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港股蔚來股價快速拉昇,截至午盤漲超16%。資本市場的反饋是迅速的,前一天,蔚來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換電業務的兩位最重磅玩家攜手,將在統一電池標準的基礎上,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領先的乘用車換電服務網路。寧德時代還將推進對蔚來能源不超過25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

這意味著,李斌三個月前,在東北向使用者展現的前景,又推進了一大步。
每年冬天,李斌都會去一次北方。
2025年的第一天,他再次去了東北。仍然是和以前一樣,拜訪客戶、同事,考察換電設施,自己去感受車輛使用情況。
這一次,他從大連一路向北,經瀋陽、長春、哈爾濱,先是到了黑河臥牛湖的蔚來冬測基地。當時那裡正在測試ET9和firefly螢火蟲。蛇年開工的時候,李斌也搞了個拜年直播,並送出1600份禮品,包括100部蔚來手機。在直播中,他說2025年是公司的“四個大年”——“技術大年”、“產品大年”、“換電站建設大年”和“國際化大年”。“產品大年”意味著,2025年蔚來的三個品牌蔚來、樂道和螢火蟲,都將密集釋出新品,一直持續到年末,每個季度都有重磅車型連續上市。而這些車型,都會在黑河進行寒冷測試。
離開黑河,繼續向北,最後這一段,李斌搞了一個16小時的超長直播。一輛蔚來EC7,四個人,從零下27度的黑河抵達零下42度的漠河北極村,考察蔚來的充電站。這是中國最北的充電站。

李斌在直播中坦承“確確實實電車在極寒情況下續航里程的打折率是比較大的”,正因為如此,他這次自駕2200公里,全程只用蔚來的換電站和充電樁,用自己的體驗去證明,純電車主冬天無需再為電量焦慮。
這趟旅程讓李斌想起,當年的“三人三車”。
2017年,訂單中有蔚來原本不打算覆蓋的東北使用者。經過內部討論,使用者需求是第一位的,於是推出“三人三車”服務:一個工程師、一個fellow、一個售後,配著一臺奶媽車、一臺試駕車、一臺保障車,負責整個東北的遊擊式服務。
十年後,如今的蔚來,是唯一覆蓋全國高速主幹線加電設施的車企,在全國共建設了3117座換電站、27505根充電樁,平均每200公里高速,就有一座蔚來換電站。這些充電樁對所有品牌電動車開放。李斌的新目標是:加電縣縣通。如今,電池巨頭寧德時代的加入,讓李斌又多了幾分底氣。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寧德時代從專業角度的技術經濟預期。
在直播中,李斌拜訪的一位當地車主就對李斌說,現在回想,還是要謝一下蔚來,因為在前幾年,電動車少,建充電樁不划算,黑龍江只有蔚來充電樁——“其實不只是蔚來車主,其他品牌的車主也真的享受這個福利了,如果不是蔚來率先去做,那幾年大家真的沒有地方充電。”
中國幅員遼闊,溫暖的南方經濟也更好,放棄東三省不會影響大局。不放棄本不適合電動車的極寒之地,費錢費力地建換電站、充電站,這透著一股憨直之氣。
曾國藩總結自己帶兵打仗的經驗,說過六個字,“結硬寨、打呆仗”。曾國藩善於築好堅實的防禦工事,做好長期安排,進攻時,不斷挖掘前敵戰壕,穩紮穩打的進攻。這被後世總結為做事的原則:不投機、不取巧,不偷懶,不騙人。把力氣使出來,聰明人下笨功夫,做老實事,可能走得更長久。

李斌也是個不怕花力氣的人,自己坐高鐵,坐地鐵,自己辦理酒店入住,背個書包就去哈佛演講。他曾駕駛ET7,去實測150度超長續航電池包,開了14個多小時,達成了一塊動力電池行駛超過1000公里的成績。後來,很多車企老闆也像他這樣,自己親身下場去測試。他還親自下場做150公里時速爆胎測試。但對車企老闆來說,挑戰更大的可能是,面對媒體。2024年媒體面對面上,他全程站立4個小時回答媒體提出的200多個問題。
直面媒體,接觸客戶,不偷懶,直面問題,這些憨直,也得到了車主的認可。困難的時候,蔚來車主聚會和品牌釋出會預算有限,車主就自掏腰包參加。

但僅有憨直是不夠的。後世對曾國藩“呆仗”的總結,其實有些雞湯。,曾國藩的“呆仗”並不呆。實際上,體現了他對技術變化敏銳的把握。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都認可技術的作用,當時世界上只要有先進武器一發明出來,清軍就積極購買。比如,加特林機關槍,清軍比美軍更早開始大量使用。曾國藩的湘軍,裝備了前裝線膛步槍,12磅野戰滑膛炮。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步槍和火炮。面對手持舊式火槍和冷兵器的太平軍,湘軍有著武器上的優勢。既然如此,湘軍當然不會玩貼身肉搏,而會在戰壕中,用先進武器困住對手。所以有人說,曾國藩是近代初級版戰壕戰的發明者,50年後,西方才在一戰中大量使用這種戰術。
李斌的“呆仗”,也不呆。李斌也喜歡用“挖”做比喻:他對身邊人說:“你的地基按照多少層樓去打,是五層樓,還是一百層樓?我們要打一百層樓的地基,只要出了地面,每一層蓋起來都是很快的。”
李斌用這種“拙勁”結下硬寨。十年時間,建設起龐大的充換電基建網路,塑造出優質服務的印象,現在,寧德時代入局,帶著上游產業鏈的勢大力沉,一起打這“呆仗”。
與此同時,李斌之前下的另一股“拙勁”,也正在逐漸成為蔚來的主導力量——向研發投入的巨大資源,正在逐漸收穫。
前段時間釋出上市的行政旗艦ET9,其天行底盤全主動懸架與邁巴赫680的對比引發了關注。ET9立項於2019年,那是蔚來最難的一年。
這一年,蔚來現金儲備一度不足10億元。幫助蔚來渡過難關的,是當年四季度順利交付8244輛車。如果沒有這8244個車主,那可能就真如李斌和秦力洪所說,蔚來可能就真發不出工資了。一個品牌,一旦陷入這個困境,就像銀行擠兌,會嚇退潛在車主。歷史有時候就是這些偶然的細節塑造的。
就是在這麼艱難的時候,蔚來卻在計劃著最難的事——挑戰豪華行政市場。而做最難的事,依靠的是技術。此次引起爭議的是天行底盤全主動懸架,正源於蔚來對技術的佈局。這是一個技術長期主義的故事。

上世紀80年代,著名的音響公司Bose的創始人Amar Bose相信,揚聲器的原理,可以用於汽車,不僅可以移動喇叭紙盆,還可以抬起汽車。1980年,Bose設立了一個 Skunkworks專案,研發主動懸掛。
時間過去24年,直到2004 年,Bose電磁懸掛才向公眾展示,引起轟動。但每個懸掛都需要一個大電機,重量大、成本高、耗電大,無法量產。2017年,一家名為ClearMotion的公司收購了Bose主動懸掛的技術,不斷改進,推出了新的微型電機主動懸掛。蔚來多次投資這家公司,那麼,將Bose的懸掛技術用於蔚來的天行底盤,就是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了。
全主動懸架只是蔚來投入的諸多技術中的一項。2019年之前,蔚來開發了一系列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的技術方案,比如電芯之外的電池管理系統、液冷恆溫系統和快速換電裝置。而現在的SkyOS·天樞、雷射雷達主控晶片楊戩、SkyRide天行智慧底盤系統,全球首顆5nm製程高效能智駕晶片神璣NX9031,ET9搭載的“線控轉向”技術,則都源於剛剛走出2019年危機之後的一系列決策。
如今,當年挖下的地基正在發揮出作用。
正如李斌在蛇年開工直播中所講“技術大年”指蔚來將在3月開始陸續交付多項前沿技術成果,包括滿血版整車全域作業系統SkyOS·天樞、自研智駕晶片、世界模型支撐的端到端城區智駕。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支撐,中國新能源車在進入價格競爭時,蔚來反而推出了ET9。

蔚來的服務和技術,都有某種程度上的憨,而憨勁背後,是對技術、行業的長期預判。在新能源車爆發之初,在技術同質化的時候,蔚來先用服務和車輛特點,去建立起自己在消費者心智中的高階形象。同時投資技術,待到產業鏈成熟,技術深入的時候,轉而用技術領先的優勢,去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2018年,英國老牌投資機構Baillie Gifford買入了蔚來11.4%的股份。Baillie Gifford也是特斯拉的股東,在買入特斯拉之後,特斯拉兩次瀕臨破產,但Baillie Gifford“以十年為單位思考”的方法論笑到了最後。Baillie Gifford總結蔚來的優勢之一就是:技術。蔚來每年度超過百億元的研發支出中,有6-7成是基礎研發費用。目前,蔚來的工程師團隊超過一萬人,是新勢力中規模最大的。
所以,到了2023年,李斌開始說一些新的話語,他說:“行業裡都說蔚來的服務好,我一直都有點不服氣”,言外之意蔚來也是有技術的。如今,蔚來的企業願景也從“成為使用者企業”變成“成為技術和體驗領先的使用者企業”。
2025年,也是蔚來的“換電站建設大年”,在這一年,蔚來將實現27個省級行政區的換電縣縣通。隨著光伏、風力越來越多,蔚來的換電站,可能會成為蔚來的下一個硬寨。換電站可以提升電車的體驗,在換電站相對密集的區域,蔚來的銷量也更好。
但是,這只是換電的其中一項戰略。
根據最近德國聯邦環境署(UBA)公佈的資料顯示,如今,可再生能源是德國電力部門最重要的來源。2024 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約為285太瓦時 (TWh),佔總發電量的 54%。這一比例在2022年為46.3%。兩年就上升了8.3個點。
不過,光伏白天發電,且發電受天氣影響,風力發電也不穩定,這就導致可再生能源發電和使用不匹配。多餘電量無法消耗,也無法儲存,發電企業就得拿錢補貼電網,優先將這一時段的電力分配出去。於是,歐洲國家頻現負電價現象。

2025年第一個交易日,由於風能發電量超過需求,德國負電價持續了4個小時。2024年,德國負電價時長達468小時,同比增加60%;法國負電價時長翻了一倍,至356小時;西班牙則首次出現負電價。所以,在未來,蔚來的換電站的那一塊塊電池,可以承擔的另一項業務正是儲能。
蔚來換電站的建設速度在2024年下半年明顯加快,新建超過570座換電站。目前,蔚來換電站已超3000座,使用者累計換電超過 6,000 萬次。如果一次100度電,總計就是儲能60億度,即6太瓦時,相當於德國可再生能源的2%。

長期來看,電動車用煤電,註定是暫時的。新能源車最終要用上新能源,產業邏輯、政策邏輯、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邏輯才能完成閉環。那麼,可再生能源成為主要能源,電車壓倒油車的時候,負電價會成為常態。彼時蔚來的換電站,就不僅僅是為車主服務,讓車主用上負電價,也會成為蔚來的新道路。看似憨直的換電縣縣通,或許是另一個精明的技術長期主義故事。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技術預言,而是一個現實。近日,在山東之後,浙江也邁入-0.2元負電價行列。
而早在去年4月,蔚來就與國網蘇州供電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圍繞虛擬電廠、車網互動智慧微電網、“光儲充換”等方面開展合作。目前,蔚來汽車在蘇州地區已建成換電站100餘座,裝機容量近5萬千瓦,滿電電量近10萬千瓦時。
今年3月11日15時許,國網蘇州供電公司開展聯調測試,負荷調降指令發出後,蔚來“能源雲”平臺在十幾秒內作出響應,控制蔚來蘇州68座換電站降低充電負荷,並反向放電,持續時間達30多分鐘,整體負荷壓降2500千瓦。這些電力相當於約300戶普通家庭的用電,在不增加供電的情況下,實現電網供需平衡,緩解用電壓力。蔚來的換電“硬寨”,正在逐漸發揮作用。

那次東北之行後,李斌在微博上講了個故事,他說他的測試駕駛教練給他講了一個技巧,說漂移的時候,眼睛得看著要去的地方,你才知道方向怎麼打。李斌說:這跟我們做事情一樣,眼睛要去找解決方案,而不是隻去對著眼下區域性的問題。看遠,盯著要去的地方,就有解決辦法。


熱文回顧
從兩會聲音看騎手社保,市場問題不能道德化
已開快捷轉載,歡迎轉載
已開過白名單的公眾號,轉載請遵循轉載規則
歡迎關注更多深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