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披露的2023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162.09億元,同比下降47.8%。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0.53億元,同比下降99.1%。
對於淨利潤的下降,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回應稱,
主要受權益市場持續低位執行影響,投資收益同比下降
。
“今年投資環境複雜多變,整體上仍然是非常困難的一年。
前三季度股票市場持續低迷,且結構分化比較明顯,導致公司權益投資收益同比下滑
。同時,疊加
低利率環境下固收息類收益率的下行
,今年總體投資收益承壓。目前這也是保險業共同面對的一個難題。”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國人壽共計提資產減值損失325.69億元
。
對此,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今年產生減值情況較往年有所提升,整體是由
權益類品種
產生。從權益投資來看,長期相對較高的收益水平和短期波動性大,這是權益投資的一體兩面。今年資本市場整體承壓,前三季度全市場偏股的混合型基金總指數下跌了9%。
在股市低位執行狀況下,公司的減值產生不是由於單隻股票,而是由於整體市場指數情況
。
該負責人表示,在2022年權益市場出現大幅回撤的情況下,公司作為機構投資者,基於長期的投資判斷,在2022年的兩個相對低位佈局了一些權益資產。但是今年以來,
資本市場維持低位振盪,且行業分化顯著,對大型機構投資者的確構成了挑戰
。
“在這種情況下,對2023年持有的權益組合,超過一年期、低於成本的,按照會計準則計提了一定規模的權益減值,主要是
2022年加倉的這部分權益資產在今年體現了價差損失和減值損失的增加
,從而使公司的總體投資收益階段性承壓。”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總體來講,在市場相對低位進行的投資,會為未來長期獲取較好的收益奠定一定的基礎。
作為長期資金,單季度投資收益的波動不能代表公司真實的投資管理能力
。
面對當前市場情況,該負責人表示,公司還是會著眼於壽險資金作為長期資金的優勢,堅持跨越週期的長期視角來做好資產負債匹配管理,並堅持圍繞從負債出發的大類資產配置中樞來開展投資操作。
展望四季度和明年,該負責人預計,宏觀經濟將延續復甦態勢,但是復甦的斜率和持續性有待觀察。中國人壽會堅持穩健的配置,著眼於配置策略來加強對經濟和市場走勢的分析研判,維持當前的戰略配置中樞,爭取能夠發揮好作為長線機構投資者的優勢,保持長期收益的穩定。
記者 朱豔霞
編輯 王夢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