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最新資料:美國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升0.5%,創下2023年8月以來最大升幅,同比漲幅則達到了3%,時隔7個月重返“3”時代。
這個資料出來後,兩個人非常尷尬,一個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另一個是美國總統特朗普。
一
鮑威爾最近說,如果通脹沒有繼續朝著目標下降且經濟保持強勁,美聯儲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維持利率不變。他還暗示:美聯儲可能因關稅調整利率。
通脹率一直是美聯儲降息與否的主要考量,美聯儲設定的通脹率目標是2%左右,現在1月份的通脹率就已經達到3%了,明顯超過2%的目標。而且隨著特朗普開始揮動關稅大棒,美國通脹的預期只會越來越高。
這種情況下美聯儲更難以降息。2022年美聯儲之所以加息就是為了抑制通脹率過高,而後來之所以降息就是美聯儲認為通脹率已經降到了接近了2%的左右,而且預期未來通脹率保持穩定。哪知計劃趕不上變化,甚至現在很多人都在懷疑美聯儲自2024年9月份以來的這波降息是否正確,降息或許是美國通脹反彈的主要原因。
對中國來說,美聯儲不降息,中國的降息估計也會延後。中國目前降準降息主要有兩個考量,一方面降準降息可以提振股市樓市實體經濟,另一方面降準降息會給人民幣匯率貶值帶來壓力。
目前中美利差已經倒掛,如果中國降息只會是加劇這種倒掛,所以市場預期的去年年底降準或春節前降息並沒有到來。至於未來何時降息估計是取決於兩方面因素,一是特朗普對華關稅上是否有新招,何時出招。二是股市樓市的走勢,股市樓市目前已經成為實體經濟的主要風向標,也成為降準降息的主要考量。
隨著兩會臨近,新一輪的財政政策讓人期待,加上DeepSeek登場,這是支撐近期A股反彈主要原因,在兩會前的這段時間裡,A股有望維持漲勢。
二
很明顯,在特朗普剛上任的時候美國通脹率就已經上升了,讓特朗普關稅大棒後勁無力。在美國通脹率比較高的時候本應是降低關稅,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想想看,在2021、2022年美國通脹率非常高的時候,拜登政府一度想降低對華關稅。現在通脹率雖然沒有2021、2022年那麼高,但美國好不容易下降的通脹率可能再反彈,兩年後的美國中期選舉選民大機率不會給特朗普好臉色。
所以本輪的美國加徵關稅大機率沒有老特競選時說的那麼高,由於關稅對美國的副作用太大,後面達成協議的時間也會明顯縮短,老特本輪的關稅潮並沒有想象的可怕,何況市場對此已經消化了很久,目前來看,2025年A股的走勢有望好於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