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我們
花街辣媽團是一群在華爾街
工作的已婚已育婦女同志們所創立的公眾號
不端不裝,篇篇精華
有乾貨,有思考,不跟風,敬請關注
當北美大陸一邊是極地渦旋的瑟瑟嚴冬而另一邊則是加州大火的焦灼酷熱之時,全世界都在挖空心思地預測特朗普2.0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的主席斯瓦博(Schwab)介紹特朗普之後,在700多人擠滿的大廳內一片靜寂,說明了這一點。
到目前為止,特朗普上任初始簽署的行政命令比過去十任總統的總和還要多。很多人認為,現在的美國總統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皇帝總統”,意思是說總統透過發行政命令來治理國家。這種想法的邏輯是,美國國會基本上是無可救藥的僵局和扯皮,因此總統已經開始透過行政命令進行治理——基本上,一個民選的皇帝。
其實並不盡然,至少,與歷史相比。行政命令在20世紀初(見下截圖,黑色為年平均,藍色為整個任期)比近年來更常見——柯立芝總統每年釋出215項,胡佛總統每年釋出242項,拜登釋出38項,而特朗普(到目前為止)釋出55項。即使就次數而言, 這些年來並沒有出格。

至於行政命令本身是否超出了其總統職權範圍,這永遠是一個公眾熱議的話題。不過許多行政命令只是一位總統撤銷前任總統的某些行政命令——也就是說,實際上更是象徵意義的:在兩種治國理念保守和激進的爭戰中,贏家們所樂於展示的戰利品。因此,總統還是總統,沒有成為國王。
特朗普的一連序列政命令應該在這種背景下看待,所以可以把特朗普在上任第一週所發的命令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只是為了撤銷拜登發的行政命令,最終,對整個美國的影響不會很明顯。但另一部分,則是可能產生深遠影響的命令(個別命令確實可能擴大了總統權力)。
在這裡集中關注五個主要領域:移民、環境監管、平權行動和 DEI、能源政策、DOGE(政府效率部) 和聯邦就業。主題異常的鮮明:美國優先。不在這些方面進行細節展開,但是總體上的格調是支援美國經濟增長,僅去監管這一條就說明問題。
隨著特朗普的迴歸,超乎常理的混亂也就回來了,一場為期四年的大膽主張的政治大戲正式拉開帷幕。令全球市場感到茫然和困惑的是,“美國優先”的旗幟下的“特朗普旋風”:一如既往地兩極分化——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放鬆監管。
以美國以外的眼光來看這些行政命令,特朗普就是來攪局的:
1. 保護主義、國際貿易緊張、經濟脫鉤加速
特朗普計劃2月1日開始向加拿大、墨西哥加25%關稅,向中國在現有關稅上加10%,同時要求聯邦政府相關部門評估美國的貿易政策,評估內容包括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的非法移民和芬太尼販運,同時建議“適當的貿易和國家安全措施”。因此,目前只是“三把火”的開始,最終政策會到第二季度才知道細節。
即使是10%,也可能使依賴貿易的經濟體陷入混亂。大家都認為這些關稅只是特朗普談判的籌碼,但引發貿易伙伴的報復性關稅是必然的。當然,隨著美國四處施展拳腳,其他國家可能會尋求山姆大叔的保護,因此類似CPTPP的區域性協議就具有吸引力了。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就像一部真人秀節目——對盟友徵收關稅、要求北約增加軍費、以及購買格陵蘭島。這些言論所帶來的風險,勢必加速破壞聯盟和經濟脫鉤:被美國冷落的經濟體會建立自己的俱樂部,並將美國排除在外。而信任一旦失去,卻不是幾代人可以重建的。
2. 對新興市場的影響
特朗普的政治大戲可能會造成全球經濟格局發生鉅變,對新興經濟體引發衝擊波。主要不確定性是什麼?
·美元過強可能會迫使資金轉戰新興市場
·同時,也可能使基於新興市場的供應鏈出現坍塌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美元的走勢可能會撼動石油市場
3. 能源和氣候政策
特朗普對化石燃料的狂熱和對可再生能源的不屑,必將在全球能源市場產生漣漪。後果?
·破壞綠色倡議:其他國家可能會決定,“如果美國不參與其中,我們為什麼要參與其中?
·市場變化:隨著美國石油產量的增加,油價是否會處於自由落體狀態?
4. 美國國內放鬆監管和科技出口監管籌碼
在國內,特朗普對去監管的承諾,勢必在華爾街掀起一股熱潮,去監管對所有行業來說都是有利發展的,但也不是沒有長期風險(2008年的金融海嘯);而對科技出口的限制卻可以成為軍事、貿易談判的籌碼,不過,一旦鬆動,會激起一波全球競爭。
當然,現在下任何結論都還太早。雖然全球風險市場在本週整體走高,可能是因為特朗普的開局並沒有如想象的那麼地動山搖,但是第一季度很可能更多的以震盪的方式在等待政策細則落地。
回到美國這邊,下週又迎來“超級煙花”周:
週一,12月新屋銷售、1月達拉斯聯儲製造業調查、690 億美元的2年期和700億美元的5年期美國國債發行;
週二,12月耐用品訂單、1月conference board就業差異調查;
週三,美聯儲議息會議以及微軟、臉書和特斯拉的財報;
週四,第四季度 GDP 的預估和蘋果的財報。
本季度財報絕對是以強勢開了一個好頭,至少金融板塊喜報頻傳;短期,利率向上的走勢可能重啟,10年期衝5%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見筆者的“新的篇章”一文);美聯儲會議政策利率表面上毫無懸念,但是市場的看點還是不少,筆者會在下一篇文章中論述。敬請關注。
更多筆者原創,請點選http://esthery.substack.com/
國內讀者請關注筆者的知識星球賬號 — 揚纓宏觀週報

作者介紹:
Esther Ying Yang
揚纓女士Risk Lighthouse LLC 聯合創始人。她有二十多年華爾街金融機構的工作經驗,尤其專長金融衍生品增效和對沖策略。曾在VOYA投資管理公司任高階副總裁。揚纓親身經歷過2001年納斯達克股市泡沫破滅, 2008年次級房貸造成的金融危機以及過去三年的疫情、通脹行情。她從多年的華爾街市場經驗中訓練出對經濟宏觀環境有清晰的直覺及對金融市場的風雨變換敏銳的嗅覺。她持有北美高階精算師(FSA)和 金融分析師 (CFA), 北京大學細胞生物學士, 加拿大滑鉄盧大學金融數學碩士。
(15) Esther Yang CFA, FSA | LinkedIn

宣告:本公眾號竭力確保所提供的資訊準確無誤,但不保證此類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和時效性。本公眾號所提供的所有資訊和相關產品,不論是何種性質,都不應視為在建議、誘導或鼓勵公眾買賣任何股份、股票期權、相似金融產品或其他任何金融工具。不論使用者如何使用本公眾號提供的資訊和相關產品,或是根據這些資訊做出了有關買賣股份、股票期權和其他相似金融產品的何種決定,使用者必須獨自承擔責任。本公眾號提供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針對個人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任何法律、會計、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文字版權屬於作者,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合作。
The content here is provided as general information only and should not be construed as a recommendation to buy or sell any security or financial instrument or to participate in any particular trading or investment strategy. All material presented herein is believed to be reliable but we make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or accepts any responsibility or liability for,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or any decision made or action taken by you or any third party in reliance upon the data. The investments discussed here may be unsuitable for some investors depending on their investment objectives and financial position. PAST PERFORMANCE DOES NOT GUARANTEE FUTURE RE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