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車企營銷卷不動了,是賣車的邏輯早變了

營銷已經大變天了,品牌們怎麼辦?

尤其是在客單價高、決策鏈路長、更新週期相對較慢的耐消行業,品牌們怎麼應對快速變化的營銷生態?
去年我提出中國營銷大變天,反覆講了一件事:營銷已經進入 3.0 時代,從供不應求(權利在供給端)的品類定位派,轉向供大於求(權利在消費者)的人群戰略派。對品牌來說,這不是換個傳播方式那麼簡單,而是從人群到內容,再到產品,甚至品牌底層的結構性轉變。
不久前我還寫了一篇文章,專門講時尚趨勢早就不由供給端的精英定義了。做得好的時尚品牌都在以消費者為中心,離真實的人群更近,離品類的內卷越遠。
但很多朋友來問我:你說的好像更適用於快消行業,耐消品的趨勢是啥樣?品牌有沒有一些新解法?
與其一個人琢磨,不如拉著這個領域的營銷大腦一起探討。最近,藉著兩年才有一次的上海車展,我找到北京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傳播與市場營銷總監周娟、智己汽車 CMO 李微萌、小紅書商業交通出行行業總經理昂揚聊了聊。
聊完以後,我非常興奮,也跟各種朋友分享過:你們知道嗎?連僅次於房產的第二大耐消品,過去尤其強調大滲透、大分銷的汽車行業,都開始積極擁抱新營銷了。
比如賓士就結合小紅書上的人群洞察,把產品賣點轉變為使用者買點,聯動經銷商做了內容種草。這個動作,激發了經銷商在小紅書的創作和分享,讓賓士E 相關內容增加 6000 篇+,帶動深度種草興趣人群 +370%。而種草的提升也帶動了更多轉化,賓士E 的獲客成本比豪華車大盤低 80%,很多車企都跟著抄作業。
再比如智己,他們對人群洞察的顆粒度非常細。細到可以針對小紅書上的備婚人群、養狗人群,做內容和產品上的迭代。今年上海車展,智己甚至和小紅書合作設計了一款車「全新智己L6小紅書聯名版」。這款車為小紅書使用者量身定製,從立項到落地只用了四個月。
對談之後,我從賓士和智己身上深刻感受到,汽車營銷從來不是盲目卷引數、卷價格,也不是跟風捲老闆,而是真正的以人為本。與此同時,作為一個完全以人為本的新營銷平臺,小紅書在幫助品牌“洞察人群+內容種草+線索轉化”的全鏈路經營上,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來分享我的所見所想:像汽車這種耐消品,如何在新營銷的浪潮中找對人、做對事,找到增長的更多可能。
01 
當汽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有限的品類,到無限的人群
關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近對談了非常多成熟品牌、還有 500 強集團的 CEO。聊到最後我發現,不管是快消品還是耐消品,大家都有個相同的增長挑戰。那就是消費市場從增量轉存量,用品類思維做品牌行不通了。
汽車行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4 年我國汽車銷量累計完成 3143.6 萬輛,同比增長 4.5%,但增速只有前一年的三分之一。
所以你可以看到:汽車品牌過去是“物以類聚”,它們打出品類第一的領導者形象,很快就佔山為王了。但現在,汽車行業進入一個新階段,品類的存量需求非常有限。車企已經用虧損證明,繼續在品類裡內卷,盤子只會越來越小。
汽車行業在存量時代的增量難題,怎麼解決?
和昂揚聊天的過程中,他分享了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他說過去大家對一臺車的定義,更多在配置和引數上。但現在這個時代,要讓大家購買一輛車,應該把它融入到生活方式之中。
這背後的邏輯,其實是從品類思維向人群思維的轉變——想清楚誰是我的核心人群?他們會在什麼場景中使用我?他們為什麼要選擇我?
關於這一點,智己就做得非常細緻。它在去年推出新車型時,就把營銷的主陣地放在了小紅書。CMO 李微萌告訴我,這背後經歷三重思考:
首先,在小紅書 3 億的月活使用者中,有 60% 是汽車的興趣人群,月均產生 4 億次汽車搜尋,這是汽車品牌在小紅書經營的基石。(資料來源於小紅書資料平臺)
其次,小紅書平臺的人群反漏斗模型,擁有更精準的人群洞察能力,幫助品牌觸達更多精準使用者。基於小紅書的靈犀平臺,智己發現品牌在騎行人群、戶外人群、養寵人群有非常高的滲透率。於是它快速跳出了汽車品類的侷限,轉而從核心人群中尋找新品機會。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智己可以在小紅書上找到真實的生活場景,將產品種進消費者心裡。
比如,智己針對養寵人群,深挖出“小狗出行”和“大狗出行”兩大場景。它從 UGC 筆記和評論區發現,使用者攜帶小狗出行時,小狗通常很活潑,容易撓壞汽車座椅。在大狗出行的場景中,狗狗體型較大,需要更大的汽車後排空間,同時對女性車主而言,又有“大車不好開”的痛點。
所以在種草內容上,智己分別放大了“小狗出行+座椅耐磨”、“大狗出行+大空間+好開”的核心優勢,成功激發了使用者的購買慾。
此外,智己和小紅書做的遠遠不止種草,還有新品共創。
智己上週正式釋出了全新 L6,其中一款車就是和小紅書的共創。最開始我還挺困惑:既然智己要推新車,就好好去關注使用者需求,幹嘛和平臺共創造車?
昂揚回答我說,這背後的原因在於,小紅書是一個“使用者熱愛生活並願意真誠分享”的社群。在這樣充滿興趣愛好和主觀表達的場域裡,品牌更容易和大家玩在一起,挖掘出意想不到的使用者需求。
“正是關注到了小紅書使用者不僅高頻種草智己 L6,還熱衷於分享如何改造這款車,所以智己才跟平臺一拍即合,我們重新做一個真正的小紅車”。微萌還補充說,在設計新車的時候,智己完全和小紅書共創,從小紅書使用者的需求倒推產品設計,為他們定製符合小紅書風格的外觀塗裝、車機主題、燈語、甚至是磁吸美妝套件。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智己的分享啟發了我,小紅書是從生活方式的角度去理解車,能看到具體的人和真實的場景。而脫離單純交通工具屬性的小紅車,也在這幾天的上海車展上,獲得更多關注。
所以我才說,越是侷限於品類,越是在存量內卷。越是開始開啟看人群場景,越是潛力無窮。
02 
找到消費者 -1 時刻,用好內容打動人
新營銷時代,消費者的決策路徑發生了巨大變化。
一方面,消費市場從增量到存量。過去是物以類聚,用品類第一佔領心智;現在是人以群分,理解不同人的需求,才能贏得使用者的選擇。
另一方面,媒介環境從中心化到碎片化。舊世界攻略是“洗腦廣告”,強調一擊即中;新世界的新規則是“以內容打動人”,需求總是在潛移默化中被激發。
在這波新營銷的浪潮中,我認為耐消品一定比快消品會用小紅書。為什麼這樣說?
20 年前,寶潔提出第一真相時刻、第二真相時刻,將決策聚焦消費者“在貨架上選的時刻”和“使用產品中的時刻”。
14 年前,谷歌提出第 0 真相時刻,關心消費“挑的時刻”。即消費者還沒接觸商品時,已經在蒐集資訊對比,讓決策更進一步。
今天,小紅書將“挑的時刻”前置到了“被激發的 -1 時刻 ”。這意味著,消費者都尚不明確自身需求時,就可能被種草激發和引領需求。
所以,對決策路徑長,客單價高的耐消品來說,品牌如果能從 2、1、0 快進到 -1 時刻 ,用好內容打動人,你就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這個思路和賓士的做法不謀而合。周娟說,賓士已經在社交平臺,和經銷商、合作伙伴們積累了超過 4000 多萬用戶。其中,小紅書作為質享使用者、年輕使用者高度活躍的場域,其實是賓士這樣的豪華品牌,去尋找目標使用者,甚至激發使用者嚮往的不二場所。
賓士的內容種草分為兩步:
第一步,先透過小紅書沉澱的原生筆記,找到賓士最想觸達的核心人群;
第二步,充分理解那群人在什麼場景裡,對產品什麼樣的買點感興趣,再種草匹配相應的內容。
但是賓士的難點在於,豪華汽車品牌的使用者很少在社交平臺活躍,怎麼激發“沉默的少數”?
賓士的答案依然是內容。只是這個內容,不是關於車的賣點,而是使用者看得見、聽得懂、用得上的買點。對使用者來說,賣點代表的是“賓士很好,但和我無關”,買點的含義卻是“賓士不僅很好,還跟我高度相關,所以我想要買。”
比如賓士 CLE 上市的時候,小紅書就幫助賓士結合該產品酷炫、藝術的風格,提前洞察文化、看展、潮流人群;再聯動生活方式博主深度體驗、分享 CLE 的功能與場景價值,形成深度種草;最終與經銷商和門店 KOS 產出多元筆記,實現從泛種草到深度種草的完整鏈路。
和周娟聊完,我有一個深刻的感受:以前的傳統汽車廣告,總在告訴使用者“我這輛車很好”,但賓士在小紅書的內容想讓使用者知道,“開這輛車的生活,你也可以擁有”。
03 
種草不只是營銷命題,更是經營命題
就像我在開頭說到,營銷大變天的背後,不僅僅是傳播方式的改變,而是從人群到內容,再到產品,甚至品牌底層的結構性變革。
營銷大變天了,一些百億級別的國際品牌,它們會碰到問題:外部環境變得這麼快,我既要完成銷量上的轉化,又要保持品牌 DNA 不變,如何平衡內容?
從 10 到 100 的新銳品牌,它們很大的挑戰是:我想在激烈競爭中活下來,但那些品、效、銷合一的營銷打法,必須有靈活敏捷的組織體系支撐。
所以我很贊同昂揚說的一句話,“種草不只是營銷命題,更是經營命題”,它可能涉及到人群洞察、內容生產,乃至產品研發、組織構造等方方面面。
比如,在小紅書的策略助力下,賓士整合內部的系列資源,發動一場賓士E級車的“種草戰役”。從總部到經銷商,再到門店銷售,都參與到種草中來。尤其藉助小紅書的 KOS(Key Opinion Sale)——真人銷售,創造出更有真人感的內容,去觸達賓士的潛在使用者。在小紅書生活化、場景化的社群生態下,更多熱愛賓士的使用者,自發加入到內容分享中。一傳十,十傳百,不僅讓賓士E相關內容增加 6000 篇+,還直接帶動使用者留資和銷售轉化。
又比如,大多數品牌的造車系統和營銷系統,往往各自獨立。但智己徹底打破了傳統,每造一臺車都以使用者為中心,要求採購系統、財務系統、工程系統共同參與,為最終的市場營銷服務。
而且很妙的一點是,為了小紅書經營,智己甚至組建一個完整的的小紅書戰隊!也是這支靈活高效的組織,才能在短短四個月,助推新車共創專案從立項到落地。
回到最開始我們所說的營銷大變天,耐消品怎麼辦?
我從賓士、智己身上看到的是,在當下的營銷環境下,他們不曾浪費過任何一次轉機。無論是經典品牌還是新銳勢力,都在小紅書走向長期經營,從而讓生意真正落地。
04 
寫在最後
營銷已經大變天了,但營銷課題從來沒有唯一解,只有群策群力。
結束這次對談以後,我其實一直在琢磨,未來中國品牌應該走向哪裡?
和周娟的聊天中,我記得她說,如果營銷有終極勝利,那應該是品牌價值觀的勝利。我深以為然,並且相信賓士之所以是經典,其實還是以人為本,堅守品牌對使用者的承諾,同時積極擁抱每一代消費者。
在探索智己新營銷的過程中,我竟然和微萌聊出了智己的品牌定位!智,是以“智”為核,構建堅實的技術底座;己,是完全從使用者人群出發,找到痛點、定義產品和使用場景。
與此同時,這篇文章的啟發得益於小紅書所倡導的車生活「Will on Wheel」。就像昂揚所說:“其實小紅書使用者去度量一輛車,並不是用馬力,而是看它的輪胎到底開過多少的山川湖海,爬過多少的雪山,去過多少的海岸線,甚至是凌晨 3 點鐘的便利店。”
當「車」與「生活方式」疊加,汽車就不再是冷冰冰的交通工具,而是進階為移動咖啡店、寵物更衣室、求婚新場所……在小紅書,使用者的“真實分享”與社群的“人感內容”,正在將汽車品牌和理想生活緊密相連。
當整體性的品類紅利消失,我很開心看到像小紅書這樣的平臺,從新的人群、新的生活方式出發,幫助品牌開闢增量,長效生長。我相信在中國的沃土當中,還會誕生無數個好品牌,我很期待看到它們進一步湧現!
作者 | 夏夏
編輯 | 刀姐doris

【寵粉福利】掃碼新增刀姐本人微信👇get最新營銷思考
(請勿重複新增,通過後請及時自我介紹)
有營銷難題,找刀法諮詢👇
關注刀姐doris看更多品牌分析和採訪
或關注刀法研究所看更多新消費、新品牌、新營銷一手報道
聯絡我們/
小助手微信:digipont001
商務聯絡:DigipontBD
如果喜歡,讓我知道你在看吧

相關文章