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變天了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ID: F-Jinjiao)
作者 | 穎寶

蔚來,好像不太像蔚來了。
最近的一些舉動,在以前的蔚來身上並沒有見過。
比如對“清明廣告事件”的處理方式,蔚來子品牌樂道的廣告文案“清明換電隨時走”被吐槽“不吉利”,蔚來迅速行動,釋出通報稱,勸退2人,警告4人。
如果說這事可算大也可算小,那這段時間以來,蔚來的大事可真不少。樂道總裁艾鐵成下課,到ET5ET7大幅度降價,再到傳聞換電業務出讓給寧德時代,講了超10年價值觀和長期主義的蔚來,終於決定在2025年一邊開啟薄利多銷、一邊揮刀給自己瘦身。
但價格戰已打好幾年,反內捲風潮正興起,蔚來遲來的改變,還能吃到預期的紅利嗎?
點選下方名片,關注金角財經,我們將為你剖析更多社會熱點,拆解經濟事件背後的邏輯。
艾鐵成下課
蔚來不再給艾鐵成時間了,是改變之一。
去年的廣州車展上,艾鐵成樂觀表示:“樂道L6012月份的交付量應該過萬,20251月從萬再往上爬,到了2月應該過153月就是2萬輛,做不到的話(我)就只能下課。”
今年3月樂道交付新車4820輛,僅完成flag25%。同月,艾鐵成又改口稱不會下課會將嘲諷當作鞭策,持續改進
但蔚來不想再等“爆單”了。42日,艾鐵成宣佈離任,不再擔任樂道汽車總裁和蔚來高階副總裁。沈斐接任樂道汽車總裁,全面負責樂道銷售工作和區域公司管理
同時,蔚來CEO李斌將深度參與樂道業務,研發、供應鏈、質量等部門向其彙報;樂道的營銷體系業務則直接向蔚來總裁秦力洪彙報。這意味著,蔚來對樂道的管理從“分權”轉向“集權”,試圖透過總部資源整合提升運營效率。
人事調整的背後,是樂道L60的銷量壓力。
樂道L60在去年釋出時,售價為20.69-25.59萬元,貼著20萬級唯一換電SUV”“位元斯拉更低能耗”等標籤,被外界認為是對標Model Y的存在。如果採用BaaS模式,再加上新車補貼,甚至12萬元就可以拿下樂道L60。反觀蔚來,熱門車型ET5ES6等,售價在30-40萬元區間。
樂道與蔚來的價格錯開,承擔著輔助蔚來滲透中低價市場、提振公司業績的重任。但從去年9月底開啟交付至今,樂道L60的交付量除了在12月份破萬輛,其他月份基本在4-5千輛區間。
今年3月初,蔚來對URFellow(售後客戶服務)、PT能源部門、NIO House運營等多部門及終端銷售團隊進行了裁員。據雷鋒網對知情員工的採訪,裁員比例在10%左右,但不同地區存在差異。
據熟悉蔚來銷售體系的業內人士的表述,2024年上半年,即樂道問世之前,蔚來曾大力擴張銷售團隊,比如深圳銷售團隊從200人擴張至400人,年底的時候,蔚來甚至在一個月內擴招了3000多名銷售人員,這是在為樂道做準備。
一名獵頭曾向媒體表示:“(樂道)3000多人的銷售團隊,月均銷量在6000輛左右,意味著一位銷售人員月均只能賣出2臺。”基於樂道如今的銷售產出結果,外界猜測其會否成裁員重地之一。
樂道L60銷量不及預期的原因,有艾鐵成提到的“產能不足”,也有蔚來品牌定位與消費者認知的錯位——雖總說蔚來賣得貴,但便宜的子品牌樂道問世後,使用者照樣不買。理由還是回到實用層面,20萬元的SUV市場裡,理想L6用增程式續航收割家庭使用者、智界R7用智駕圈粉,樂道 L60雖支援蔚來換電網路,但實際只相容蔚來的第三代、第四代換電站。截至目前,樂道可用的換電站數量為1891座,僅佔蔚來換電站總數的50%。
李斌深度參與樂道業務,樂道必須要蔚來拉一把了。
開始“說人話”
但蔚來有著相同的煩惱。
2024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蔚來營收同比增長18.2%657.3億元,累計交付量同比增長38.7%22.2萬輛,綜合毛利率同比增加4.4個百分點至9.9%但淨虧損額同比擴大8.1%224億元,其中在第四季度淨虧損額高達71.1億元。
相較之下,“蔚小理”的另兩位成員,理想在2023-2024年均實現盈利,小鵬在2024年淨虧損額大幅收窄44.2%57.9億元。
研發費用和建設換電網路的支出,給蔚來帶來了沉重的財務負擔。2024年,蔚來研發費用高達130.4億元、佔營收約20%。另據公開資料,蔚來第四代換電站的平均投資成本為200-300萬元。截至目前,蔚來能源已建成超3200座換電站,大致推算,投資成本超60億元。另外,每年的運營成本約為15億元。
蔚來走到了是堅持理想,還是先活下來的路口。今年,李斌在內部會議上表示:“蔚來今後投入的每一分錢都要聽到迴響。”
同一時間,蔚來圍繞“降本增效”啟動改革,落地CBU(基本經營單元)經營機制——公司所有經營工作拆分為多個互不重疊的經營單元,每個單元分別建立ROI(投入產出比)指標和業績考核獎懲機制。簡言之,是透過拆分單元來“算賬”。
“算賬”不止針對成本支出,還包括分配經營目標。“過去是預算制,以後沒有預算概念,你自己去做預算,在公司層面就是分配經營目標,比如今年到底能為公司賣多少車、賺多少錢?”李斌在內部會議上指出。
供應鏈也在降本,李斌親自參與,按小數點後四位摳成本。比如座椅,蔚來透過統一化二代平臺車型的設計,逐漸摒除過去每臺車單獨座椅的設計,提升零部件的通用率,達到減少採購支出的目的。此外,扶手箱、中控臺在不同車型之間的零部件規格差異顯著減少。
在消費端,蔚來開始大幅度降價促銷。
4月初,蔚來推出5年免費換電、50息金融優惠等優惠活動。
據網友分享的經歷,在北京,原價29.8萬元的ET5T在疊加BaaS方案減免、置換補貼等優惠後,最終落地價為15.59萬元。蔚來的老車主如果放棄老車權益,還可享受復購抵扣3萬元,也就是12.59萬元就能拿下ET5T
其他熱門車型如ES6EC6ET7EC7,原價分別為33.8萬元、35.8萬元、42.8萬元、45.8萬元,享受最大優惠後,價格可低至16.1萬元、18.1萬元、25.1萬元、28.1萬元,幾乎全部打五折。
網友笑稱,這恐怕是蔚來NT2.0車型推出以來的“史上最強降價”——直接將原本對標BBA的身段,放低到對標小鵬的位置。要知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李斌曾透過媒體對外宣稱“不降價”。
以後多說,說真話,說人話。今年初,李斌和秦力洪在直播間裡說道。蔚來的營銷方式一改“高冷範”,不再藏著掖著搞促銷,“50息”幾個字直接貼在門店玻璃上、更多的英文表達被改成了中文、抽象的產品描述變得通俗易懂。
此前被吐槽苛刻的權益審批流程更得到簡化。有蔚來銷售表示,今年2月蔚來調整了優惠政策,但如果消費者想繼續享受1月的優惠政策,銷售可直接申請,“不到3分鐘就能獲得批准。要是在以前,要一層層上報”。
降價掀起了“蔚來熱潮”。清明期間,蔚來多家線下門店難得出現人山人海的畫面;車展裡,蔚來展臺一度比小米展臺還熱鬧。“現在是買蔚來的好時機,我那些原本要買小鵬MONA的朋友,都想夠一夠ET5T了。”微博上,一位網友感慨道。

而ET7降到30萬出頭,也讓起售價31.8萬的享界S9增程版顯得沒有那麼香了,原本按餘承東的說法,享界S9(用車口碑)要來開啟全民豪車時代,但ET7降價之後看起來更順眼了。
過去因價格而對蔚來敬而遠之的人們,終於開始審視價格之外的東西,比如蔚來的效能、智駕、智慧裝置。或許,降價之後,才是真正考驗蔚來產品力的時候。
蔚來是將迎來新的爆發、實現李斌反覆提及的“爆單”,還是因降價而暴露更深層的產品力短板,或許在今年就有答案。
另一個更長遠的問題是,低價能否成為蔚來長期的戰略?
車企價格戰已經打了幾年,消費者對降價的興奮值在逐年消退。畢竟,套用老胡的話來說,大家都降價,等於都沒有降價。“還沒見過成本優勢可以成為護城河的。”投資大佬段永平的這句話,在今天依然應景。
小鵬在2024年推出一系列降價措施,比如P7i降價2-5萬元、G6全系降價2萬元等,全年交付量一下子同比增長34.2%19萬輛,雖然與頭部新勢力車企仍有差距,但情況有所好轉,汽車毛利率由2023年的-1.6%轉正至8.3%,虧損額同比收窄了44.2%但今年3月,CEO何小鵬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承認,單純卷價格不是優選。
因為對大多車企而言,價格降下來後,就難漲回去了,長久以往,品牌調性也會被拉下去。尤其是蔚來,造車成本本來就高,《金融界》曾根據2024年總虧損額估算,蔚來平均每售出一輛車虧損約10萬元。意味著,蔚來的降價空間比友商們小,降價雖能帶來一時的銷量提升,但之後會否進一步加劇虧損?
換電要讓給寧王?
“品牌有核心優勢,就不怕價格漲不回去。”這句話是行業共識。
縱觀新勢力車企,小米的優勢是效能和雷軍,小鵬是智駕,理想是彩電沙發大冰箱,而蔚來的核心優勢是什麼呢?好看的外觀和設計算是,但審美這東西只能說見仁見智,最大的不同還得是換電。甚至可以說,換電原本是蔚來最深的護城河和最廣闊的藍圖。
但如今,市場傳聞,蔚來有可能要拱手讓出護城河。
3月中旬,蔚來與寧德時代在福建寧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乘用車換電服務網路建設。
據悉,寧德時代正推進對蔚來能源不超過25億元的戰略投資。但據多家媒體報道,蔚來與寧德時代之間的合作,或不只是戰略投資,還涉及收購蔚來能源控股權。蔚來能源是蔚來汽車的充換電業務子公司,是蔚來的核心資產之一。
36氪估算,在2024年完成一輪投資後,蔚來能源估值約100億元,寧德時代的25億元投資或將拿下蔚來能源25%的股份。
目前,寧德時代的回應是“沒有更多公開資訊”,蔚來能源產業合作負責人於希偉面對“收購傳聞的真實性”提問時,則表示:“這個問題超出了我的職權範圍。但我想蔚來這十年來的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吸引人才的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優秀企業的關注,有人欣賞我們,也是我們不斷努力的動力。
最近上任的樂道總裁沈斐,原本是蔚來能源負責人,蔚來能源是其工作重心之一,此次人事調動後將不再負責能源業務,這一調整恰與收購傳聞時間相近。
外界普遍認為,2025年是蔚來換電事業佈局階段性收尾的一年,這時候如果真的讓出話語權,或許意味著,蔚來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建設換電網路,也拿不出其他更好的融資底牌了。倘若與寧德時代順利合作,蔚來則能卸下一大財務重擔,輕裝上陣。
但站在消費者角度,這意味著蔚來這個品牌沒有那麼獨特了。
不少蔚來車主提到一個觀點:換電是一條回不了頭的路。“就像用習慣了蘋果系統,就難換成安卓系統,如果下一輛車不能換電,總覺得怪怪的。”有網友笑言。
這映射出,換電實際上已經變成蔚來留住車主的利器。雖然蔚來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活下去,但也可能讓自己變得泯然眾人矣。
網上批評蔚來的聲音,很多並不來自水軍,反而是怒其不爭的車主們——他們是因欣賞蔚來的理想主義而來的,但蔚來在長期發展中,無法切中使用者痛點,甚至無視車主建議,讓他們感到“背刺”。
比如,在去年年底,蔚來子品牌螢火蟲釋出時,被吐槽“醜是真醜,萌倒沒感受到”,但面對爭議,李斌的態度總結起來卻是:大家意見我們收到了,批評得有道理,但這是慕尼黑設計團隊設計的,很高階很好看。之前在蔚來社群頗為出名的帖子《蔚來還有未來嗎?來自死忠粉的靈魂6問》,便直指李斌容易陷入自我感動之中。
而如今真要讓出換電話語權,亦有可能成為另一種“背刺”——倘若失去這一核心競爭力,蔚來的價格還能夠漲回去嗎?如果不能,那一時的銷量迸發之後又當如何?
降價策略不難想,如何在求生之路上保留品牌辨識度,才是蔚來最大的難題。
參考資料:
36氪汽車《艾鐵成還是“下課”了,蔚來能源負責人沈斐接任樂道總裁》
36氪汽車《寧德時代連續出手蔚來:25億元后,還將投資蔚能》
36氪汽車《蔚來掀起變革風暴:每一分錢投入都要聽到迴響》
雷鋒網《蔚來低調裁員,涉及URfellow等多部門》
螺旋實驗室《蔚來換電,終歸寧王?》
出品人:盧樺
主編: 袁明武  責編:角爺
版式:伊妍
商務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