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動態
中證協:修訂釋出《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
【政策影響】近日,中證協對《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進行修訂。與舊版規定相比,此次修訂重點完善保薦代表人負面評價公示機制,具體來看,協會一是將建立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並實施動態分類管理;二是將新增保薦代表人撤否專案資訊,新增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D(暫停業務類)等;三是重視證券行業從業人員廉潔情況監管。新規有助於進一步壓實證券公司投行“看門人”責任,強化對保薦代表人的聲譽約束。
證券行業
上半年證券經營機構財富管理業務收入普遍下降
【點評】近期,多家證券經營機構披露半年業績,根據半年報資料,上半年證券公司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呈現出普遍下降趨勢。其中,中信證券、銀河證券、國泰君安的財富管理業務收入位居前三,分別為64.75億元、43.88億元和43.34億元,較去年同期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長江證券、方正證券、國金證券的財富管理業務收入佔營收的比例較高,分別達到78.53%、61.88%和60.61%。同時券商正聚焦主業加速推進財富管理轉型,已在組織架構調整、分支機構佈局最佳化、金融科技賦能、買方投顧體系建設等方面踐行了多項創新舉措,取得了一定成效。
上半年證券經營機構基金投顧業務分化
【點評】上半年,公募基金行業面臨市場波動,對基金投顧機構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挑戰。儘管部分頭部代銷機構的盈利能力出現下滑,但仍有機構透過調整策略和最佳化服務實現了規模的逆勢增長。資料顯示,國投證券和國聯證券的基金投顧業務規模分別下降18.5%和5.5%,然而東方證券和招商證券的基金投顧業務卻實現了1.67%和35.61%的增長,顯示出市場的分化。為應對市場挑戰,基金投顧機構採取豐富投顧組合和最佳化業務模式多種措施提振業務。
國泰君安:與海通官宣合併
【點評】近日,國泰君安、海通證券釋出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國泰君安稱,公司與海通證券正在籌劃由公司透過向海通證券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向海通證券全體H股換股股東發行H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海通證券併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股票停牌。本次合併,是上市證券經營機構A+H最大的整合案例,一方面符合兩家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有利於共享專業能力和客戶資源,提升運營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推動雙方優勢互補,完善重點業務、重點區域佈局,全面提升抗風險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
基金行業
公募基金存量規模延續增長趨勢
【點評】根據最新資料,從公募基金存量規模來看,8月公募基金存量規模30.79萬億元,環比增速為0.10%。存量結構看,貨幣基金規模佔比42.82%;股票、混合、債券型基金規模佔比分別為9.22%、10.83%和34.61%。從新成立基金規模來看,新成立基金78只,募集總規模525.61億份。新成立產品中債券型基金募集規模最大,佔新成立基金總規模的74.75%,其次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別佔募集規模的10.07%和9.85%。
沙特首隻中國香港ETF獲批
【點評】近日,沙特阿爾比拉德銀行旗下的阿爾比拉德投資公司擬設立一隻投資中國香港股票的ETF(Albilad CSOP MSCI Hong Kong China Equity ETF),該申請已獲得沙特資本市場管理局批准。該ETF基金將與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投資南方東英MSCI港股通精選ETF,並跟蹤相關指數。目前沙特中國香港ETF發行規模預計在4億美元左右,將於今年年底之前上市。該ETF產品是中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進一步開展金融市場合作的體現,未來兩國資本市場合作有望進一步深化。
頭部基金公司旗下部分ETF持續資金淨流入
【點評】近期市場雖然持續震盪調整,但股票ETF仍持續吸金,頭部基金公司旗下部分ETF持續資金淨流入。截至9月20日,ETF淨流入規模位居前5位的產品分別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以及嘉實滬深300ETF,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一週淨流入額最多,達45.59億元,9月以來淨流入規模已達111.92億元;其次為易方達滬深300ETF,近一週資金淨流入38.41億元。此外,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近一週資金淨流入超30億元。
境外動態
【主要內容】近日,《華爾街日報》報道,摩根大通正與蘋果商談接替高盛開展蘋果信用卡業務。摩根大通是眾多探索接替高盛開展蘋果信用卡業務的信用卡發行機構之一。與高盛的合作最初始於約五年前,當時這家華爾街巨頭試圖鞏固其消費者銀行業務,但後來逐漸退出。報道稱交易可能仍需數月才能達成,而且由於價格等關鍵細節仍有待協商,因此不能保證一定能達成交易。蘋果還接觸了同步金融(Synchrony Financial)和第一資本金融(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等幾家潛在接替者。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加強零售銀行客戶的數字令牌(DT)設定流程
【主要內容】近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新加坡銀行協會(ABS)聯合宣佈,新加坡主要零售銀行將在未來三個月內逐步實施Singpass人臉驗證(簡稱SFV),以加強零售銀行客戶的數字令牌(DT)設定流程。SFV將在高風險場景中觸發,以加強和補充現有的DT設定身份驗證方法。SFV使用面部掃描來對照國家記錄驗證客戶的身份,然後客戶的DT才能被啟用使用。這使得騙子更難透過使用網路釣魚憑據(如SMS、一次性密碼(OTP)和/或銀行卡資訊)在自己的裝置上設定DT來接管客戶的DT。沒有Singpass帳戶的客戶可以註冊一個帳戶,並在設定DT之前下載Singpass應用程式。使用SFV是新加坡銀行業推出的最新安全措施,以保護客戶免受詐騙。其他舉措和自助工具包括逐步取消DT使用者登入銀行賬戶的OTP,以及資金鎖定功能(透過該功能,客戶可以“鎖定”其無法以數字方式訪問的指定金額的資金)。這些不同的措施將有助於加強對詐騙的集體防禦。
SEC:修改最低定價增量和訪問費上限,並提高定價更高訂單的透明度
【主要內容】近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通過了對NMS條例下某些規則的修正案,對某些NMS股票的報價採用了額外的最低定價增量或“分時大小”,降低了交易中心受保護報價的訪問費上限,提高了交易費和返佣的透明度,並加快了將市場上價格最優、規模較小的訂單資訊公開的規則的實施。這些修正案旨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所有投資者的市場質量,並幫助確保在國家市場體系中下達的訂單反映出所有投資者的最佳價格。新規則的修訂有望使許多NMS股票的定價更具競爭力。
深入分析詳見內參版,如需訂閱,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