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六神磊磊
一
前兩天,被問到一個有趣的問題。
新能源車boss裡,你最羨慕的一個人是誰?
答案有很多。比如能隨便進武大的,比如不會開車永遠可以坐後排的。
但如果非要選一個的話,肯定是蔚來的李斌。
上次在一個活動上遇到,簡單交流了下,他身上有種抗壓體質,我是很羨慕的。就是年年有人賭他輸,結果他能默默地把事情做成了。
蔚來的換電模式,之前多少人質疑,年年都有人說:“這是壓死蔚來的最後一根稻草。”
結果好幾年過去,李斌不僅還站著,蔚來車銷量逆襲了,換電模式越做越像那麼回事了,現在“換電聯盟”已經有了七家,都湊夠七大門派了。
昨天,8月5號的23點33分,蔚來還解鎖了個成就:第5000萬次換電達成。
二
瞭解新能源車的都知道,蔚來的特點,就是換(高)電(貴)。
人們質疑最多的就是換電,好是好,但覺得這事兒太大、太費勁,這麼大規模的基建,是一家企業能做成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也覺得做不成。
前不久有個熱搜,李斌說,未來,蔚來將建10萬座換電站,跟現在的加油站一樣多。
當時就有評論講,這話特別李斌,10萬座,建到猴年馬月?
為了這事,我和一位主持人海濱還爭辯起來了。海濱是蔚來的鐵粉,認為建換電站是好事,利國利民利所有。
我則持保留態度,說不提別的,我家在重慶,起碼我家附近就從沒見過蔚來的換電站,未來兩年之內也難。
如果重慶都覆蓋不到,十萬座難道全建在北上廣和包郵區不成?
然而沒過多久我就發現:你未必真瞭解你家門口。
三
前幾天家庭聚會,去了南岸區茶園的親戚家。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大夥兒都會在茶園聚一次。
看我開電車來的,親戚告訴我,附近天文大道有個蔚來換電站,還有開放式充電樁。
我虎軀一震,不敢置信。印象中,茶園是主城裡的“偏遠”之地,雖然區委和政府都搬過去了,但畢竟是新開發區,老感覺很遠。
這裡,能有高貴的蔚來?
好奇地開過去一瞧,果然有,還有蔚來車主在換電池,我還在旁邊等著看他下車操作時,結果人家的車已經自動倒進去,換好電池又出來了,全程也就3分鐘,確實麻利。

出於好奇,我又搜尋了一下自己家附近,才發現居然也有換電站,就在南濱路,車程不過三四分鐘。頓時覺得我家區域都高貴了起來。
原來那句話是真的:很多東西,你沒見過,不代表它不存在。
四
這個經歷提醒了我:改變一個直男的刻板印象,可能只需要關鍵三分鐘。
從小到大,我們都愛說“相信未來”。但其實在內心深處,人們並不相信未來,只相信自己的家門口。
如同換電站這個新鮮玩意兒,李斌不管放多少PPT,都不如讓我這個俗人在家門口看到好使。
還記得十年前開始的移動支付革命不?出門不用帶現金,很多人認為不可能,有的小商家都拒絕二維碼收款。
從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從他隔壁競爭對手掛起二維碼開始。
又比如現在的AI人工智慧浪潮,很多人非說是奇技淫巧,說AI有啥用啊,還能幫我在群裡回答老闆提問不成?還能掌握好那種謙卑的尺度不成?
然而我今年錄詩詞課,AI繪畫幫了大忙,我立刻成了自動鼓吹AI的一員。
這就和蔚來的換電站一樣,說什麼都不如你親眼見證三分鐘好使。
五
我主業是讀金庸,靜下心來想想,在武林中,許多劃時代的東西,剛出來的時候都飽受質疑。
在大漠,江南七怪看著小郭靖練武,都覺得這事兒成不了:
“這孩子資質太差,不是學武的胚子。”
這駑鈍的傻郭靖,一開始怎麼看怎麼像“我就說成不了”的換電站。
一定有許多聰明人勸郭靖:埋頭苦練不是個事,應該靈活變通,搞搞增程大雕、混插小紅馬不香嗎。

不只是郭靖,還有許多顛覆性的武學思想,剛問世的時候,也是嘲諷一片的。
“獨孤九劍”提出,未來的劍法應該“無招勝有招”;《九陽真經》提出,武學要“後發制人”,甚至可以先捱打不還手。
江湖人一聽都笑瘋了:捱打不還手,讓馬保國打你三天,看你死不死。
然而後來,這些“荒唐”的東西都成了劃時代的新武學。
先知先覺練會的人都起飛,旁人連他們的背影都攆不到了。
六
回想前幾年,蔚來的換電模式一直被質疑、調侃。
我還記得當年那句話:明明是挖了個坑,李斌說是護城河。
還有人貼出一個老舊手電筒調侃,說這就是我家40年前換電的新能源,有啥新鮮了。

然而,六年過去,蔚來不聲不響在全國鋪了2400多座換電站,而且技術迭代到了第四代。不久前廣州正式上線的四代換電站,也有望實現離車自主換電了。
順便說一下,“換電”和“40年前的生鏽手電筒”為什麼不是一回事:
車不必和電池綁在一起,車主沒了電池壽命焦慮,電池的生命週期也大為延長,這對全社會節能降耗都有好處。
話說大家這幾年感到熱了吧,環境可是大事。
還有別的好處,手電筒可沒有:電池躺在換電站裡,可以錯峰補電,不必和老百姓、工業企業搶用電高峰。
換電站還可以作為儲能站,在用電高峰時給電網反向充電,等於是練成了利他的反向“北冥神功”。
對行業、社會都有益,所以政策也持續對換電開綠燈。
之前帶著懷疑、不信眼光的人,看著換電、BaaS(電池租用服務)實現了閉環,銷量也蹭蹭開始上漲,也開始信了。
前一段時間聽說小米雷軍和李斌聊了換電的話題,不瞭解不知道,原來加入“換電聯盟”的隊伍,如今已經有長安、吉利、一汽等七家,夠圍攻光明頂的了。
七
世上很多故事,都是眼光加上勇氣的故事。
有的“坑”,它看上去很坑,但堅持挖下去,就成了護城河。
有的夥計,也許開始只是看對了眼緣,組了個搭子,但你認真維護做下去,互利互惠,加入的人,自然就多了,可能就搞成了“聯盟”。
剛開始或許是你找別人,但等到事情越做越好了,聯盟做大了,領先優勢出來了,就成了別人考慮要來找你了。
說句有點玄乎的話,未來其實不是確定的,而是量子態的。
最後的未來,一定是你最相信的那個未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