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汽車總裁馬東輝主管理想汽車業務,董事長、CEO李想專心搞AI。
車東西2月18日訊息,《21汽車·一見Auto》獨家報道顯示,理想汽車決定任命理想汽車總裁馬東輝擔任智慧汽車戰略的負責人,負責制定與智慧汽車業務相關的戰略目標並確保其有效執行。
目前,理想汽車公司的最高決策機構——戰略委員會已批准決定此次人員變動。
為了支援馬東輝開展相關業務,戰略委員會還決定任命他為“產供銷聯席會”的主任。此前,該職位由理想汽車的董事長兼CEO李想擔任。不過,李想依然是產供銷聯席會成員,會參與汽車相關業務決策。
對此,車東西向理想汽車方面進行了核實,對方表示架構變更情況屬實。
而這樣的資訊無疑傳遞出了兩個重要訊號。
一方面,作為理想汽車一年50萬輛成就背後的“男人”,馬東輝被進一步推上企業更重要的管理決策地位。
另一方面,李想也從主管企業汽車業務的位置上退了出來,開始專心搞AI。
不難看出,2025年的理想汽車,可能還有更多王炸要放出來。
01
馬東輝主管汽車業務線
純電新車呼之欲出
作為理想汽車的二號人物,馬東輝此前對外曝光不算太多,但卻是理想汽車的老人了。
從公開資訊可以看到,馬東輝是理想汽車的聯合創始人及總工程師,2023年升任理想汽車總裁。
自2015年在理想汽車工作以來,他在技術研發與產品落地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理想汽車總裁 馬東輝
在加入理想汽車後,他主導了理想ONE的研發與交付,並推動了後續車型L9、L8和L7的開發。
此外,他負責增程電動、高壓純電、智慧空間和智慧駕駛四大技術平臺的開發,為理想汽車的產品矩陣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在管理方面,馬東輝於2023年初接任總裁,全面負責研發、供應鏈、生產製造及質量安全,優化了從產品設計到交付的全流程。
在理想汽車向矩陣型組織轉型過程中,馬東輝主導了整合產品開發(IPD)等流程的實施,提升了跨部門的協作效率。
在加入理想汽車前,他的職業生涯主要集中在汽車工程領域,在汽車行業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馬東輝於1995年獲得武漢理工大學動力工程學士學位,並於2003年獲得上海大學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碩士學位。
在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間,馬東輝曾在IAT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擔任高階專案經理。從2011年6月起,他在三一重工車身有限公司擔任研究院院長,負責技術研發工作。
從馬東輝的履歷中不難看出,其對於汽車業務全產業鏈都很熟悉,統管汽車業務也在情理之中。

▲理想汽車2024年銷量
2024年,理想汽車的銷量突破50萬輛,成為新勢力車企中首個實現此目標的品牌。
今年,理想汽車的重點主要集中在L系列的改款和傳聞中的L5、汽車業務出海以及釋出純電新車等幾個方面。
目前理想汽車的純電測試車已經多次在道路上被人拍到了,其中純電偽裝測試車明顯比理想MEGA小一圈。不過目前還不能確定,這究竟是哪一款純電新車型。

▲理想純電SUV偽裝測試車(左)與理想MEGA(右)
而今天又有一則社交媒體上曝光的資訊顯示,理想的純電SUV i8已經開始進入TVC拍攝階段。

▲疑似理想純電車型i8的TVC拍攝通告
在理想汽車在今年汽車業務趨於穩定的同時,李想作為公司CEO,可能開始將精力進一步向AI等前沿領域側重了。
02
理想汽車重點投入AI
李想主抓
從李想近期的言論不難看出,李想的戰略重心轉移反映了理想汽車對未來競爭格局的判斷,認為AI將成為智慧汽車下一階段的核心競爭力。

▲理想汽車董事長、CEO李想
他指出,汽車是“物理世界人工智慧最大的應用場景”,但僅依賴硬體無法形成長期壁壘,必須透過AI技術實現軟硬體的協同創新。
他提到,理想汽車計劃自研AI作業系統、晶片、雲服務及電子電氣架構,以構建技術護城河。

▲李想認為VLA(Vision Language Action Model,視覺語言行動模型)的作用
李想認為,電動車競爭真正的下半場是“智慧化”,這種智慧化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軟體智慧,而是基於AI技術的全面進化。未來的汽車將由工業時代的交通工具轉變為AI時代的智慧空間機器人。
如此一來就不難理解李想做出的決定了。
目前,理想汽車的願景已升級為“連線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企業”。這一轉型與他個人對技術與商業的深刻理解及長遠目標相契合。
當下,理想汽車AI大語言模型已經實現了從車機到手機端的跨越,此後,Mind GPT-3o、Mind Diffusion V2.0也將逐步釋出。
此外,理想汽車也在智駕方面提出了2025年實現L3自動駕駛的目標。
整體來看,在理想汽車的汽車業務趨於穩定的同時,可能開始將精力進一步向AI等前沿領域側重了。
03
結語:理想汽車步入“雙核發展”階段
此次理想汽車的戰略調整標誌著理想汽車進入“雙核驅動”階段。
一方面,馬東輝憑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閉環管理能力,確保智慧汽車戰略的高效執行,另一方面,李想則透過轉向側重AI佈局,為理想未來的技術生態和商業模式創新開闢了新的空間。
在理想汽車實現了50萬輛的年交付目標後,這樣的佈局既是其業務成熟度的標誌,也體現了理想汽車在行業中想要快人一步的願景。
本文轉載自:車東西,作者:Janson,編輯:志豪。
點選「推薦❤」,錦鯉附身!
– END –
最新話題:停車場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