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昇西降,美股牛市終結了嗎?

十二一碗麵提問:
毛師,近段時間美股,特別是納指100震盪,伴隨通脹抬頭,政治因素等,您是如何看待的?美股投資邏輯是否還在?方便分享一下您的美股持倉嗎?
https://t.zsxq.com/jJmkq
答:
今年不看好美股,雖然歷史上納指看空者需要巨大的勇氣,因為長牛了很多年。
至少今年我不看好,我的美股賬戶已經把納指等美國資產的倉位壓到了底倉,基本都換成了中概股。
美股估值比中國的核心資產整體要貴得多。美國科技七巨頭已經亢龍有悔,中國的科技巨頭們還在潛龍勿用,估值修復剛剛開始。
截至目前,納斯達克指數的最新市盈率為47倍,處於近十年91.7%的高位分位。
中概股指數整體市盈率為26倍,處於近三年較低水平;恒生科技指數的市盈率為24倍,處於近十年 31.4% 的分位,估值仍處歷史低位。
知行合一,實際上我昨晚(2.24)就是這麼操作的,中概股暴跌,我正好賣出納指和生科,加倉阿里和百度(《有毒的百度,會是格雷厄姆的美餐嗎》)。
今年各種跡象確實有見頂跡象。
一方面,美國經濟最新的PMI、房屋銷售、消費者信心等宏觀資料都不太好。消費者信心指數一路下滑至2024年6月以來的最低位。要知道,美國經濟是典型的內需拉動型,個人消費佔美國GDP約七成。
另一方面,美國通脹壓力高懸,存在“二次通脹”的風險。美國密歇根大學5-10年期通脹率大超預期,公佈值3.5%,預測值3.3%。這個資料也嚇壞了市場!川普政府的兩大政策,一是打貿易戰,二是打非法移民,打貿易戰會提升商品的成本,打非法移民會提升服務的價格,那麼美國通脹重來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通脹必然倒逼加息。美聯儲進入降息週期,一直是市場的驅動力,如果降息停滯甚至逆轉,高利率政策會讓市場對科技股的高估值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實體經濟放緩,再加上通脹重來,那不就是滯脹嗎?“滯脹”這一經濟現象,並非當代社會獨有,它在歷史的長河中早有跡可循,尤其是回溯至上個世紀70年代,其陰影曾如幽靈般徘徊在美國,長達十年之久。滯脹,讓美股陷入熊市泥潭,舉步維艱。
其實看空美股的人不是我,而是巴菲特。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宣佈,當前其持有的現金達到創紀錄的3340億美元。在2024年第一季度至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的現金餘額大幅增長了1452億美元,股神在瘋狂囤積現金。這還是在伯克希爾公司經營的189家企業中,大多數的企業報告收益下降的情況下。
巴菲特幾乎全部拋售了銀行股等風險資產,持有的絕大部分都是防禦性的資產。透過巴菲特的持倉看,他似乎在為一場大危機做準備。
另外,巴菲特在給股東的年度信中罕見警告,哀嘆如今的美國如何“有其缺點和執政的濫用行為,在某些方面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惡劣”,“如果財政的愚蠢行為盛行,紙幣的價值就會蒸發”。
連股神都在擔憂美國政治亂象。川普一通騷操作,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國際金價猛漲,他是風險之源。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川普執政剛一個月,全世界已經雞飛狗跳,我擔憂,他四年下來別最後憋個大的,類似2008年那種金融風暴。
【最後的根據地】來吧,老鐵!我的私密書房,期待你的到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