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5個字 閱讀時長:4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經貿地緣再平衡。
昨天說了,特朗普的內閣已成,相當炸裂,雖然不只是針對中國,但是對中國的影響不可小覷,具體有哪些影響可以參考《驚濤駭浪》。
不過,這周國家開始出手了。
除了取消出口優惠退稅對沖出口影響,允許菲律賓送補給緩解南海局勢,本週末還有大事:
出席APEC和G20峰會,正式在南美出手。
這兩件大事是有貿易和地緣雙重意義的。
簡單來說一下:
1、中美會晤
已經證實,在今天召開的秘魯APEC峰會期間,中美元首將進行第三次會晤,這也是拜登最後一次參加APEC峰會,能取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其實不太可能:
但是可以傳達保持中美關係穩定與溝通的意願。
在特朗普一副超強鷹派的來勢洶洶下,看看是不是能給他設定一點防火牆。
在香港召開的中美論壇上,各方也在對中美關係發出一些呼籲。
2、一帶一路
這次在秘魯的APEC之前,中方幫秘魯開發的錢凱港也正式開港。

錢凱港的開港,意味著一帶一路戰略又增加了南美這塊拼圖。
我們知道:
在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之後,一帶一路重點在歐洲和東南亞拓展外需市場。
2020年產業鏈轉移之後,外需市場開拓的力度和深度進一步加大,這幾年:
中阿峰會進入中東,中亞峰會挺進中亞,中非論壇加碼非洲。
目前幾個增量的外需市場,只剩下南美了。
這次錢凱港的開港,不止改善了南美的貿易運輸格局,也大大增強了中國和南美之間的貿易便利。
當然,因為南美歷來是美國的後花園,而錢凱港也是軍民兩用港口:
所以很多人也認為這一步棋具有顯著的地緣意義。
這塊就不展開了。
3、全球南方
在特朗普孤立主義迴歸的當下,在美國關稅大棒的影響下,全球地緣和經貿都在面臨一次再平衡。
在這個再平衡的過程中:
全球南方國家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
所謂的全球南方國家,是指集中在亞洲、非洲和南美的一眾發展中國家,他們面積龐大,人口眾多,發展潛力巨大,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日益增加。
包括但不限於:
印度、埃及、南非、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
他們在地緣上很可能成為博弈的勝負手,而且在經貿上也是巨大的潛在藍海市場。
跟全球南方發展合作關係,是必須的。
當然,全球南方國家中,印度一直想做老大,野心不小。
最後總結一下:
在特朗普來勢洶洶下,國家在南美出手,主要是外需的目的,當然也有地緣的考量,在特朗普的極限施壓下,用分化合作來對沖風險,是比較好的辦法。
當然,除了外部對沖,更主要的是國內的刺激和發展。
有一個好訊息,昨天公佈的10月份經濟資料顯示,經濟全面回暖的訊號明顯:
10大經濟指標全部回暖。
不容易啊,其中不少指標已經連續跌了十幾個月了,這是不是說明在一攬子政策刺激下,經濟終於止跌回穩,實現全面復甦了呢?
可以繼續閱讀:真的假的?。
就這樣。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關鍵詞
秘魯
經濟
中國
錢凱港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