,僅強調理想將依靠自身的造血能力推進 AI 發展
財報釋出後,理想汽車股價下跌 4.39%,收於 27.46 美元,最新市值 291.35 億美元(約合 2108.75 億元人民幣)。
01
理想還是「優等生」
2024 年,理想汽車依舊穩坐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位置,但營收增速明顯放緩。
2024 年 Q4,理想汽車營收為 443 億元,同比增長 6.1%,環比增長 3.3%。全年營收為 1445 億元,同比增長 16.6%,連續兩年營收突破千億元。
這一增速放緩主要歸因於 2024 年市場競爭加劇,特別是 MEGA 車型未達預期,給理想帶來了市場挑戰。然而,隨著 L6 車型的釋出,理想迅速調整戰略,逐步恢復市場節奏。

理想 2024 年的業績表現 | 圖片來源:理想汽車財報截圖

交付方面,2024 年第四季度交付量達到 15.87 萬輛,同比增長 20.4%。全年交付總量為 50.05 萬輛,同比增長 33.1%,顯著超過 2023 年的 37.6 萬輛。
相比營收,最關鍵的指標是汽車毛利率。
根據財報,第四季度理想汽車業務利潤率為 19.7%,環比下滑了 1.2 個百分點。綜合毛利率為 20.3%,低於 2023 年同期的 23.5% 和 2024 年第三季度的 20.9%。

目前在售的理想車型:MEGA 和 L 系列 | 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這一變化主要歸因於 L6 車型銷量佔比的提升。
在理想汽車 2024 年全年 50 萬臺的交付成績單中,L6 以超過 36% 的佔比成為當之無愧的銷量擔當。作為價格更親民的車型,L6 的毛利率低於 L7、L8 和 L9 系列,導致整體毛利水平有所下降。
儘管如此,理想汽車的毛利率仍領先特斯拉。2024 年 Q4,特斯拉毛利率從 Q3 的 19.8% 降至 16.3%,低於理想。這在價格戰白熱化的市場環境下,尤為難能可貴。
儘管 2024 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車的營收增速放緩,毛利率有所下降,但經營利潤率創下歷史新高。具體而言,2024 年第四季度經營利潤為 37 億元,同比增長 22%,經營利潤率達到 8.4%,同比提升 1.1 個百分點。這也讓 Q4 的淨利潤為 35 億元,全年淨利潤為 80 億元,相當於一天賺 2185 萬元
在當前價格戰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單季度 8.4% 的經營利潤率實屬不易。作為對比,特斯拉 2024 年第四季度的經營利潤率為 6.2%,低於理想汽車的水平。
幫助理想取得這一成績的關鍵,是成本控制。
2024 年上半年,理想的單季度研發支出均超過 30 億元,而下半年的兩個季度則最佳化至 25 億元以下。第四季度研發費用率為 5.4%,顯著低於第一季度的 11.9%。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車在銷售和行政費用中,有一筆超 6 億元的支出是李想的期權激勵。2024 年 Q3,理想 CFO 李鐵曾透露,理想全年銷量有望達到 50 萬臺,並符合董事會設定的期權激勵條件——即在任意連續 12 個月內交付量達 50 萬臺,李想可行使第一批期權。2024 年全年交付 50.05 萬輛,最終觸發了期權激勵。
對於 2025 年 Q1 交付指引,理想汽車預計交付 8.8 萬至 9.3 萬輛,同比增長 9.5%-15.7%,相當於單月銷量維持在 3 萬輛左右。同時,李想首次主動披露純電 SUV 的釋出時間表——理想 i8 將在 7 月釋出,i6(純電轎車)將於下半年推出,標誌著理想正式進軍純電市場。

理想汽車即將在 7 月釋出的首款純電 SUV——理想 i8 | 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也一改之前「曖昧」的出海節奏,明顯開始加快
據瞭解,理想已經在哈薩克、迪拜、烏茲別克三個地區建立了直營服務中心,並計劃在 2025 年進一步拓展高增長潛力市場。
02
AI 夠性感,但李想不想激進
除了財報資料和新車釋出,外界還關心是理想在 AI 方面的佈局。
李想多次公開強調,「理想是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也相信 AGI 不可阻擋。據理想介紹,2024 年理想研發投入 111 億元,近半數流向 AI
理想汽車的長期目標,是成為 AGI(通用人工智慧)時代的終端企業。李想表示,相比 PC 時代的計算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智慧手機,AGI 時代的終端形態將發生本質變化。
在 AGI 時代,終端不僅需要感知、決策、推理和執行能力,還需要具備自主反饋能力,真正實現像人類一樣工作的目標。這一變革不僅體現在軟實力上,包括模型能力、軟體能力和作業系統能力;在硬實力方面,理想還需要具備強大的硬體整體能力和計算能力。
不過,這並非一場衝刺賽,而是馬拉松。李想在朋友圈表示,AGI 需要鉅額投資,但短期內沒有更好的商業模式,未來兩年將是「必要的投入期」,企業需要在財力和心力上做好準備。
他還強調,就像 2000 年的網際網路泡沫破滅無法阻擋一樣,AGI 的發展更不可阻擋。因此,理想將在 AI 領域的研發建設上持續加大投資,但仍堅持「依靠自身造血能力」的基本原則,以確保企業長期穩健發展。

理想已經不只是一家車企,而是做人工智慧的汽車化 | 圖片來源:2024 理想 AI Talk 直播截圖

所以,現階段,理想 AI 的核心目標是實現智慧駕駛的突破,而這需要依靠三個核心技術的融合:
  • 空間智慧(3D Vision):用於理解真實世界的物理環境。
  • 語言智慧(大語言模型):提升人機互動的理解能力。
  • 具身智慧(端到端訓練):模擬人類駕駛決策,實現更高效的自動駕駛能力。
理想的目標,是將這三大 AI 能力整合到一個統一的訓練基座,使車輛能夠像人一樣理解物理世界、理解使用者意圖,最終實現超越職業司機水平的自動駕駛。
據瞭解,理想已經啟動了下一代技術架構 VLA(視覺-語言-行動)模型的研發,並計劃在理想 i8 上首發
如今,理想汽車的核心市場——增程家庭 SUV,正迎來新一輪競爭升級。
華為鴻蒙智行剛剛釋出新 M9 和 M8,下半年極氪、深藍、騰勢等品牌也將陸續推出中大型 SUV。在這樣的背景下,理想選擇切入純電市場,不僅是產品線的延展,更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略轉型戰。要向市場證明,自己在增程領域的成功並非偶然,這種能力同樣可以在純電市場復刻
AI 的故事,很多企業都在講,但真正能夠落地並創造價值,才是行業變革的關鍵。對理想來說,在 AI 技術爆發與商業模式尚未成熟之間,戰略節奏與執行力將決定勝負。這不僅是一場關於 AI 的豪賭,更是對未來智慧出行形態的探索。
理想汽車戰事,來到中場;AI 故事,才剛剛開始。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絡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極客一問
理想的 AI 新故事,你買不買賬?

熱點影片

馬斯克:在特斯拉高管沒有特權,流水線員工也能晉升高管。
點贊關注極客公園影片號
觀看更多精彩影片

更多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