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產品拿到不錯的結果

在行業下行週期,不少業務陷入 “為增長而增長” 的誤區,將營收視為終極目標,卻忽視了產品價值這一根本基石。實際上,營收應是價值的附屬品,而非目的 —— 就像微信小程式的廣告變現,需建立在一定使用者規模之上,過度強調則會本末倒置。
———— / BEGIN / ————
行業下行週期,聽的最多的案例就是業務要增長、要盈利,這種時候當局者往往因為沒有方向,而迫於壓力選擇了一些蠅營狗苟的方法。
又或者是說中某些戰略討論會的時候,大家很容易會把注重點放在營收上,做著做著發現事情本身沒有什麼可持續性或者說困難重重。
KPI對於當局者來說是驅動力,但也是枷鎖;營收對於大家來說是目的,但也是魅魔。
說這些觀點的時候,我並不是主張營收不重要,相反很要重,商業行為的運轉邏輯離不開資金,但營收永遠只是價值的附屬品,是結果而不是目的,是上層建築而不是基石。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工具屬性的微信小程式,廣告是其中大多數企業會選擇的一種變現途徑,但這種規劃基本都是在產品具備一定規模使用者的時候才會去實施,這是一個很樸實簡單的規律和道理,三歲小孩都明白。
但我見過一些企業會在產品具備規模之後,自身明明是工具屬性,卻會把廣告作為單獨的業務線去運營,這種組織架構的設計一般都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工具性產品依託微信平臺做廣告變現,本身缺乏精細化運作的基因,過度單一的流量主模式根本不需要成立業務部門來負責。
依賴使用者流量作為變現的基礎,不注重產品本身價值打造,反而將業務中心放在廣告營收,多多少少有點本末倒置。
其次是業務規劃期,第一優先順序永遠是尋找價值,業務成立的可能性價值必不可少,大多數業務可能會有過稀裡糊塗的成功,但沒有尋找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缺乏價值就註定不可持續,它決定了你的使用者規模,市場規模,營收規模。

客群不同價值需求不同

還有一種完全相反的情況,產品本身具備一定的價值,但是變現非常困難,使用者不願意付費,一收費就流失。
這一點在工具產品和一些諮詢行業非常常見,很多諮詢顧問前期接單的時候可能都不好意思收費或者收費很便宜,一些工具產品也不敢做收費模式。
根本原因是在於使用者群體錯位和價值錯位,為什麼很多諮詢顧問在做客群引流的時候就會吸引來白嫖黨,這和你的內容、輸出方式、價值觀都息息相關,你無形中塑造的客群物件其實就是白嫖黨。
其次是要注意價值匹配,提供的價值和使用者付出的成本要對等。這一點經常很難讓交易雙方滿意,做出誤判的原因在於我們經常給所有使用者畫上等號,沒有關注使用者實際使用的頻次、深度,付費模式一刀切,很自然造成了大規模的使用者流失。

核心價值來源於深度使用者

業務進入瓶頸期,想要尋找第二曲線做產品向外的泛化,深度使用者是關鍵。
為什麼有些產品功能越來越多,提過來的需求好像確實有一定規模的使用者需要,但做了後發現效果沒有想象中好或者根本起不到關鍵作用。
因為這些使用者本質上不是深度使用者,他們的角度沒有規律可言,說的直白點沒有深度,和業務關聯度不夠。我們常說如果你熱愛購物,你就知道購物軟體應該怎麼設計;你熱愛論壇,你就知道貼吧應該怎麼設計;是一個道理。
但除了功能本身,深度使用者的畫像是不會發聲的,他深層次的規律包括行業、地區、年齡、習慣、渠道等等是需要人為去發現和總結的。
這往往是更難的,有些業務依託於線下資源或者是其他因素,產品本身很難透過資料總結抽象成什麼,最粗暴的辦法就是走近使用者,訪談調研,用資料結合細節看看有沒有泛華的可能性。
———— / E N D / ————
本文來自公眾號:都市擺渡人  作者:都市擺渡人
👇 想要第一時間瞭解行業動態、面試技巧、商業知識等等等?加入產品經理進化營,跟優秀的產品人一起交流成長!
———— / 推薦閱讀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